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關愛基金派一萬予新移民 用中銀香港既平且快

博客文章

關愛基金派一萬予新移民 用中銀香港既平且快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關愛基金派一萬予新移民 用中銀香港既平且快

2020年09月22日 12:02 最後更新:12:13

繼全民派一萬元後,政府推出「補漏拾遺」措施。關愛基金將分階段向低收入家庭的新來港成員,發放一次過一萬元津貼。預計有20.3萬人受惠,關愛基金已為計劃預留21.3億元。

避免申請人聚集,計劃會按出生年份接受申請,首批星期日(27日)起接受申請,由9月27日至12月31日,分階段進行。申請人可通過中銀香港網站作網上申請或親身遞交書面申請,中銀香港會開放17間分行收表,申請時需要提交相關證明,預計申請起計八星期內,可以取得款項,會透過銀行轉帳或支票發放。關愛基金專責小組主席羅致光表示,如覺得有可疑,有關方面會抽查。

申請人須在明年3月31日或之前年滿18歲,來港定居未滿七年。申請人需來自低收入家庭(申請人或其同住家人曾領取各項津貼或社會援助,或過去三個月平均每月住戶入息不超過指定限額等),例如,一人月入不能超過15,100元。

政府為了提高效率,在無招標下委託中銀香港處理申請,引來反對派質疑。工聯會九龍東服務團隊總幹事鄧家彪今早在港台表示,在扶貧委員會已討論過這件事,如果用投標方式,可能要遲三個月才可以完成工作,這是不能接受的。早前關愛基金向N無人士派發津貼,亦有找有中心的NGO幫手,費用每宗250元。而今次每宗成功申請,政府要向中銀香港支付較低的150元手續費,總數約3,000萬元。

鄧家彪。

鄧家彪。

上次通過NGO幫手,申請人是需要親自到中心申請。今次搵中銀香港幫手,中銀開了17間分行收表,可以親身申請,亦可以在網上申請,方便得多,而價錢更便宜。中銀亦會協助找出部份個案,作資產審查。

今次用中銀香港,令整個派錢過程加快,所需費用更低,令市民更快受惠。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長和出售巴拿馬港口交易持續引發質疑和討論。《大公報》本星期二最新社評文章指出,對長和「非一般買賣」依法審查,合情合理合法,錯誤交易必須立即中止。值得留意的是,文章特別狠批「不要急著干預」、「破壞香港地位」等歪論,直指「只談交易、不講國安」、玩「公關」混淆視聽,先至係破壞「一國兩制」。

《大公報》本星期二最新社評文章《依法審查屬保護管轄 長和交易須立即停止》。

《大公報》本星期二最新社評文章《依法審查屬保護管轄 長和交易須立即停止》。

文章指,交易公布至今質疑聲音沒有間斷,原因就在於,交易絕非所謂的「普通商業行為」。在當前美國千方百計圍堵遏制中國之際,那些過去充分享受「一國兩制」制度紅利、從國家發展中獲得巨大利益的香港企業,本該具有最基本的道義和大義,主動捍衛國家利益。

文章不點名批評說,令人失望的是,公眾不僅沒有看到相關企業的任何正面回應,反而看到截然相反的做法,例如主動放風、抹黑,把水攪渾,讓事件複雜化。

近日,香港更出現一些歪論,例如聲稱審查會破壞「一國兩制」、破壞香港地位;還有人稱要「靜一靜、等一等,不要急着干預」云云,文章就話,這些論調值得警惕。

文章駁斥這些歪論稱,「一國兩制」的最高原則是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國家利益越是得到維護,香港的利益也就越能得到保障。此次國家依法審查就是維護國家安全的切實行動,慢不得、等不得,有關措施不僅不會破壞香港的獨特角色,更能進一步維護香港的良好發展環境。

文章批評,有關企業「只談交易、不講國安」,更在長達一個月時間裏不斷迴避問題,甚至玩「公關」伎倆以混淆視聽,這才是無視「一國」原則、有損「一國兩制」的行為。文章最後再次敦促「大義面前無小事,盡快回頭,長和現在還來得及!」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