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孫臏遭同門誣陷刖足黥面 恩怨情仇記在名字

歷史長河

孫臏遭同門誣陷刖足黥面 恩怨情仇記在名字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孫臏遭同門誣陷刖足黥面 恩怨情仇記在名字

2020年07月01日 10:00 最後更新:11:06

連串命運交錯,孫臏於史書活靈活現。

宋代詩人姜特立有一首詩《足弱二首·其二》:「腳力雖云弱,心靈尚宛然。休輕刖孫臏,猶解殺龐涓。」描寫的是孫臏被龐涓用計挖去膝蓋骨後,心志堅毅並未消沉,最終通過自己努力來殺掉龐涓。

大家對孫臏印象應不陌生,他是戰國中期的軍事家,著名兵書《孫子兵法》作者孫武的後代。據《順治年鄄城孫氏族譜》指他原名為孫伯靈,「臏」是他的改稱,「臏」即「臏刑」,可見他受剔去膝蓋骨酷刑的故事,名字顯然帶有強烈信號,並藏著一個狠狠的復仇故事。

影視中的孫臏 (網上圖片)

影視中的孫臏 (網上圖片)

孫臏「臏刑」的幕後主使,為他的同門師兄弟龐涓。孫臏和龐涓早年都在鬼谷子那裡學習兵法。當年他們感情深厚,更談論過日後若封侯拜將,必不會忘記對方。但龐涓當上魏國大將後,心態轉變了。

事緣龐涓於鬼谷子那裡學習三年後,率先往魏國發展,孫臏繼續留在山上學習。龐涓於魏惠王下先擔任軍師,及後兼任元帥,取得勝績後更做了大將軍。此時,孫臏除了學習由鬼谷子兵法,還有學先祖孫武的《孫子兵法》,但這已經是龐涓下山之後的事。

龐涓下山當上大將軍,早已將與孫臏約定遺忘。有日,魏惠王在墨子徒弟禽滑厘口中得知,孫臏已得《孫子兵法》真傳,有大才,於是重金親自請孫臏出山,龐涓得知後心裡不是味兒。

影視中的孫臏及龐涓 (網上圖片)

影視中的孫臏及龐涓 (網上圖片)

龐涓知道自己才不如孫臏,擔心自己地位,於是想了一條毒計,先派一名有齊國口音的人找孫臏,說自己是托孫臏的表哥帶來書信,內容寫及孫臏在齊國的家生活艱難,要孫臏回齊國重立家門。孫臏沒有起疑,回信託此人帶給表哥。

孫臏寫的信,最終被龐涓拿到手後,模仿字跡更改書信內容,再遞給魏惠王。信中內容於龐涓攛掇下,令魏惠王大怒,要捉拿孫臏。最終,孫臏被剜去膝蓋骨,臉上被刺字,一下子變成階下囚。

影視中的龐涓及孫臏 (網上圖片)

影視中的龐涓及孫臏 (網上圖片)

龐涓在魏惠王面前陷害孫臏,卻於孫臏面前裝好人,對孫臏說魏惠王誤會他是齊國奸細,本處以極刑,但經自己努力勸說,他性命才得保全。孫臏被施刑後無法行走,身體虛弱,因此先住在龐涓那裡。孫臏心生愧意,想要報答龐涓,龐涓趁機提出要他傳授《孫子兵法》,孫臏欣然應允。

不過,因傷口疼痛難忍,孫臏默寫速度極慢,服侍孫臏的下人看不下去,得知孫臏是冤枉,將消息告訴孫臏,更說如果孫臏默寫完《孫子兵法》,就有可能被處死。

孫臏大驚,便裝瘋賣傻保全自己。龐涓為測試孫臏是否真瘋,拖孫臏到豬圈。孫臏卻毫無異色,倒在豬圈就睡。孫臏亦趁齊國使者出使至魏國首都大梁時秘密拜見,並用言辭打動齊國使者,使者偷偷用車載走孫臏。孫臏回到齊國,先得到田忌的賞識,並寄居門下擔任門客,再推薦予齊威王。

