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孫臏遭同門誣陷刖足黥面 恩怨情仇記在名字

歷史長河

孫臏遭同門誣陷刖足黥面 恩怨情仇記在名字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孫臏遭同門誣陷刖足黥面 恩怨情仇記在名字

2020年07月01日 10:00 最後更新:11:06

連串命運交錯,孫臏於史書活靈活現。

宋代詩人姜特立有一首詩《足弱二首·其二》:「腳力雖云弱,心靈尚宛然。休輕刖孫臏,猶解殺龐涓。」描寫的是孫臏被龐涓用計挖去膝蓋骨後,心志堅毅並未消沉,最終通過自己努力來殺掉龐涓。

大家對孫臏印象應不陌生,他是戰國中期的軍事家,著名兵書《孫子兵法》作者孫武的後代。據《順治年鄄城孫氏族譜》指他原名為孫伯靈,「臏」是他的改稱,「臏」即「臏刑」,可見他受剔去膝蓋骨酷刑的故事,名字顯然帶有強烈信號,並藏著一個狠狠的復仇故事。

影視中的孫臏 (網上圖片)

影視中的孫臏 (網上圖片)

孫臏「臏刑」的幕後主使,為他的同門師兄弟龐涓。孫臏和龐涓早年都在鬼谷子那裡學習兵法。當年他們感情深厚,更談論過日後若封侯拜將,必不會忘記對方。但龐涓當上魏國大將後,心態轉變了。

事緣龐涓於鬼谷子那裡學習三年後,率先往魏國發展,孫臏繼續留在山上學習。龐涓於魏惠王下先擔任軍師,及後兼任元帥,取得勝績後更做了大將軍。此時,孫臏除了學習由鬼谷子兵法,還有學先祖孫武的《孫子兵法》,但這已經是龐涓下山之後的事。

龐涓下山當上大將軍,早已將與孫臏約定遺忘。有日,魏惠王在墨子徒弟禽滑厘口中得知,孫臏已得《孫子兵法》真傳,有大才,於是重金親自請孫臏出山,龐涓得知後心裡不是味兒。

影視中的孫臏及龐涓 (網上圖片)

影視中的孫臏及龐涓 (網上圖片)

龐涓知道自己才不如孫臏,擔心自己地位,於是想了一條毒計,先派一名有齊國口音的人找孫臏,說自己是托孫臏的表哥帶來書信,內容寫及孫臏在齊國的家生活艱難,要孫臏回齊國重立家門。孫臏沒有起疑,回信託此人帶給表哥。

孫臏寫的信,最終被龐涓拿到手後,模仿字跡更改書信內容,再遞給魏惠王。信中內容於龐涓攛掇下,令魏惠王大怒,要捉拿孫臏。最終,孫臏被剜去膝蓋骨,臉上被刺字,一下子變成階下囚。

影視中的龐涓及孫臏 (網上圖片)

影視中的龐涓及孫臏 (網上圖片)

龐涓在魏惠王面前陷害孫臏,卻於孫臏面前裝好人,對孫臏說魏惠王誤會他是齊國奸細,本處以極刑,但經自己努力勸說,他性命才得保全。孫臏被施刑後無法行走,身體虛弱,因此先住在龐涓那裡。孫臏心生愧意,想要報答龐涓,龐涓趁機提出要他傳授《孫子兵法》,孫臏欣然應允。

不過,因傷口疼痛難忍,孫臏默寫速度極慢,服侍孫臏的下人看不下去,得知孫臏是冤枉,將消息告訴孫臏,更說如果孫臏默寫完《孫子兵法》,就有可能被處死。

孫臏大驚,便裝瘋賣傻保全自己。龐涓為測試孫臏是否真瘋,拖孫臏到豬圈。孫臏卻毫無異色,倒在豬圈就睡。孫臏亦趁齊國使者出使至魏國首都大梁時秘密拜見,並用言辭打動齊國使者,使者偷偷用車載走孫臏。孫臏回到齊國,先得到田忌的賞識,並寄居門下擔任門客,再推薦予齊威王。

