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鐵過去一年售樓收入不俗,有多個項目落成,地產收入較理想,然而這是之前售樓的收成期。踏入2025年後,港鐵售樓落成收入料將逐步減少,卻要進入重大投資期。
接近港鐵消息人士透露,2023至2027這4 年間,港鐵鐵路資產更新及保養,已須投入650億元。之後2027至2034年這7年,新鐵路綫估計須投入超過1000億,其中包括配合北部都會區的北環綫主綫前期工程,以及東鐵綫古洞站主體建造工程,古洞站目標於2027年完成,為港鐵第100個車站。這1000億還未計北環線及南港島綫西段的投資。
消息人士說,保守估計,至2034年,即未來10年,港鐵最少要投資1600億元,若加入其他現在未確定的新線投資總數可能有2000億。港鐵至今天市值為1653億元,也就是說,港鐵未來數年的投資額,估計為集團市值兩倍以上。
港鐵未來10年面臨多項重大投資,可能需要2000億港元,比集團市值還要高。
該人士稱,這是對香港未來,也是對公司前景的投資,這些投資必不可少,但這對港鐵資金將構成很大壓力。
港鐵一直以來的收入模式,相當部份來自地產發展。以往港鐵地產項目招標,中標的發展商須先繳付大筆地價,售樓後港鐵還有分成,先收取的地價是港鐵的重要現金流。但現在樓市呆滯,不容易找到發展商高價入標,在減少甚至缺少大筆預繳地價收益的情況下,港鐵未來的資金較以往緊絀。
在其他收入方面,票務收入現在僅回復疫情前九成,還未完全恢復疫情前水平。至於商業物業的收益,出租面積較疫情前多了三分一,但租金收入和疫情前相同,反映租金回報率下降,現在香港零售業困難,剛公布的11月零售貨值按年跌7.3%,遠遜預期的跌3.4%,連跌9個月,在此情況下,港鐵的商業物業租金難以大幅改善。
投資銀行富瑞(Jefferies)近日發表報告指,由於港鐵來自地產的收益減少,將不足以抵銷增長的資本投資、高昂的保養維修費用及興建新鐵路支綫計劃的投資。
因此,雖然港鐵短期業績不俗,但因未來要作巨額投資,資金流將面臨重大壓力。港鐵預計到中線現金流將非常緊張,所以要未雨綢繆,正在研究新方法融資,包括是否發債,現時港鐵負債比率約30%,預計最高可增至60% ; 此外不排除出售部份收租項目股權,增加出售股權收益,又或者把商業物業再按揭。未來的融資方案,可能是多種方案綜合而成,仍需詳細研究才能敲定。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到今年7月,行政長官李家超(超哥)就上任3年了。平常個人生活極低調的超哥,原來上任至今只放過2天假,但在繁忙的公務中,他仍抽空陪孫兒、練氣功,兩者是他「最享受」和「最堅持」,以支持他透不過氣的工作量,繼續為香港「內聯外通」奔走,正如他說,只要看到750萬市民的笑容就值得了。
超哥日前接受Now 新聞台全新普通話訪談節目《雲端對談》首集訪問,罕談及其個人生活和家庭,平日如何偷空練氣功、及公務上對「內聯外通」議題的見解。
行政長官李家超日前接受Now 新聞台全新普通話訪談節目《雲端對談》訪問。
超哥坦言,上任近3年時間,他將所有時間都投放在工作中,只試過兩天完整休假,一天是去配眼鏡,另一天是陪伴家人看病,對甚少陪伴家人十分內疚,但最令他開心的時刻,就是和快兩歲的孫兒相處,「我是第一喜歡他們,真的很童真的,很真實的。這個是我覺得最寶貴的,是我最開心的時候。」他說,跟孫兒相聚最多的時間,就是把他帶到他家裡,跟他一起睡,講故事給他聽,「我小時候讀的孝道的故事,像臥冰求鯉呀」,這溫馨的瞬間,也就是他最享受的。
上任近3年時間,李家超只試過兩天完整休假。
眾所周知,超哥是氣功高手,鍊氣功都超過25年了,原來他平日也會爭取時間,在車上、短暫的小休時練一練氣功,補助平常休息時間不足。
他還談到他學氣功的源由,說以往他因為腰沒照顧好,年輕時曾受傷,加上年紀大了,經常坐着,「最壞的時候,連坐著都頂不住。後來有一個西醫朋友,說練氣功對身體好。」但初期他練了7年都沒啥進展,又流汗、發熱等,但後來,他覺得可能是緣份,他認識了一位內地的動氣功師傅,在超哥的勤力和堅持下,「最後就打通了」,他首先打通丹田,「好像黑洞一樣,吸、進、出,很明顯」,他直言,如果堅持,練氣功的收獲,一定比投入時間更多。
談到孫兒,李家超笑逐顏開。
超哥笑言:「氣功有個好處,『化萬念為一念,化一念為無念』,但因他工作太多,也有「打折扣」,但總比沒練氣功好。
談到上任至今,原來超哥已走訪內地超過 25 個城市,當中最難忘的包括四川都江堰,「因為我要學習一下熊貓經濟,現在我們已經有6隻大熊貓了。」
還有另一個城市,就是到黑龍江哈爾濱參加亞冬會,因今次參與的香港運動員數量有40多位,比以前上升了40%;除支持運動員外,他也訪問了一些冰雪旅遊項目,包括雪博會、冰雪大世界,令他非常敬佩,見證了黑龍江在冰雪旅遊的成功,回港後也有很多研究和探討。他指,在走訪這些城市的過程中受到啟發,要在各個環節考慮旅遊元素,同時要顧及品牌和文創等。
「內聯」之外,還有「外通」。他說,現時經濟環境不穩定,很多不確定因素,地緣政治也複雜,所以推廣香港時,應以「無限」的目標,做自身定位,例如他帶領到東盟訪問後,和印尼在交易所互認方面達成協議,雙方可同時互掛股票;又如走訪中東,「跟沙特同樣也可以互掛,也推廣香港產品到沙特交易所,而在香港的交易所,也有沙特產品」。他說,他更希望的是領導帶領下,凝聚民間力量、企業的力量,令步伐可以更快,效果更好。
除了經貿角度,還有學術方面聯繫。他說,香港作為一個僅1100平方公里的城市,就有5間百強大學,不同的大學中,學生、教師、研發人員,都高度國際化,是多元式出發,一起創造新價值。
正如超哥所說,千斤重擔一肩挑,作為行政長官,責任大不易為,但抱着忘我無私的目標,見到市民的笑容就覺得值得了,「看到成果就開心了,我們的目的地是亮如繁星,這個過程是榮譽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