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13天培訓匯聚各地26位代表 2024一帶一路電力能源高管人才發展計劃圓滿結業

社會事

13天培訓匯聚各地26位代表 2024一帶一路電力能源高管人才發展計劃圓滿結業
社會事

社會事

13天培訓匯聚各地26位代表 2024一帶一路電力能源高管人才發展計劃圓滿結業

2024年11月06日 13:56

由香港理工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及港燈連續 7年合辦的「一帶一路電力及能源高管人才發展計劃 2024」周二(5 日)圓滿結束,舉行結業禮。

26 位來自 7 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地區電力及能源相關領域的高級管理人員和研究人員參與「一帶一路電力及能源高管人才發展計劃2024」。

26 位來自 7 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地區電力及能源相關領域的高級管理人員和研究人員參與「一帶一路電力及能源高管人才發展計劃2024」。

計劃今年的主題為「低碳轉型:綠色能源的最新發展」,為期 13 天的培訓匯聚了 26 位來自7 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地區的能源公司代表和學者參加,包括智利、中國內地、香港、菲律賓、葡萄牙、俄羅斯及津巴布韋。學員參與了講座、研討會、交流與分享環節等各種活動,並走訪在內地和香港的不同電力設施,深入了解綠色能源在兩地的發展。

更多相片
26 位來自 7 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地區電力及能源相關領域的高級管理人員和研究人員參與「一帶一路電力及能源高管人才發展計劃2024」。

26 位來自 7 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地區電力及能源相關領域的高級管理人員和研究人員參與「一帶一路電力及能源高管人才發展計劃2024」。

計劃今年的主題為「低碳轉型:綠色能源的最新發展」,邀請了被譽為「亞洲電動車之父」的陳清泉教授以「綠色能源革命新征程」為題發表專題演講。

計劃今年的主題為「低碳轉型:綠色能源的最新發展」,邀請了被譽為「亞洲電動車之父」的陳清泉教授以「綠色能源革命新征程」為題發表專題演講。

計劃今年的主題為「低碳轉型:綠色能源的最新發展」,邀請了被譽為「亞洲電動車之父」的陳清泉教授以「綠色能源革命新征程」為題發表專題演講。

計劃今年的主題為「低碳轉型:綠色能源的最新發展」,邀請了被譽為「亞洲電動車之父」的陳清泉教授以「綠色能源革命新征程」為題發表專題演講。

理大工程學院院長文効忠於「一帶一路電力及能源高管人才發展計劃2024」結業禮上致辭。

理大工程學院院長文効忠於「一帶一路電力及能源高管人才發展計劃2024」結業禮上致辭。

港燈董事總經理鄭祖瀛於「一帶一路電力及能源高管人才發展計劃2024」結業禮上致勉辭。

港燈董事總經理鄭祖瀛於「一帶一路電力及能源高管人才發展計劃2024」結業禮上致勉辭。

26 位來自 7 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地區電力及能源相關領域的高級管理人員和研究人員參與「一帶一路電力及能源高管人才發展計劃2024」。

26 位來自 7 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地區電力及能源相關領域的高級管理人員和研究人員參與「一帶一路電力及能源高管人才發展計劃2024」。

今年計劃邀請了獲譽為「亞洲電動車之父」的理大電機及電子工程學系傑出講座教授兼電動車研究中心主任陳清泉教授,以「綠色能源革命新征程」為題發表專題演講。陳清泉指能源革命即能源生產系統和消費系統的轉型,通過低碳化、智慧化以及終端能源的電氣化和氫能化,提升能源效益及減少碳排放。他指出電動汽車革命的新征程是從電動化走向智慧化和網聯化。他並解釋了能源、信息、交通和人文網絡 的相互融合,能帶來龐大的經濟及生態效益,推動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可持續發展,並將第四次工業革命演化到第五次工業革命。

計劃今年的主題為「低碳轉型:綠色能源的最新發展」,邀請了被譽為「亞洲電動車之父」的陳清泉教授以「綠色能源革命新征程」為題發表專題演講。

計劃今年的主題為「低碳轉型:綠色能源的最新發展」,邀請了被譽為「亞洲電動車之父」的陳清泉教授以「綠色能源革命新征程」為題發表專題演講。

計劃今年的主題為「低碳轉型:綠色能源的最新發展」,邀請了被譽為「亞洲電動車之父」的陳清泉教授以「綠色能源革命新征程」為題發表專題演講。

計劃今年的主題為「低碳轉型:綠色能源的最新發展」,邀請了被譽為「亞洲電動車之父」的陳清泉教授以「綠色能源革命新征程」為題發表專題演講。

此外,學員亦參觀了多個頂尖電力和培訓設施,包括國網位於山東濟南的培訓設施及西交 大的電力設備電氣絕緣國家重點實驗室,以及港燈南丫發電廠、馬師道變電站及流動電池 儲能系統,親身學習先進技術及專業的能源管理知識。

