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易得魚缸周記
新冠變種病毒在英國有死亡個案,加上有個案在內地被發現,又在70多個國家擴散,環球股市調整。上周四美聯儲維持利率不變符預期,並宣布將每月縮減買債規模加大一倍至300億美元,預期提早至明年3月結束買債,美股曾反彈。恆指上周一高見24385點後又跌過,美國公布34間中國企業列實體清單,美股納指上周四又開始回落,拖累本港上市科技股及港股持續受壓。杜指上周跌605點或1.6%至35365點,納指上周跌460點或2.9%至15169點。上周五恆指低開11點後跌幅擴大,曾跌316點低見23158點,全日跌282點收23192點,全周跌803點;國指跌131點收8218點;恒生科技指數跌141點收5680點。
上周五科技股又跌過,騰訊(700)跌3.2%報438元,阿里巴巴(9988)跌3.1%報117元,美團 (3690)跌5.3%報225.8元,小米(1810)逆市升0.6%報18.22元,京東(9618)跌3.5%報280.2元,網易(9999)跌2.8%。快手 (1024)跌4.1%報81.45元,嗶哩嗶哩 (9626) 、阿里健康 (241) 、京東健康 (6618) 及微盟 (2013)各跌5%,閱文(772) 跌6.7%,雲音樂 (9899) 及攜程 (9961) 各跌逾10%。晶片股中芯 (981) 逆市升1.4%,華虹半導體 (1347) 跌3.3%。不過,瑞銀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表示,明年全球經濟還會繼續復甦,企業盈利也會不錯。國內來説,雖然房地產市場面臨下行壓力,但是政策已經開始出現調整,明年流動性會更加寬鬆,投資還是會有非常多的機會,看好中國市場。但上周內房股以世茂(813)最差,股價上周跌32%至5.47元,是四年多低位,公司賣出世茂服務控股 (873) 套現16.5億元。
不過,亦有強勢板塊,太陽能股信義光能 (968)、手機設備股舜宇 (2382)相對強,異動股有重汽 (3808)、中國建築國際 (3311)及港華燃氣 (1083.) ,核電股以東方電(1072)最強。英倫銀行加息,上周五滙控 (005) 升2.8%報46.4元近一個月高位,渣打 (2888) 升2.3%。其他金融股方面,財險 (2328) 跌2.3%,國壽 (2628) 出資75億人民幣成立合夥,股價逆升0.5%報13.04元。醫藥股方面,藥明生物 (2269) 及同系公司等未被美國列實體清單,藥明生物高開後升幅收窄至1.2%。但信達生物 (1801) 跌7.8%,石四藥 (2005) 跌4.3%。內需股普遍弱,海底撈 (6862) 、潤啤 (291) 及維達 (3331) 各跌3%,頤海 (1579) 及JS環球生活 (1691) 各跌逾5%。連體育用品股特步 (1368) 及李寧 (2331) 也各跌4.9%及5.7%。
東岳布局氫能、氫燃料電池核心材料質子交換膜打破外國壟斷,可以在「雙碳政策」下跑出,未來盈利年複合增長率達50%。股價在250天線11.1元反彈,已成功尋底,上周收12.6元,預測市盈率可低至10倍以下,值得伺機低吸收集。

東岳(189)布局氫能、氫燃料電池核心材料質子交換膜打破外國壟斷
本周港股業績公布:
本周一,火幣科技(1611)
本周四,騰訊(700)公布中期股息,CEC國際(759),AEON信貸財務(900),國際家居零售(1373)
本周五,成實外教育(1565)、新昌創展(1781)
上週一至週五(12月13日至12月17日)
12月13日(星期一)
恆指高見24385點後,收23954點,倒跌41點。恆生科技指數報6022點,跌13點。國指跌27點報8,551點,大市成交1296億元。
科技股騰訊 (700) 將派息,股價收466.6元升0.7%;美團 (3690) 收248元升2.1%;指數股港交所 (388) 收472.8元升1%;友邦 (1299) 收81.2元跌0.7%。
