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前《壹週刊》副總編陳惜姿封筆 曾在反國教運動中出位

博客文章

前《壹週刊》副總編陳惜姿封筆 曾在反國教運動中出位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前《壹週刊》副總編陳惜姿封筆 曾在反國教運動中出位

2021年10月25日 12:20 最後更新:12:28

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高級講師陳惜姿今日在《明報》專欄宣布擱筆。陳惜姿提到,撰寫《明報》專欄已16 年,即使最忙碌時,仍沒脫稿,形容或許是潛意識作祟,近來卻多次忘記交稿,害編輯苦候,令她深感抱歉。

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高級講師陳惜姿。

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高級講師陳惜姿。

陳惜姿在文中指出,再有好友離港,「看到他們拍下的片段,他倆跟朋友逐個擁抱」,「想到要相隔多久才再見面,便開始憂鬱。」她又指,「離開者要面對陌生國度,留下來的也要每天適應新生活,都不容易」,反問「失去的,是擁抱時的溫度,是酒酣耳熱的暢談,還是什麼」。

陳惜姿表示,「每次聚頭都當作最後一次,不知下次見面,又有誰已離開?告別太多,表面看來一切如常,但內心已疲倦不堪」。由於「從心底冒起的疲憊,令下筆時常覺力有不逮」,她認為「是時候擱筆一會」,讚揚《明報》讀者是最好的,也感謝讀者多年來的關心、來信,「希望各位珍重,後會有期」。

陳惜姿講解「2013國教版圖」。

陳惜姿講解「2013國教版圖」。

陳惜姿曾任《明報》記者,其後成為《壹週刊》副總編輯。同時,她是國民教育家長關注組的召集人,於2012 年參與反對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獨立成科,要求教育局立即撤回國民教育課程、以及重新諮詢教師、家長和學生等。

2013年,陳惜姿批評以培養國民身分認同作為學習目標,一方面因為身分很難界定,各人理解差異極大,而且教學目標和方向缺乏自主性;另一方面,她不認同所有人必然要為此身分感到自豪。

曾與陳惜姿共事的資深傳媒人屈穎妍表示,陳惜姿並不是普通家長,而是《壹週刊》副總編輯,黎智英愛將,後來退下火線躲在中文大學新聞系教書,一直深耕細作,教出一代又一代黃記者。

資深傳媒人屈穎妍。文滙報圖片。

資深傳媒人屈穎妍。文滙報圖片。

除陳惜姿外,已退休的中大新聞及傳播學院教授馬傑偉上月初也在《明報》專欄《人文館》中透露,結束其20多年的專欄。他未有具體解釋擱筆原因,但語重心長稱「當年我還是執念於留住美好,當美好留不住,今宵的珍重,是傷感愁苦的」,形容「時局變化不定,生活奔流如水,心想把河水抱緊,愈是抱緊,水的重壓愈大,是苦之源、痛之本。」

已退休的中大新聞及傳播學院教授馬傑偉。周保松Facebook圖片。

已退休的中大新聞及傳播學院教授馬傑偉。周保松Facebook圖片。

自《國安法》去年生效之後,專欄作家紛紛封筆。信報《林行止專欄》今年 7 月告別讀者,前公務員事務局局長王永平亦於同月在《am730》專欄中宣佈封筆。今年 6 月,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亦宣佈告別其 15 年來的《明報》專欄。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民主黨的暴力死亡之吻 在國安法後現形

2025年02月21日 14:40 最後更新:14:52

民主黨宣布收檔。成立逾30年,民主黨曾是立法會最大黨,然而因為他們自己在佔中、反修例風波中愈走愈激,綁死了自己。在《香港國安法》、《維安條例》下生存空間大幅收窄,最終走向末路。

睇番歷史,民主黨的激進化有跡可循。在「一國兩制」方針,中央在香港回歸以來,對泛民抱持好大的包容。然而,隨著本土激進狂潮湧起,民主黨進退失據,失去自主意志,隨波逐流,逐漸走向極端。

2014年佔中期間,不少民主黨黨員積極參與,與激進勢力企埋一齊,其後拒絕「袋住先」,與其他泛民議員否決政改方案,逐步走向激進化。

反修例風波中,民主黨被激進派牽住走,愈來愈激。

反修例風波中,民主黨被激進派牽住走,愈來愈激。

反修例風波在2019年爆發,民主黨議員一方面利用立法會和區議會阻撓施政,例如少壯派許智峯多次在議會打爛仔交「拉布」;另一方面,不少骨幹成員更走上街頭,掩護勇武派、阻礙警方執法。時任黨主席胡志偉在立法會添美道近立法會綜合大樓對出,面對警員發射催淚彈,高呼「我要見指揮官」的畫面,成為所謂的「經典鏡頭」之一。其後,暴力衝突愈演愈烈,民主黨徹底被激進派牽住走。

《香港國安法》的實施成為香港由亂到治的轉折點,不少亂港組織尤其是激進勢力分崩離析,民主黨核心人物許智峯、李永達為逃避法律制裁潛逃海外,繼續勾結外部勢力打「國際線」。

2021年立法會選舉,民主黨抗拒新政治形勢,無人參選。前民主黨立法會議員胡志偉、黃碧雲、林卓廷、尹兆堅、涂謹申和鄺俊宇因「35+顛覆案」被捕。直至2023年區議會選舉,民主黨派出6人參選,均未能取得足夠提名,民主黨在立法會、區議會的議席徹底清零,核心人物不是涉案被捕,就是畏罪潛逃,民主黨陷入「陰乾」狀態。

高人話,民主黨本來的路線是「和理非」,空間大得多。但自從走了激進路線,尤其是在2019年之後,空間愈走愈窄。激進派黑狗走佬,民主黨白狗當災。少壯派許智峯之流急急走佬,胡志偉、尹兆堅、黃碧雲等人則盲椿椿上了激進的賊船,不單遭受牢獄之災,隨著《香港國安法》、《維安條例》的實施,激進路線成為死路一條,民主黨恨錯難返,葬送了整個黨的命運。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