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台自去年7月推出「國劇830」國劇時段以來,無論口碑與實際收視據說都有不俗成績。目前在港台電視31已有4-5段播國劇的時段,除了國劇830,還有晚上11時的國劇午夜場、早場及午間煲劇時段。平均每天接近6小時的國劇節目,在綜合台來說,已是一個很大的比例。
除了國劇,這個星期日晚上,港台電視31將會首播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獻禮片「1921」。這次是香港電視平台上的首播。電影去年在港上演時,出席的主禮嘉賓包括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中聯辦副主任譚鐵牛、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副特派員楊義瑞、政務司司長李家超、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律政司司長鄭若驊、國安公署局長鄧建偉等,可見影片的份量。今次能在免費電視平台播放,提供影片的寰亞傳媒集團主席林建岳曾表示,希望透過影片幫助香港社會、香港年輕人更好地了解中國共產黨,增加香港市民對「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的信心
《1921》是2021年上映的一部中國歷史電影,由中國共產黨上海市委員會宣傳部發起,上影集團、騰訊影業聯合出品,黃建新擔任監製兼導演,鄭大聖聯合導演,被列入中宣部、國家電影局重點項目及上海市首批重點文藝創作項目。影片於2020年7月1日在上海中共一大會址正式開機,11月5日殺青。全片圍繞「中共一大」這一歷史事件展開,集合了100名青年演員出演,呈現「百年百星」的陣容,於2021年7月1日在中國大陸正式上映。主要演員包括黃軒、倪妮、王仁君、劉昊然、陳坤、李晨等……都是當時得令的紅星。
Sebastian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服務警隊近37載的前「一哥」蕭澤頤,本月正式功成身退,告別他引以為傲的警務生涯。離別之時,蕭Sir接受《警聲》訪問時坦言,能有幸帶領全世界最卓越之一的執法隊伍,感無比自豪,更勉勵同袍要永懷保護市民初心,默默耕耘,努力做好警察工作,一起守衛好香港這個家。
蕭Sir接受《警聲》訪問,勉勵同袍要永懷保護市民初心,一起守衛好香港這個家。
自少鍾情警匪片的蕭Sir,深受同為警察的父親影響,立志長大後投身警隊,要儆惡懲奸、除暴安良,「爸爸以身教言傳的方式教會我很多事,令我終身受用。」在他心目中,父親工作勤奮、正直,是一位敬業樂業、充滿使命感的執法者。在耳濡目染下,蕭Sir大學畢業後就毅然投考警務督察。
擔任警務處處長期間,蕭Sir經常走訪前線,與市民近距離溝通,「大家的支持和信任,對於我們推展警政工作至關重要,所以我們要增加工作的透明度,讓市民清楚知道香港警隊是一支怎樣的隊伍」。
以人為本 重視前線聲音
蕭Sir認為要成為一位好警察,必須要明白同理心的力量 ,故他經常與同袍分享「將心比心」的處事方式,「例如你希望自己的家人如何獲得警察保護,那麼當你穿上制服站進崗位時,就會知道應該如何保護市民」。
蕭Sir又強調,自己不喜歡「一言堂」,故內部管理向來著重「以人為本」,尤其重視前線人員的想法和聲音,故他不時找機會與前線交流,讓大家感受到管理層重視他們的意見, 並從善如流,令他們對警隊的歸屬感自然增強。同時,他亦非常鼓勵不同階級的同袍勇於發表意見,「試想想,三萬個腦袋一齊出謀獻策,再難的事也能迎刃而解。而作為管理層,我們必須認真聆聽,要『貼地』並廣納意見,持續改進和優化,團隊才會不斷進步」。
蕭Sir認為無論對內對外都「將心比心」,拉近警隊與市民尤其青少年的距離。
拉近與市民距離 青少年罪案顯著下跌
眾所周知,蕭Sir很關心年輕人,認為他們是「社會的未來」,常呼籲社會各界應集各家之所長,共同為年青一代謀發展、創機遇,充分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協同效應。2020年,蕭Sir更牽頭成立工作小組推動警家校合作,提升青少年守法意識,並積極籌辦各類活動拉近警隊與青少年的關係,冀為青少年建構一個安全的學習環境。
從數據可見,警隊在這方面的努力成果。去年各類青少年罪案均顯著減少,以嚴重毒品案為例,青少年被捕數字由2021年的430人,回落到去年的129人,累計跌幅近70%,當中被捕學生跌幅尤為顯著,累計達76.9%。
警隊與市民和青少年的關係亦不斷拉近,2024年一項公眾意見調查顯示,年介乎18至29歲的青少年就警隊表現給予的分數,由2021年的38.91分,顯著上升至53.66分。
勉勵青少年在事業上投放心機 人生更精采
蕭Sir深信,只要用心去工作,市民包括年青一代是感受到,從而增強對警隊的信任;長久而言,整個社會都會得益。
蕭Sir的做人格言是「天道酬勤」,除努力工作外,他寄語同袍要從中尋找滿足感 ,「維護國家安全和保護市民生命財產,是每一位香港警察的使命,如果在工作中找到滿足感,會更加起勁及做得更好。」
最後,蕭Sir以16個字總結其警務生涯:「工作因拼搏而精采,人生因奮鬥而無憾。」更勉勵年青一代要努力學習、勤奮工作,「要在事業上投放心機,才會令人生更加精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