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9月2日到9月7日,由中宣部和中央台聯合制作的6集大型紀錄片《同心戰「疫」》,在中央台綜合頻道黃金時段播出。紀錄片以影像全景方式,記錄了内地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實況。

第一集《令出如山》。
《同心戰「疫」》總共6集,每集約55分鐘,分別為《令出如山》、《生死阻擊》、《堅強防線》、《眾志成城》、《命運與共》、《人民至上》。過去兩日9月2日及9月3日晚8点,已經播出了《令出如山》和《生死阻擊》兩集。
第一集《令出如山》講述了在疫情突發,病毒未知情況下,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指揮、親自部署全國抗疫工作,帶領全國人民共同阻擊疫情的歷程。中央政府一聲令下,武漢各大醫院的CT機超負荷運轉,武漢市機場、火車站離漢通道暫時關閉,全國上下齊心協力的抗疫局面迅速形成。

各地援鄂醫療隊隊員支援武漢。
在片中,陸軍軍醫大學應急醫療救援隊連夜集結,奔赴武漢;各地援鄂醫療隊隊員支援武漢;來自全國各地的4萬多名建設者日夜趕工,用短短十多天就建好正常情況下至少要數月才能竣工的雷神山、火神山兩座傳染病醫院。
第二集《生死阻擊》講述了面對前所未見的新型冠狀病毒,國家調動龐大資源,打響疫情防控阻擊戰。在片中,火神山、雷神山兩座醫院拔地而起;建立方艙醫院,迅速擴充收治容量。短短10多天內,建成16座方艙醫院,共有1.4萬餘張床位,定點醫院也由最初的2家增加到86家,儲備床位超過了3萬張。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鍾南山、中央指導組專家組成員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副院長邱海波、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杜斌等各學科專家展開研究,總結抗疫之策。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舉全國之力,保衛武漢。
紀錄片在挖掘大量事實細節基礎上,展現中央政府在抗疫戰爭中的指揮方略和決策過程,以及醫護人員、志願者、社區工作者、快遞員甚至居家隔離的每個中國人民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感人故事。

紀錄片總導演劉美佳。
「真實是這部紀錄片的力量所在,無論是逆行出征的醫護人員、迎難而上的志願者,堅守崗位的社區工作者、快遞員,還是居家隔離的每個中國人,大家在突如其來的危急關頭都迸發出了自己都想像不到的力量。」紀錄片總導演劉美佳告訴記者。
據了解,紀錄片創作團隊從2月下旬開始投入工作,素材一方面來自央視在武漢前方攝製團隊的拍攝內容,另一方面也來自海量的新媒體素材,與多數紀錄片製作有所區別的是,《同心戰「疫」》是在「戰時」狀態下誕生的。
劉美佳表示,紀錄片前、後方的團隊都像在「打仗」一樣,全國的疫情防控形勢都很嚴峻,團隊一邊要做好疫情防控,一邊要馬不停蹄、一輪一輪地修改腳本、編輯畫面,團隊裡男生理髮都是互相幫忙理的,可以說一直處於「作戰」狀態。「他們每個人都是這場疫情阻擊戰的親歷者、見證者,這部紀錄片正是用最樸實的畫面和同期聲,講述他們經歷的故事。」劉美佳說。
觀看影片按﹕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對於很多中國人民來説,疫情雖然令到社交活動減少,生活節奏變慢,但他們可以安心在家,仍然衣食無憂,這種安心與無憂的背後,是大規模的醫療力量的集結調動,而這種集結調動有賴於完整工業體系提供的有力支撐,歸根究底,是中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的體現。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