孫臏最終脫險,在齊國被尊為上客。時時不忘屈辱的他,很快就等待到機會。公元前354年,龐涓率軍攻打趙國,意欲徹底拿下。經幾番戰鬥,邯鄲守軍大潰,趙國請求齊國發兵解圍。於是,齊威王令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實行「圍魏救趙」。

影視中的孫臏 (網上圖片)

影視中的孫臏 (網上圖片)

在龐涓率軍即將佔領邯鄲之時,孫臏先派人傳消息,說齊國大將準備派兵攻打魏國襄陵。龐涓得知消息心中一驚,直接帶大軍回師,半路遭孫臏伏擊,龐涓大敗而逃。

沒多久,韓趙兩國聯合攻打魏國,魏國得知消息打算先下手為強,命龐涓率大軍攻打韓國。齊國大將田忌認為若魏國勝了韓國,必然不會放過趙國,因此齊國應該派軍救韓。這樣,孫臏有再次報復的機會。

孫臏趁龐涓攻打韓國時,率軍攻打魏國。等龐涓率軍返回魏國時,先造成一副齊軍大敗而逃的假象,引誘龐涓至馬陵道,最終萬箭齊發將龐涓逼到絕境。龐涓心知孫臏絕對不會放過自己,又不願成就孫臏,於是最後拔劍自刎。

孫臏終於報了刖足黥面之仇,還在這一戰「馬陵之戰」中打出自己名頭,由於魏軍主力被殲滅,國力大衰,齊國則取代魏國,成為當時最強的國家。

往下看更多文章

「一剎那」「一瞬間」哪個時間長一點?

2024年11月22日 10:00

我們經常以「一刹那」來形容一個極短的時間,那麼這個時間究竟有多長?我們可以透過佛經記載,來了解及計算「一剎那」及「一瞬間」。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據了解,印度世親所著的佛經《阿毗達磨俱舍論·卷十二》中載,「一彈指」頃有六十五刹那。那麼「一彈指」時間多長?外界有指「彈指」是用手指輕輕一彈的時間。但「彈指」及「刹那」都是印度的梵語,是佛教中計量時間的量詞。東晉時期,和尚法顯到了中天竺求取了一本《摩訶僧祇律》,記載了:「刹那者為一念,二十念為一瞬,二十瞬為一彈指,二十彈指為一羅預,二十羅預為一須臾,一日一夜為三十須臾。」

法顯所譯的經典 (網上圖片)

法顯所譯的經典 (網上圖片)

所以,從以上的資料就可以計算出「一剎那」。因為,一天一夜總共24小時,有30個須臾。即是每一個須臾就有48分鐘,再繼續除下去,一個「彈指」就是7.2秒,一「瞬間」為0.36秒。所以得出,「一刹那」就是0.018秒,即是千分之18秒。也能了解,「一瞬間」比「一剎那」時間長得多了。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再據佛教《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記載的來計算:「百二十剎那成一怛剎那。六十怛剎那成一臘縛,此有七千二百剎那。三十臘縛成一牟呼栗多,此有二百一十六千剎那。三十牟呼栗多成一晝夜」據載,一日一夜有30牟呼栗多,900臘縛,54,000怛剎那,6,480,000剎那,所以「一剎那」時間為1/75秒,即約為0.013秒,即是千分之13秒。在不同佛教經典中,「一剎那」這個十分短暫的時間長短不一,其實速度大約是相機快門「百分之一秒」。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事實上佛教經典非現代原子科學的著作,況且萬事萬物本來瞬息萬變,不會乖乖靜止不動讓你去測量。所以經典有說法來說明「一剎那」,而且經典當中的準確度偏差可說是甚少,也證明佛陀的討論,並非如外界認為般粗糙,佛教經典的一些說法,也能達到現代原子科學的尺度。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