內房股又回落,世茂股份 (600823.SH) 公布,擬將所屬的物業管理業務相關公司、資產、負債和業務全部出售給關聯方世茂服務控股 (873) ,是次交易涉及包括世茂物業管理100%、北京茂悅盛欣企業管理等29家公司涉及的物業管理業務以及相關的資產負債,交易轉讓價格為逾16.5億元人民幣,交易產生的淨利潤約達11.6億元。世茂(813)收7.08元跌12%,創52周新低。融創中國 (1918) 收14.18元跌7.9%。恆大物業 (6666) 收3.33元跌5.1%;碧桂園 (2007) 收7.29元跌3.1%。融創服務 (1516) 收10.38元,跌12%。太陽能股信義光能 (968) 收15.04元升5.2%;阿里健康 (241) 收7.62元升4.1%;手機設備股舜宇 (2382) 收237.4元跌3.2%。異動股重汽 (3808) 收12.66元升17.9%;中國建築國際 (3311) 收9.11元升5.4%。港華燃氣 (1083.) 收6.34元升5.3%。
國家發展改革指要深化能源體制機制改革,穩妥有序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低碳轉型,逐步提升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十五五」加快推進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鼓勵就地就近開發利用,因地制宜開發水能,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有序發展核電。核電股以東方電氣(1072)為龍頭,股價明顯跑贏大市,可逢低吸納。
12月14日(星期二)
新冠變種病毒在英國有死亡個案,環球股市調整,恆指收23635點跌318點,恆生科技指數報5884點跌137點,國指跌132點報8418點,大市成交額1199億元。12月年尾基金經理收爐,市況轉靜可以理解,未來一至兩個願維持現狀,不太奇怪,但不應太悲觀,因為港股估值便宜,走勢令我想起2018年12月及2019年1月,希望過多一兩個月便可以露曙光。
重磅股港交所(388)收462.8元跌2.1%;友邦(1299)收79.95元跌1.5%;平安(2318)收57元跌1.3%;科網股阿里巴巴(9988)收118.7元再跌2%;騰訊(700)收459.8元回跌1.5%;美團(3690)收246.2元跌0.7%,快手(1024)收82.5元跌4.9%,小米集團(1810)收18.44元跌4.2%;中芯(981)收20元跌4.1%。京東健康(6618)收69.1元跌4.4%;阿里健康(241)收7.35元跌3.5%;百度集團(9888)收140.3元跌3.4%。
內房股大跌,世茂(813)再暴挫19.9%至5.67元。恆大物業(6666)收2.89元跌13.2%;融創中國(1918)收12.36元跌12.8%;華潤置地(1109)收32.5元跌4.7%;物管股碧桂園服務(6098)收47.25元跌10.2%;世茂服務(873)收4.84元跌32%,融創服務(1516)收8.61元跌17.1%。
教育股楓葉教育(01317)收0.72元跌17.2%;濠賭股金沙(01928)收17.18元跌6.9%;銀娛(027)收39.6元跌3.4%;內需股海底撈(6862)收17.12元跌3.9%,但特步國際(1368) 收12.42元,逆市升12.9%;
港華燃氣(1083)公布關連交易,向中華煤氣 (003) 收購內地31家智慧能源公司,總代價5.09億人民幣(約6.13億港元)。涉及31家智慧能源公司業務涵蓋在中國從事光伏、節能、充電及零碳智慧城市。完成後,集團將成為中華煤氣於中國智慧能源業務中的旗艦,有勢再上,連日逆市強,仍可敲。
12月15日(星期三)
隔晚杜指及納指分別回落0.3%及1.1%,時近聖誕節年尾長假前,買賣兩閒。恆指收23420點跌215點,恆生科技指數報5795點跌89點,國指跌75點報8342點,大市成交1277億元。
活躍重磅股港交所(388)收455.8元跌1.5%,友邦(1299) 收79.55元跌0.5%,建行(939)收5.28元跌0.2%。科技股阿里巴巴(9988) 收121元升1.9%;美團(3690) 收241.8元跌1.8%;騰訊(700)收455.8元跌0.9%;美國國防部擬加強限制中芯(981),股價收18.72元跌6.4%。傳美國商務部計劃於16日將逾20間中國公司列入實體清單,當中包括部分生物科技公司,此板塊變重災區,藥明生物(2269)收79.1元跌19%;中生製藥(1177)收5.3元跌5%;信達生物(1801))收56.65元跌9.9%;藥明康德(2359)收130.8元跌19%;榮昌生物(9995)收76.75元跌17%;康龍化成(3759)收123.1元跌15.6%;金斯瑞生物科技(1548)收34.6元跌11%;藥明巨諾(2126)收11.2元跌11%;
