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的爭議,除了超支以外,便是「一地兩檢」的問題。前一陣子,立法會議員田北辰曾經表示,如果一地兩檢太富爭議性,可考慮「兩地兩檢」的方案,將中國檢查的關卡設在深圳福田及龍華。不過,特首梁振英認為內地大多數有高鐵的城市,都沒有入境口岸,所以兩地兩檢完全不可行。
首先要了解什麼是一地兩檢。由於香港的高鐵由西九總站出發,直通內地各大城市。所以,最理想的做法,是旅客在西九站內經過香港入境處出境,再通過大陸海關檢查「入境」,當旅客及行李檢驗過關之後,便可乘坐高鐵直前往內地所有城市,不再需要在內地通過入境關卡。一地兩檢的問題是一個法律爭議,如果容許中國海關在香港境內設立檢查站,等同內地執法人員在香港執法,有人認為會影響到香港的高度自治。
據香港政府當年申請高鐵撥款時的估算,至2031年,有六成半乘客,只是來回香港及深圳,其餘三成半會坐高鐵走到國內其他城市。所謂兩地兩檢的方案,對那六成半去深圳的乘客,沒有太大影響,他們在深圳下車後,便進人深圳海關,不會增加很多不便。
但對其餘的三成半乘客的影響便很大了,在兩地兩檢的安排下,他們先要在深圳下車清關,然後拿回行李重新上車,前往其他城市,做成很大的不便,所謂在港上車坐高鐵直通全國的意義便消失了。更重要的是當年前特首曾蔭權,游說議員通過高鐵撥款時,首經承諾高鐵會實施一地兩檢,如果最後不能落實,勢將遭到議員的大力質疑,指政府違背當年承諾,成為不支持高鐵的理由。這變成一個兩難題,實施一地兩檢有議員因為法治問題反對,不實施一地兩檢又有另一些議員指政府違諾、高鐵不方便而反對。
政府明知道有這樣的法律爭議,也嘗試過研究不同的方案。第一,如果要實施一地兩檢,人大常委會要為香港的《基本法》頒布附件,劃出西九高鐵站內一個區域,作為內地人員執法之用。即賦予法理框架,容許內地執法人員在香港執法。
第二,如果不能夠在香港實行一地兩檢,折衷的做法是在旅客進入高鐵車廂以後,由中國海關人員在列車內進行檢查。用這種方法檢查旅客證件,理論上可行。但如何檢查行李,卻沒辦法解決。首先,不能夠在列車上安裝X光機檢查行李。另外也曾探究過能否由中國聘請的保安公司在香港代為檢查行李,透過轉播,把X光照到的影像傳到內地海關,讓內地海關人員遙控執法。不過,檢查行李內是否有違禁品,涉及專業知識和判斷,也需要現場觀察,將這些專業的工作由內地的執法機關,移交一般的保安公司去做,恐怕不能夠達到專業要求。所以,列車檢查,有眾多難關,不易解決。
第三個方案,就是兩地兩檢。但當中最大的問題是那些要去深圳以外的乘客,要花額外時間下車接受檢查,費時失事,至少會令到去廣東省其他地區的旅客會覺得乘坐高鐵與其他交通工具的分別不大,而不選用高鐵,令到整個高鐵的營運效益大打折扣。總論是看完各方案,都只有一地兩檢方式可行,否則高鐵就成為半廢狀態了。
一地兩檢,主要涉及法律爭議,屬理念的問題。其實在外國一些友好國家,就有一地兩檢的安排,如美國的海關人員會在加拿大的多倫多機場內設美國海關,協助飛美國旅客入境美國。通過多倫多機場出境後,已經清關「進入」入美國,可以乘搭不同的航線到達美國不同的城市,抵達當地後也不用接受入境檢查。
只是中港矛盾較多,才有人覺得難以接受。
盧永雄
沒有人能想像得到美國堂堂一個大國,推出重大政策可以如此兒戲。
三天之前在星期一的時候,白宮經濟顧問哈塞特接受訪問時表示,美國總統特朗普正考慮對中國以外的所有國家,暫停徵收90天的關稅,美股聞訊馬上大升。但其後白宮澄清所謂特朗普考慮暫停90天關稅是「假新聞」,美股應聲急跌。股市受美國官員南轅北轍言論影響,大起大落,已令人覺得十分兒戲。
不過兩天之後,這宗「假新聞」成真。特朗普在中國宣布反加美國商品關稅至84%時,再宣布增加中國商品關稅到125%,但其他所有國家如不反制,加所謂「對等關稅」先暫停90天,只加基本的10%。特朗普在宣布之前,還自己先在社交媒體發帖預告叫人入市買股,之後才宣布暫停對其他國家大加關稅,美股聞訊大升,納指最後升超過12%。相信特朗普背後有很多內幕交易者,在特朗普不斷發帖將市場舞高弄低時,斬獲巨利。美國如今已經變成一個完全不講規則的西部國家。
