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憑試英文科卷三聆聽及綜合能力考核開考。考評局表示,共有約5萬名考生於約430個一般試場及約680個特別試場應考,各試場學校的整體運作暢順。
文憑試。
考評局指,3個內地試點考場運作順利,在考評局派出的監考人員監督下,落實各項試卷保密及場地監控等安排,與本地試場一同按時開考及完成,所有考生的答卷將押送到考評局的評核中心掃瞄,並按相同的評核要求,與本地考生的答卷一併評閱與評級。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 網上圖片
另外,考評局表示,約90%考生使用「報到易」應用程式自行簽到,因為不同原因而沒有使用該程式簽到的考生,均已在監考員協助下完成簽到程序,不會影響應考。考評局將繼續密切監察接下來的考試,同時制定適當的應變安排,確保考試有序進行。
文憑試公民與社會發展科開考。成績繼續分為「達標」和「不達標」,有約4萬8千人報考。題目涉及低碳出行與香港人的運動習慣、中國的對外援助與國際影響力、香港社會的多元文化特徵。
資料圖片
全卷43分,有4條1分的選擇題,包括問及有關世界衛生組織工作的描述、「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及《基本法》內容等。其中在低碳出行與香港人的運動習慣的題目,問及是否同意「就現時香港情況,人們實踐低碳出行是不容易」的說法。
另外,在中國的對外援助與國際影響力,可用的資料包括2023年《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的倡議與行動》白皮書的內容等 。有分題要求考生解釋「提供對外援助可以提升中國在國際社會的影響力」的看法。
資料圖片
至於香港社會多元文化特徵的題目,資料引述有關香港獨特優勢的新聞報道、「十四五」規劃明確支持香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資料。有分題問及香港具備哪些優勢有助弘揚中華文化,以及中外文化匯聚為香港社會帶來甚麼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