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戰疫,香港願付出多大的代價?

博客文章

戰疫,香港願付出多大的代價?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戰疫,香港願付出多大的代價?

2022年03月21日 13:37 最後更新:13:41

據香港衛生防護中心3月20日下午公佈,目前為止,香港第五波疫情累計超103萬人感染,5683例死亡,整體病死率0.55%。

這些數字有點冰冷,卻反映了香港在第五波疫情中,付出了相當大的代價。

沉痛之後,怎麼辦?

這兩天政府的記者會、醫療專家不斷發聲,各種解讀和信息很多,卻讓我們感到混亂。

不是聽不懂,而是到底香港一下步應該採取什麼抗疫策略?

特別是香港疫情仍然處於高位平行,形勢依然嚴峻,但一些雜音已經不絕於耳,由此香港出現了海灘人滿為患,商場街道也流動着抗疫疲態的人群。

第一,靠估的群體免疫會有代價

新冠疫苗臨床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共同召集人孔繁毅教授稱,本港有一半人曾確診新冠病毒,另一半人已完成疫苗接種,相信已出現群體免疫。

他建議,當確診數字回落,接種第二針的比率提高至九成,香港可逐步開放。這一說法讓市民有點喜出望外。

正在此時,世衛組織(WHO)卻有另一種分析。

該組織在分析亞洲和歐洲部分地區,為什麼會在上一周出現大規模新冠病毒病例激增,認為有3個主要原因。

        一是Omicron是傳播性最強的新冠變種,
        二是取消所有公共衛生防疫措施,
        三是有鼓吹
Omicron是最後一個受關注變體的假設信息。

受這三個原因的影響,與前一周相比,全球新增感染人數躍升了8%。

專家對專家,哪個判斷準確?

對於市民而言,面對現實最重要和必要,動員社會一切力量,按照中央專家組提出“三減少”的策略不變,無必要作那些未經科學證實的預測,干擾香港的抗疫大局,否則第五波未去,第六波又來,這個代價誰可承擔?

第二,錯過接種疫苗黃金期代價沉重

政府專家顧問袁國勇教授表示,在這一波疫情,香港死亡率高企的核心原因,是錯失了9個月的疫苗黃金接種期,老年人的接種率特別低,Omicron具更高的傳播力,在接種疫苗不足的老年人群引發重症危症,導致公共醫療服務崩潰。

客觀而言,Omicron病毒不是在香港首次發現,在這之前的一個多月,新加坡和英國快速攀升的疫情,已向各國和地區發出了預警,但香港沒有任何反應,更沒有做出最壞打算的預案,以至疫情擴散進入社區,醫療系統癱瘓,被迫改變策略,把抗疫焦點轉向為“減死亡、減重症、減感染”,目的是為加緊挽救生命。

簡言之,香港有遇上接種疫苗黃金期,但沒有抓住黃金期,鑄成了今天的代價。

世事沒有後悔藥。

香港是一個文明社會,為什麼對老年人的接種,無論是疫苗推廣、科學普及都遠遠不及其他地區,說到底還是一個抗疫策略和思路問題。

戰勝疫情,有兩個必要條件,

        一是研發了特效藥,
        二是建立了全社會的群體免疫。

在當前特效藥並未出現之時,接種疫苗就成為了首要條件。

我奇怪,這麼淺顯的道理,為什麼未能成為社會共識?

一是策略制定者缺乏基本的清晰思路,二是社會對政府的信任度出現了重大危機。儘管如此,社會還應尊重科學,儘量減低生命的代價。

 

第三,全民檢測付出巨大資源,代價是值得的

政府專家顧問袁國勇教授表示,香港是否應進行強制性全民檢測,取決於後勤工作是否已準備就緒及對密切接觸者追蹤能力是否能應對。

他認為如此大規模、昂貴的全民檢測,若在短期內引發了另一波疫情,勢將令過去兩年艱苦抗疫、極度抗疫疲勞的的市民大失所望。

袁教授此言提醒政府要完善好各項準備工作,不要全功盡棄,這是忠言逆耳,政府值得重視。

第五波最深刻的教訓,是完全沒有防疫預案,更沒有足夠的思想準備、物資準備、人力準備,所以一擊即潰。

但無論如何困難,都不能回避全民檢測,這是用最小的代價實現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上海2000萬常住人口,遠比香港組織這項工作要困難,但上海採取了網格化強制性檢測,找出了幾百個無症狀感染者,做到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相信上海會比香港更快實現“動態清零”。

這是上海願意付出的社會代價,香港是否可以借鑒?

第四,如何看待香港“開放”限制的代價?