結業禮由理大工程學院院長文効忠、國家電網有限公司駐香港辦事處副主任李勇、國網技術學院副院長王立新、西交大電子與信息學部黨委書記梁莉以及港燈董事總經理鄭祖瀛主禮。出席嘉賓包括香港工程師學會副會長陳帆、智利駐香港總領事 Karina Concha、署理津巴布韋駐香港總領事 Alice Mudumi及俄羅斯駐香港總領事館參贊 Petr Larionov以及一眾主辦機構的高級管理人員等。

理大工程學院院長文効忠於「一帶一路電力及能源高管人才發展計劃2024」結業禮上致辭。

理大工程學院院長文効忠於「一帶一路電力及能源高管人才發展計劃2024」結業禮上致辭。

文効忠致辭時說,理大一直積極以各種方式參與「一帶一路」倡議。作為絲綢之路大學聯盟的創始成員,理大與來自 37 個國家的 150 所大學組成了充滿活力的網絡,致力促進在這條歷史路線上的地區合作與發展。憑藉計劃成功建立的聯繫,理大期待在未來推出更多新的舉措,並擴展理大在「一帶一路」區域的合作網絡。」

鄭祖瀛則指出,今年 3 月,港燈南丫發電廠最新 1 台天然氣發電機組 L12 正式投產,是港燈「減碳之旅」重要里程碑。港燈較早時已分別將 2 台老舊燃煤發電機組退役,天然氣發電比例增加至約 70%,兌現加快能源低碳轉型的承諾。進入下一階段,港鐵正在興建多一台新的天然氣發電機組 L13,以及強化現有的基礎設施,繼續為客戶提供安全、可靠、潔淨和可負擔的電力。

港燈董事總經理鄭祖瀛於「一帶一路電力及能源高管人才發展計劃2024」結業禮上致勉辭。

港燈董事總經理鄭祖瀛於「一帶一路電力及能源高管人才發展計劃2024」結業禮上致勉辭。

李勇表示,中國致力於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各國要攜起手來,共用發展成果。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公用事業企業,在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過程中,積極踐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全力推動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積極促進世界範圍內電力能源領域的合作,希望「一帶一路」研討項目能夠成為分享與交流電力能源前沿技術的合作平台,持續説服沿線國家和地區深化合作、實現共贏。

王立新說,「一帶一路」倡議自 2013 年提出以來,其延伸之處,必定是人文與技術交流匯聚的活躍之地,不同文明互鑒互信,多元觀點共存共融。「一帶一路」研討項目自2018 年啟動以來,日益成為國際電力人才交流互動的優質平台,結出纍纍碩果,迸發出勃勃生機,真心希望大家在這個平台深耕細作,擦亮「一帶一路」研討項目金字招牌。

梁莉表示,計劃已經連續 7年圓滿舉辦,通過四方的深入合作,成功建立了連繫電力能源領域工程師、研究人員和管理人員的平台,為大家分享在能源電力領域的基礎設施建設與工程技術研究的經驗創造了便利的條件。計劃不僅顯著促進了各參與的單位之間的技術交流,更加深參與單位、人員之間的友誼。四方約定繼續深入合作,共繪十年交流發展畫卷,致力共創新型數位電網、共享全人類美好未來。

26 位來自 7 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地區電力及能源相關領域的高級管理人員和研究人員參與「一帶一路電力及能源高管人才發展計劃2024」。

26 位來自 7 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地區電力及能源相關領域的高級管理人員和研究人員參與「一帶一路電力及能源高管人才發展計劃2024」。

「一帶一路電力及能源高管人才發展計劃」是中國內地及香港首創的跨地域、跨文化校企協作計劃。計劃自在 2018 年啟動以來,累計已吸引了來自 44 個一帶一路國家及地區的 830名專業人士參與,並進行逾 1萬小時的交流、線上線下培訓和實地考察,成為推動電力和能源行業能力建設的全球領先平台。

港燈3名新晉工程人員憑著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傑出的工作表現,近日分別獲得香港工程師學會和尤德爵士紀念基金的肯定和嘉許。

「優秀的團隊,需要有優秀的人才」是港燈多年來為香港提供穩定可靠電力供應的信念,當中關鍵在於擁有一套全面的培訓制度和多途徑的晉升階梯,培養出一代又一代由技術專業到工程策劃和管理都表現傑出的電力人才。港燈董事總經理鄭祖瀛表示,獲獎同事分別見證港燈吸納和培養人才的三大途徑,體現公司推行多 元化培育人才計劃所取得的豐碩成果。

鄭祖瀛讚揚 3 位同事表現優秀,同時展現出對電力行業的熱誠和抱負。他指出 : 「儘管同事加入港燈時的起步點各有不同,但只要有上進心、好奇心和工作細心,即所謂的『三心』,必定會找到合適和專業的培訓計劃、恰當的晉升階梯,公司會協助有志從事電力行業的人士,為港燈的客戶提供安全和穩定的供電及其他相關的優質服務。」

