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鄭成功逃往台灣 建立王朝達20年

史空穿梭

鄭成功逃往台灣 建立王朝達20年
史空穿梭

史空穿梭

鄭成功逃往台灣 建立王朝達20年

2018年02月27日 10:00 最後更新:10:42

鄭成功是南明的將領、鄭氏政權的奠基者。他原名鄭森,隆武帝賜明朝國姓朱,賜名成功,因此又有朱成功之稱。

鄭成功收復台灣 (網上圖片)

鄭成功收復台灣 (網上圖片)

鄭成功之父鄭芝龍曾為海盜,後為南明水師將領。其父出身明朝福建省泉州府南安縣安平鎮,母田川氏出身於日本肥前國平戶島(即今日本長崎縣平戶市)。

更多相片

鄭成功收復台灣 (網上圖片)

鄭成功收復台灣 (網上圖片)

鄭成功接受荷蘭總督的投降 (網上圖片)

鄭成功接受荷蘭總督的投降 (網上圖片)

鄭成功畫像 (網上圖片)

鄭成功畫像 (網上圖片)

台灣不少民眾建廟紀念鄭成功。 (網上圖片)

台灣不少民眾建廟紀念鄭成功。 (網上圖片)

鄭成功接受荷蘭總督的投降 (網上圖片)

鄭成功接受荷蘭總督的投降 (網上圖片)

鄭成功亦生於平戶,六歲時才回到閩南故鄉。他其後繼承父業,壟斷福建和東洋的貿易,凡福建商船出海均需向鄭氏納稅,因此與荷蘭人在遠東的利益有所衝突。

鄭成功畫像 (網上圖片)

鄭成功畫像 (網上圖片)

到了清軍入關滅明後,南下進攻江南,鄭芝龍降清。鄭成功於是率領父親舊部在中國東南沿海抗清,成為南明後期主要軍事力量之一。他一度由海路突襲、包圍清江寧府(原明朝南京),但最後仍遭清軍擊退,無功而還,只憑藉海戰優勢固守海島廈門、金門。

永曆十五年(1661年),鄭成功率軍約2萬5千人自金門橫渡台灣海峽,翌年擊敗東印度公司駐軍,開啟鄭氏在台灣的統治,但他一年後病重不治,年僅39歲,其子鄭經繼位。鄭氏王朝直至1683年,由鄭成功之孫鄭克塽降清才結束,歷時約21年。

台灣不少民眾建廟紀念鄭成功。 (網上圖片)

台灣不少民眾建廟紀念鄭成功。 (網上圖片)

鄭成功死後,台灣民間陸續建立廟宇祭祀,其中以台南延平郡王祠最為重要。

往下看更多文章

張儀戲楚 表現「如簧之舌」

 

「如簧之舌」是舌頭靈巧得像樂器里發聲的簧片一樣。形容花言巧語;能說會道。他的出處在唐•劉兼《誡是非》:「巧舌如簧總莫聽;是非多自愛憎生。三人告母雖投杼;百犬聞風只吠聲。」

中國歷代每多能言善辯之士,今次想跟大家分享張儀戲楚的故事。話說在春秋戰國時代,有所謂縱橫家的門派。縱橫家有兩個最出名的代表人物,一是主張六國合縱的蘇秦,提出六國結成聯盟對抗強秦。作為對手,有以張儀為首的連橫派,旨在破壞六國結聯關係。結果是兩派各有勝負,當時齊國與楚國結盟,使秦國無處下手。因此秦王決定派遣張儀出使楚國,企圖說服楚國放棄與齊國同盟的關係。

不少張儀的作品都表現出很狡猾的樣子 (網上圖片)

不少張儀的作品都表現出很狡猾的樣子 (網上圖片)

楚懷王聽説張儀將要到楚國,顯得漫不經心。戲說︰「閣下來自偏僻鄙陋的國家,用什麼來指教我呢?」張儀知道楚懷王貪心,決定說之以利:「大王若能聽從我的意見,解除與齊國的盟約,我願意奏請秦王獻出商於一帶六百里的土地,讓秦國的女子作為服侍大王的侍妾,秦、楚之間娶婦嫁女,永遠結為兄弟國家。」

張儀開出的條件十分吸引,楚懷王興高采烈地應允了張儀。大臣們來向楚懷王祝賀,唯獨陳軫勸諫楚懷王不要輕信張儀。楚懷王説:「我不費一兵一卒即可獲得秦國六百里地,大家都替我開心呢!唯獨你在阻止我,你想幹嘛?」

楚懷王 (網上圖片)

楚懷王 (網上圖片)

陳軫回答:「不是這樣的。以臣看來,商於一帶的土地非但不能得到,反而會換來秦國和齊國聯合起來。秦、齊二國一旦聯合,屆時必定會禍患臨頭。」

楚王要他繼續説下去,陳軫則説:「秦國之所以對我楚國如此謹慎,只因為齊楚二國。如今大王,則會使楚國孤立無援。秦國又怎麼會偏愛一個孤立無援的國家,而白送商於六百里地呢?張儀回到秦國之後一定會背棄對大王的承諾,若是向北與齊國斷絕關係,只會招來西邊秦國的禍患,兩國的軍隊一定會一起攻打楚國。我替大王想了下對策,倒不如我們在與齊國暗中合作、表面斷交,派人跟隨張儀去秦國。假如秦國把土地割讓給我們,再與齊國徹底斷交也不算晚。若他們不將土地割讓出來,那也符合我們的策略。」

齊楚結盟使秦國沒機可乘 (網上圖片)

齊楚結盟使秦國沒機可乘 (網上圖片)

楚王心裡不高興,罵道︰「閉嘴! 不要再講話了,等着我得到土地便是。」於是,楚國和齊國斷絕了關係,廢除了盟約,楚懷王把楚國的相印授給了張儀,還饋贈了大量的財物,派了一位將軍跟着張儀到秦國去接收土地。

張儀回到秦國,假裝沒拉住車上的繩索,跌下車來受了傷,一連三個月沒上朝,楚懷王聽到這件事,説:「張儀是因為我與齊國斷交還不徹底吧?」就派人去往宋國,借了宋國的符節到齊國辱罵齊宣王,齊宣王一氣之下斬斷符節,轉而與秦國結交。

影視作品上的張儀 (網上圖片)

影視作品上的張儀 (網上圖片)

秦國、齊國建立了邦交之後,張儀開口便説:「我有秦王賜予我的六里封地,願把它獻給楚王。」張儀才上朝。楚國使者則説:「我奉楚王的命令,來接收商於之地六百里,從來沒聽説要收什麼六里土地。」

楚國的使臣只得返回楚國,把張儀的話告訴楚懷王,楚懷王一怒之下,興兵攻打秦國。結果秦、齊兩國共同攻打楚國,奪取了丹陽、漢中的土地。楚國又派出更多的軍隊去襲擊秦國,楚軍大敗,於是楚國又割讓兩座城池和秦國締結和約,結束戰爭狀態。

後人以「如簧之舌」形容人花言巧語,能說善道,動舌如鼓弄簧片一般。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