有商界朋友提出,希望政府放寬防疫,香港屬自由及外向型經濟,難以靠天然資源發展,若不對外開放,部分金融及資訊科技公司因防疫措施過於嚴謹,已選擇暫時撤出香港。

我也從事商業貿易,認同香港不可能無限期地封閉邊境,過去兩年的防疫措施,的確令到企業貿易受到阻礙,甚至是停擺。

商界付出的代價,的確是痛苦的,但與生命的代價相比,很難讓我們還有其它選擇。

由於香港一直沒有做全民檢測,到底感染了多少人只是靠數學模型在估算,這些資料可作參考,而不能作為政策的結論。

在當前仍處於疫情高位平行時,我們與其呼籲開放,不如大家聚焦如何將疫苗接種率提高到99%,特別是易感人群,要有更大的力度加強疫苗接種,將錯過了的黃金接種期,重新追上。

與此同時,中央支援香港9億元價值的物資,陸續分批到達,僅由一兩個抗疫“連線”、“聯盟”,人手遠遠不足,政府應將自身的機器發動起來,通過民政事務網路,直接派發抗疫醫療物資包,將中央的溫暖入屋、入民心。

作者:

周春玲,全國政協委員,香港高昇基金董事




簡思智庫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香港施政的“改變”與“改革”

2024年10月21日 15:35 最後更新:15:43

作者:周春玲,全國政協委員,高昇基金執行主席

上周,李家超發表任內第三份施政報告,篇幅較長,既有推動這個城市面向國際的宏偉構想,也有對劏房設定8平方米的最低標準。

其中有不少新亮點,包括:打造香港成國際黃金交易市場、國際醫療創新樞紐,建立大宗商品交易生態圈、設海運港口發展局推動高增值海運,設百億基金推動創科產業等。

大家最期望“改革”,都想從中尋找各自想像的“改革”藍圖。

我仔細閱讀了全文,的確提出了一些改革的想法,但不少仍屬於“改變”的措施。

無論如何,“變”總比不變要進步。

“改革”一詞,對於內地人耳熟能詳;對於凡事講法的香港,的確需要仔細斟詳。

日前,中央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對“變”的說法,有更具體的表述,即“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

換言之,要改革,先厘清有哪些需要改,要精准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要評估,改革會帶來哪些影響,以科學、穩步、有序地推進;要擔當,面對當前存在的阻力,主動地推動社會踏上改革之路。

改革是為了推動經濟社會發展。

香港面臨經濟轉型,創科必定扮演著重要角色。

施政報告在創科方向著墨不少,已宣佈以100億元設立“創科產業引導基金”,以公幣引導市場資金投資指定策略新興及未來產業。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長孫東指,相關政策屬“重大思路變化”。

或許這也是政府決心“改革”的一個標誌,目的是吸引更多社會資本與政府一同投資“具戰略意義的策略發展產業”,期望透過母基金未來5至10年內“彙聚過千億元資金”,投入香港創科產業。

香港的幾所大學在世界排名較前,科研力量雄厚,但長期擱置於金字塔中,未有釋放這股科研能量轉化為先進產業,面對香港未來5至10年的經濟轉型關鍵期,政府將“資金”用於在未來的產業發展上,發揮“打通最後一公里”的關鍵作用十分重要。

當然,政府反復強調,這只是一隻母基金,創科過程不能單靠政府投入,未來會按不同產業板塊設若幹個子基金,並要吸引市場上的專業投資經紀人參與子基金運作,再透過他們運作及籌措資金,包括投資具體項目,將“杠杆效應”進一步放大。

設立“引導基金”,內地、新加坡、美國及瑞士等地已有先例。

據政府掌握,截至去年內地共有2086個政府引導基金,初期引導資金規模為12.19億元人民幣,政府樂觀預計可“撬動”數十倍市場資金。

若這一案例在香港複製成功,將可為創科注入新動力。

搞創科,資金固然重要,但人才是成功的關鍵。

施政報告稱,要讓頂尖人才來港,關鍵在香港要提供舞臺讓他們充分發揮。

相關局長表示,政府正建立生命健康研發院,各校正準備計畫書,其中重要指標為是否吸引到世界頂尖人才。

創科局亦將向立法會提交文件,建議設“前沿科技研究支援計畫”,冀助大學在全球招收最好的人才。
這份決心,是令人鼓舞的。

資金、人才想通了,下一步就是創科平台。

特首李家超用了不少篇幅,就如何規劃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加快深圳河兩岸兩個科技園區的協同發展提出不少落實措施。

按照港深兩地政府的規劃,未來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占地87.7公頃,分兩期發展,將專注發展六大產業,包括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慧與資料科學、新能源、新材料、微電子及機械人。

香港實施“一國兩制”,與深圳必然有差異,這種差異對於兩個園區內的公司及研究機構會構成何種約束及障礙,特區政府與內地正商討創新邊境管理方式。

據聞,或會採取“白名單制”,容許兩個科技園區的特定工作人員經登記後,即可透過人面識別或電子卡等方式,自由進出兩個科技園區。

除了人員流動,也將與內地加快採取措施拆牆鬆綁,促進物資、資金及資訊過河流通。如何儘快可以起動,仍需要兩地政府加把勁。

李家超和他的管治團隊對振興經濟、推動創科、改善民生的決心及努力,尤其是今年施政報告提出在金融科技和航空樞紐展現的規劃等,市民是肯定的。

在治理層面,政府又成立若干跨部門工作小組,雖有點架床疊屋的官僚做法,可能因為改革之路不易行,需要集中力量處理複雜的社會問題,但效率如何?政府需要不斷檢討。

不可否認,施政報告除了立志要加快香港以創科帶動經濟轉型的決心,我們也看到政府著眼解決長期困擾市民的住房問題,兼顧了各方利益和需求,四平八穩。

下一步,需要的是政府精准佈局,確保提出的措施可行、可見成效、可惠及市民福祉。

這才是從“改變”到“改革”,再由“改革”轉化為社會進步的“改變”之目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