孫臏最終脫險,在齊國被尊為上客。時時不忘屈辱的他,很快就等待到機會。公元前354年,龐涓率軍攻打趙國,意欲徹底拿下。經幾番戰鬥,邯鄲守軍大潰,趙國請求齊國發兵解圍。於是,齊威王令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實行「圍魏救趙」。

影視中的孫臏 (網上圖片)

影視中的孫臏 (網上圖片)

在龐涓率軍即將佔領邯鄲之時,孫臏先派人傳消息,說齊國大將準備派兵攻打魏國襄陵。龐涓得知消息心中一驚,直接帶大軍回師,半路遭孫臏伏擊,龐涓大敗而逃。

沒多久,韓趙兩國聯合攻打魏國,魏國得知消息打算先下手為強,命龐涓率大軍攻打韓國。齊國大將田忌認為若魏國勝了韓國,必然不會放過趙國,因此齊國應該派軍救韓。這樣,孫臏有再次報復的機會。

孫臏趁龐涓攻打韓國時,率軍攻打魏國。等龐涓率軍返回魏國時,先造成一副齊軍大敗而逃的假象,引誘龐涓至馬陵道,最終萬箭齊發將龐涓逼到絕境。龐涓心知孫臏絕對不會放過自己,又不願成就孫臏,於是最後拔劍自刎。

孫臏終於報了刖足黥面之仇,還在這一戰「馬陵之戰」中打出自己名頭,由於魏軍主力被殲滅,國力大衰,齊國則取代魏國,成為當時最強的國家。

「自知之名」這個成語最早的典故出自於老子所寫的《道德經》,當中第三十三章有提及:「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

春秋時代,齊國相國鄒忌因為相貌堂堂,身高八尺,所以被人尊稱為「騶子」。恰巧,與鄒忌同住一城的徐公也是體格魁梧的美男子,因此兩人不免經常被人拿來比較。

一天早晨,鄒忌起床後,信步走到鏡子面前仔細端詳自己的裝束和模樣。他越看,就越覺得自己長得的確與眾不同。整理好衣裝,鄒忌帶著沾沾自喜的神情望向妻子,並問道:「你覺得我跟城北的徐公比起來,誰更好看呢?」

鄒忌像。(網上圖片)

鄒忌像。(網上圖片)

妻子見丈夫心情不錯,也不想掃他的興,便一邊幫他整理衣襟,一邊笑著回答說:「這還用問嗎?當然是我的夫君更好看啊!那徐公怎麼能跟夫君你比呢?」鄒忌聽到心裡樂開花了,但心裡還是明白自己其實遠比不上徐公。於是,他屁顛屁顛的跑去自己的妾侍那問道:「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誰更俊俏呢?」妾侍對於鄒忌的突然到來感到十分惶恐,見他問自己問題,她想也不想,連忙附和道:「當然是大人您呀!徐公雖是我們有名的美男子,可怎麼都比不上大人您呢!」這次聽到妾侍的答覆,鄒忌才真的放下心來。

翌日,客人來訪。鄒忌在跟他聊天的時候,突然想起了昨天自己問妻子和小妾的問題,心想要不也問問客人好了。他清清嗓子,煞有其事的向客人問道:「您覺得我和城北徐公,誰更好看呢?」突如其來的問題使客人迷惑不已,他搔了搔頭,還是討好的說道:「徐公當然比不上您,您比他帥氣多了!」聽了三人如出一轍的答覆,鄒忌終於放下心來。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有天,徐公到鄒忌家登門拜訪。本來鄒忌還興致勃勃的在門前等待徐公,可他一見徐公那氣宇軒昂的模樣馬上就心生氣餒。明明自己比不上光彩照人的徐公,為甚麼妻子、妾侍和客人都說自己比徐公好看呢?兩人交談時,鄒忌邊思考邊觀察徐公。雖想不明白,但他還是得出一個結論:自己真的比徐公要差一些。

晚上,鄒忌在床上翻來覆去,始終因為早上的事難以入睡。想到最後,他總算找到了原因,只見他念念有詞,喃喃自語地道:「原來這些人都是在恭維我啊!妻子說我美,是因為偏愛我;妾侍說我美,是因為害怕我;客人說我美,是因為有求於我。看來,我是受了身邊人的恭維贊揚而認不清真正的自我了!」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自知之明」這個成語,指自己瞭解自己的情況和能力。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