獲得香港工程師學會 2024 年度「傑出見習工程師」第一名的葉永浩,在大學主 修電子工程,是透過港燈「見習工程師計劃」加入公司。由於他一直都對網絡 通訊、信號系統等方面有濃厚的興趣,經過了 2 年的培訓後,如願被派往港燈輸配電科專門負責通訊系統的部門,目前已晉升為二級工程師。

葉永浩(右二)榮獲香港工程師學會「傑出見習工程師獎」第一名。

葉永浩(右二)榮獲香港工程師學會「傑出見習工程師獎」第一名。

他除了要負責內部通訊系統的日常維護,近年還參與系統的升級工程,利用傳感器和監測設備,確保 24 小時運作的港燈系統控制中心能實時和全面地掌握主要變電站內設備的運作情況,保障電力供應穩定和可靠。工作以外,除了不斷進修和學習,葉永浩在工餘時間亦擔任港燈「綠得開心計劃」的導師,指導中學生團隊去實現由他們自行設計的環保能源項目,為推動環保教育出一分力。

葉永浩榮獲香港工程師學會「傑出見習工程師獎」第一名。

葉永浩榮獲香港工程師學會「傑出見習工程師獎」第一名。

他認為,港燈重視傳承和培訓,專業技術、技藝及知識得以一代接一代延續和持續進步,是令港燈的電力供應穩定性一直可以保持在世界級水平的其中一個關鍵。

同樣隸屬輸配電科的翁梓洪,則在 2021 年透過港燈「二級見習技術員」計劃加入公司,現職助理技術員,早前獲頒尤德爵士紀念基金優秀學徒獎。他小時候喜歡在家中修理電器,現時則負責檢查和維修變電站的配電設備,寓興趣於工作。他表示,為減少對客戶的影響,港燈的電力工作往往要與時間競賽,這份工作帶給他一份使命感和成就感。未來他的目標是希望可以考取工程師的資格。

翁梓洪(中)和謝志永(左二)分別獲得尤德爵士紀念基金「優秀學徒獎」,以及「在職人士自我增值獎」。

翁梓洪(中)和謝志永(左二)分別獲得尤德爵士紀念基金「優秀學徒獎」,以及「在職人士自我增值獎」。

回憶在港燈難忘的經歷,當數 2023 年 9 月世紀暴雨來襲時,他要和同事進入受水浸影響的 20 多個變電站檢查和搶修。當時要越過遍布泥濘的山坡進入變電站內,盡快檢查和維護新的水浸監察系統,全賴他在港燈受訓期間接受過大量有關安全和團隊合作的訓練,大大提升了應變能力,令他和團隊順利完成任務。

翁梓洪自小喜歡電機維修工作,現時負責檢查和維修變電站的配電設備,讓他能寓興趣於工作,發揮所長。

翁梓洪自小喜歡電機維修工作,現時負責檢查和維修變電站的配電設備,讓他能寓興趣於工作,發揮所長。

除了公司內部的培訓計劃,港燈近年亦與僱員再培訓局合辦「度身訂造課程」,為有興趣加入電力行業的人士,提供培訓和入職機會。從事泳池管理工作 20 多年後「半途出家」的謝志永,就是透過這個課程在 2022 年加入港燈,現時在南丫發電廠內的 電機(鍋爐設備)維修組,擔任見習技術員。

謝志永今年獲頒尤德爵士紀念基金在職人士自我增值獎的「年度最佳學員」,回憶起全因新冠疫情,才促使他在 40 多歲轉換跑道。他不諱言,已經放下書包20 多年,在參加再培訓局課程的初期需要克服諸多挑戰,年輕同學多用電子器材學習,他就仍然利用手寫筆記及翻閱工程記錄。雖然要花更多時間去學習,但他深信只要不斷努力,最後都會成功。謝志永現時正在進修一個電機工程學士課程,他感謝港燈提供了難得的機會,讓他實踐「電機夢」。

謝志永感謝港燈提供了難得的機會,讓他實踐「電機夢」。

謝志永感謝港燈提供了難得的機會,讓他實踐「電機夢」。

事實上,港燈一直重視在職培訓和技術傳承,公司設有專為培育工程專才的「港燈學院」,在 2024 年共開辦 13 個專業課程,學院的講師亦有為本地大學的碩士課程擔任講課導師。另外,公司每年亦透過在本地大學和專上院校招募畢業生加入港燈「見習工程師」或「見習技術員」計劃。

港燈「見習工程師」計劃推出以來,已經獲得香港工程師學會認可為「工程畢業生培訓計劃」;專門培訓專業技術人員的「見習技術員」計劃,更加是學會成立「仲會員培訓計劃」後,首個獲認可的計劃。另外,港燈近年多次與僱員再培訓局合辦「度身訂造課程」,為有志加入電力行業的人士提供入行機會。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