全球資管之王貝萊德發佈2022年全球投資展望稱,連續兩年股漲債跌,是近半個世紀來首次出現的情況。因政策預期寬鬆,適度看多中國股票。除了貝萊德,摩根大通、高盛、橋水、富達等華爾街機構均已表示看好明年中國資產表現。2022年關注三大主題是:1. 與通脹共存—預計2022年美國開始加息,但對通脹保持更寬容的態度,而這將使實際利率保持在歷史低位,並支持風險資產,而非固定收益。2. 破除混亂—經濟重啟、病毒變異、供應變化和新的央行政策等一系列獨特事件交織在一起,並可能導致誤解通脹情況,讓投資者更為混亂和困惑,從而引發市場波動。3.邁向淨零排放之路—認為全球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的征途已經開啟,清潔能源相關技術和基礎設施等方面將有較好的投資機會。
內需股安踏體育(2020)收119.7元跌4.8%;李寧(2331)收89.25元跌3.1%;中國飛鶴(6186)收10.4元跌4.8%;教育股楓葉教育(1317)收0.64元跌11%。內房富力(2777)擬就7.25億美元下月到期票據延期半年,股價收3.6元,跌2.9%至13年低位。融創中國(1918)收11.84元跌4.2%;恆大物業(6666)收2.79元跌3.5%。電子煙股華寶國際(336)自250天線13.1元反彈,收15.86元升11.4%,早前配售約1.22億股,每股配售價17.88元。維持保守,可買入康師傅(322),息率5厘多,原材料價升,但有加價能力,股價穩步上升,可儲入。
12月16日(星期四)
美聯儲維持利率不變符預期,並宣布將每月縮減買債規模加大一倍至300億美元,預期提早至明年3月結束買債。美聯儲刪除了對於允許通脹超過長期2%目標一段時間錨定平均通脹水平的措辭,等於是暫時拋棄了平均通脹目標制。多數委員預計明年將加息三次,每次加息25個點子。周三美股強勢反彈,杜指急升383點收報35927點,納指急升327點收報15565點。 日元跌至114三周低,日本11月出口年率加快至20.5%,連升九個月,日經指數升606點收報29066點創約三周高。港股午後回升,恆指低見23155點一年低後,收漲54點至23475點,國指漲0.08%,恆生科技指數漲0.46%。
眾安在線(6060)升5.4%,公司首十一個月保費收入升27%。快手(1024)升3.4% 、雲音樂(9899)升2.9%及微博(9898)升3.5%。手機部件股比亞迪電子(285)及舜宇(2382)各升2%。
藥明生物(2269)股價回升11%至88.05元,公司公告,並不知悉任何可能對業務運營造成重大不利影響的監管制度的變動,董事會已議決動用購回授權,以不時在公開市場上以不超過5億美元總價格購回股份。小米集團(1810)宣佈在15日耗資5423萬港元回購301萬股,每股回購17.96-18.06元。股價昨日收18.12元,升0.6%。煤炭股袞州煤(1171)升24%至17.76元,國家發改委適時出台針對性措施,引導煤炭市場價格在合理區間運行,促進煤電價格通過市場化方式有效聯動,推動上下游協調高質量發展。清潔能源設備股,東方電氣(1072)升9%至14.5元。東岳(189)由今年9月28.5元跌至周三最低10.96元,升8.2%收報12.66元。
近期外資加速流入A股,12月已累計淨流入762億元,超過2019年12月的峰值。降準等穩增長政策,加上人民幣升值,吸引吸引國際資本流入。里昂對中資券商股最新評級及目標價,予中國銀河(6881)跑贏大市,目標價4.9元,昨日收4.46元升0.6%。華泰證券HTSC(6886)予買入評級,目標價16.2元,昨日收12.78元升1.1%,可低吸跟進。
12月17日(星期五)
恆指低開11點後跌幅擴大,曾跌316點低見23158點,全日跌282點收23192點,國指跌131點收8218點;恒生科技指數跌141點收5680點。
金易得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