首先分析特朗普的策略,是對世界分而治之。特朗普面對強手中國反加美國84%關稅,唯有硬撐,再將對華關稅增加到125%,否則他馬上輸了。其實大家加關稅加到這個境地,再加都意思不大,因為大部分貿易將會停止,而不停止的那部分,就是完全找不到替代渠道的產品,捱高關稅都硬要買,對關稅毫不敏感。所以中美兩國互加關稅到這樣高水平,已經到了一個飽和點。美國對不採取報復措施的國家,暫停加所謂「對等關稅」90天,但這個並不是什麼很大的恩惠,因為在90天之內都要先增加10%關稅的「基本稅率」。
內地自媒體「江寧知府」引用魯迅的文章,認為特朗普是在做預期管理,這的確是很好的形容。魯迅在《無聲的中國》中有一個著名的小故事,他說「中國人的性情總是喜歡調和、折中的,比如你說這屋子太暗,說要在這裡開一個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許的。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會來調和,願意開天窗了。」這也是特朗普的基本招數,先來一個極限施壓,為自己製造籌碼,然後跟每個國家各自談判,退一小步,爭取美國最大的利益。
如今很多國家都可能會覺得,10%基本關稅另加一些特定領域加稅,都勉強可以接受,其實他們的屋子早已經被美國開了天窗了,這就是特朗普所謂「交易的藝術」。特朗普近日在演講中大言不慚,說很多國家等著來跟美國談,他叫那些國家「來吻我的屁股」(Kiss my ass),大家就有商量了。一個大國總統,可以如此侮辱全球所有國家,都可以說成功樹立了一個暴君的形象了。
至於中國,當然不會吻特朗普的屁股,而是一腳踢在特朗普的屁股上。中美貿易戰就如一場真正的戰爭一樣,開打之後第一階段,雙方快速集結部隊,進行雷霆萬軍的攻勢,各自搶奪陣地,激烈駁火。但過了第一個階段之後,基本戰局會初步穩定下來,戰爭由1.0轉向2.0階段,這就是一個僵持的階段,這也是一場消耗戰。
對中國而言,佔中國貿易14.6%的輸美貿易,會大幅下降。另一方面,由於中國反徵美國關稅,靠美國入口零部件或者必需品的企業或者個人,都要蒙受反徵關稅的負擔。在這場血拼當中,大家就要一起捱了。當然,國家估計很快就會推出大量的刺激經濟措施,支撐經濟,減低痛苦。但是戰爭總是要付出代價的,大家要有心理準備,中國的準備,會做得比美國好。
反觀美國,雖然對絕大部分的國家,只加10%的關稅,未來這些國家只能夠硬食美國的加稅,產品繼續輸美。原先估計全面徵稅後美國的平均關稅會升到20%,美國一年可以收到7000億美元的新增稅款,現在先加10%的關稅,都等於每年收到3500億美元的稅款。這3500億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相信主要由美國的入口商和消費者來承受。
另外,來自中國的產品差不多會完全斷供,也會造成美國物價進一步飆升,所以即使其他國家的貨品加稅之後可以仍然輸入,但是中國貨斷供都會推升物價,上升的幅度可能比實質加稅還要高,因為搶購和通脹預期,會大大推高物價。此外,由於美國聲言要大幅增加中國船隻的泊岸費,很多船公司開始不肯報價將美國貨運出口,美國的出口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在這場特朗普製造的大混亂當中,美國人的痛感,相信會比中國人高,唯一愉快的就是那些跟隨特朗普指揮棒去炒股的內幕交易者。我們都要預備,未來是一個平衡宇宙,中美這場貿易戰,不會很快就打完,在陣地戰中互相消耗,大家都要為長期作戰做好準備。
盧永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