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文憑試考生中文科表現欠佳 下半「生」寫成「身」蘇軾當李白

社會事

文憑試考生中文科表現欠佳 下半「生」寫成「身」蘇軾當李白
社會事

社會事

文憑試考生中文科表現欠佳 下半「生」寫成「身」蘇軾當李白

2020年11月04日 23:51 最後更新:11月05日 09:35

中國語文科素有「死亡之卷」之稱

新一份中學文憑試各科《試題專輯》今出版,羅列各科考生常犯錯誤.不少蹄笑皆非。素有「死亡之卷」之稱的中國語文科,有考生誤把蘇軾、歐陽修當作李白、杜甫;有考生在寫作卷指「微笑以對」師長懲處,聲稱予人知錯能改的感覺,考試報告質疑考生答案不合理,更狠批「何談歉疚?」;亦有考生作文時誤把「下半生」寫作「下半身」。

文憑試考生錯字多。資料圖片

文憑試考生錯字多。資料圖片

中文科卷二寫作能力卷,最多考生選答「微笑以對」題目,但有考生堆砌例子、舉例不當,指出面對師長懲處,微笑以對,能予人有禮貌、知錯能改之感,「然按常理而言,面對責難時嘴角上揚,何言歉疚?實在於理不合。」考生寫作時多會引經據典,考試報告指今屆雖稍有進步,名言名句能自然地融入文章,但有考生卻犯上資料正確,卻把蘇軾及歐陽修,誤當為李白及杜甫的引用錯誤。有考生更斷章取義,稱藺相如微笑以對廉頗,無視其先國家之急的胸襟。

李白畫像 (網上圖片)

李白畫像 (網上圖片)

考試報告亦指,考生在論述對「微笑以對」的看法時,多引用海倫凱勒、李慧詩、蘇樺偉等現成例子,惟強調樂觀心態可克服先天缺憾,未能說明與微笑的關係,語焉不詳。

考評局今亦上載「考生表現示例」,其中一名考獲第五級成績的考生,以男女感情作為「微笑以對」的引例,勸說情場失意的人告別沉淪,卻因錯別字而鬧出笑話,「微笑地面對才能更積極地活在當下,明白到勉強並不會帶來幸福,逍遙地過着你的下半身(下半生)」。

蘇軾像。 (網上圖片)

蘇軾像。 (網上圖片)

至於卷一閱讀理解,報告指普遍考生審題能力及語文基礎不足,大多考生作答時不懂整理歸納,多搬字過紙,缺乏較高層次的分析比較,對於白話及文言篇章的理解流於表面,惟今年考材圍繞「親情」、「才不見用」等中國文化傳統觀念,是文學作品常見內容,反映考生文化文學知識貧乏,必須正視。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中文科取消口試,令校本評核(SBA)分數佔全科總分的24%,《試題專輯》指,大部分學校均能順利完成並依時呈交分數和文件,惟有學校課業未能緊扣文化概念,令教學失焦,有學校亦重評核公平性,評估以測驗為主,建議學校以多元方式進行評估,以引發興趣及照顧學習差異。

文憑試首個核心科目中文科星期三(4月2日)開考,近4萬9千人報考。

有考生表示,卷一試卷並非太難,文言文篇章容易理解。亦有考生表示,卷一其中一篇白話文較難,所以先作答較容易的文言文篇章題目,留待最後再才處理白話文篇章的長答題。

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另外,有考生說卷二實用文要求撰寫演講辭,試卷提供的背景資料不難理解,但不小心花較長時間處理實用文,導致寫作文的時間較緊迫。亦有考生表示,作文揀選以「藏在泥土中的寶物」為題寫作,認為題目較簡單,撰寫有關挖掘出埋在泥土中的盒子,記起與家人的珍貴回憶。

創知中學中文科副科組長金卓麟分析試卷表示,整體兩份卷的難度適中。他表示,卷二作文的其中兩條題目,包括以「藏在泥土中的寶物」及「為不完美添色彩」為題作文,均要求考生發揮想像力。他表示,考生亦可直接描述有關埋在泥土中的物品,但可能要加入抒發的情感或領悟到的道理等。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