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香港衛生防護中心3月20日下午公佈,目前為止,香港第五波疫情累計超103萬人感染,5683例死亡,整體病死率0.55%。
這些數字有點冰冷,卻反映了香港在第五波疫情中,付出了相當大的代價。
沉痛之後,怎麼辦?
這兩天政府的記者會、醫療專家不斷發聲,各種解讀和信息很多,卻讓我們感到混亂。
不是聽不懂,而是到底香港一下步應該採取什麼抗疫策略?
特別是香港疫情仍然處於高位平行,形勢依然嚴峻,但一些雜音已經不絕於耳,由此香港出現了海灘人滿為患,商場街道也流動着抗疫疲態的人群。
第一,靠估的群體免疫會有代價
新冠疫苗臨床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共同召集人孔繁毅教授稱,本港有一半人曾確診新冠病毒,另一半人已完成疫苗接種,相信已出現群體免疫。
他建議,當確診數字回落,接種第二針的比率提高至九成,香港可逐步開放。這一說法讓市民有點喜出望外。
正在此時,世衛組織(WHO)卻有另一種分析。
該組織在分析亞洲和歐洲部分地區,為什麼會在上一周出現大規模新冠病毒病例激增,認為有3個主要原因。
一是Omicron是傳播性最強的新冠變種,
二是取消所有公共衛生防疫措施,
三是有鼓吹Omicron是最後一個受關注變體的假設信息。
受這三個原因的影響,與前一周相比,全球新增感染人數躍升了8%。
專家對專家,哪個判斷準確?
對於市民而言,面對現實最重要和必要,動員社會一切力量,按照中央專家組提出“三減少”的策略不變,無必要作那些未經科學證實的預測,干擾香港的抗疫大局,否則第五波未去,第六波又來,這個代價誰可承擔?
第二,錯過接種疫苗黃金期代價沉重
政府專家顧問袁國勇教授表示,在這一波疫情,香港死亡率高企的核心原因,是錯失了9個月的疫苗黃金接種期,老年人的接種率特別低,Omicron具更高的傳播力,在接種疫苗不足的老年人群引發重症危症,導致公共醫療服務崩潰。
客觀而言,Omicron病毒不是在香港首次發現,在這之前的一個多月,新加坡和英國快速攀升的疫情,已向各國和地區發出了預警,但香港沒有任何反應,更沒有做出最壞打算的預案,以至疫情擴散進入社區,醫療系統癱瘓,被迫改變策略,把抗疫焦點轉向為“減死亡、減重症、減感染”,目的是為加緊挽救生命。
簡言之,香港有遇上接種疫苗黃金期,但沒有抓住黃金期,鑄成了今天的代價。
世事沒有後悔藥。
香港是一個文明社會,為什麼對老年人的接種,無論是疫苗推廣、科學普及都遠遠不及其他地區,說到底還是一個抗疫策略和思路問題。
戰勝疫情,有兩個必要條件,
一是研發了特效藥,
二是建立了全社會的群體免疫。
在當前特效藥並未出現之時,接種疫苗就成為了首要條件。
我奇怪,這麼淺顯的道理,為什麼未能成為社會共識?
一是策略制定者缺乏基本的清晰思路,二是社會對政府的信任度出現了重大危機。儘管如此,社會還應尊重科學,儘量減低生命的代價。
第三,全民檢測付出巨大資源,代價是值得的
政府專家顧問袁國勇教授表示,香港是否應進行強制性全民檢測,取決於後勤工作是否已準備就緒及對密切接觸者追蹤能力是否能應對。
他認為如此大規模、昂貴的全民檢測,若在短期內引發了另一波疫情,勢將令過去兩年艱苦抗疫、極度抗疫疲勞的的市民大失所望。
袁教授此言提醒政府要完善好各項準備工作,不要全功盡棄,這是忠言逆耳,政府值得重視。
第五波最深刻的教訓,是完全沒有防疫預案,更沒有足夠的思想準備、物資準備、人力準備,所以一擊即潰。
但無論如何困難,都不能回避全民檢測,這是用最小的代價實現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上海2000萬常住人口,遠比香港組織這項工作要困難,但上海採取了網格化強制性檢測,找出了幾百個無症狀感染者,做到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相信上海會比香港更快實現“動態清零”。
這是上海願意付出的社會代價,香港是否可以借鑒?
第四,如何看待香港“開放”限制的代價?
有商界朋友提出,希望政府放寬防疫,香港屬自由及外向型經濟,難以靠天然資源發展,若不對外開放,部分金融及資訊科技公司因防疫措施過於嚴謹,已選擇暫時撤出香港。
我也從事商業貿易,認同香港不可能無限期地封閉邊境,過去兩年的防疫措施,的確令到企業貿易受到阻礙,甚至是停擺。
商界付出的代價,的確是痛苦的,但與生命的代價相比,很難讓我們還有其它選擇。
由於香港一直沒有做全民檢測,到底感染了多少人只是靠數學模型在估算,這些資料可作參考,而不能作為政策的結論。
在當前仍處於疫情高位平行時,我們與其呼籲開放,不如大家聚焦如何將疫苗接種率提高到99%,特別是易感人群,要有更大的力度加強疫苗接種,將錯過了的黃金接種期,重新追上。
與此同時,中央支援香港9億元價值的物資,陸續分批到達,僅由一兩個抗疫“連線”、“聯盟”,人手遠遠不足,政府應將自身的機器發動起來,通過民政事務網路,直接派發抗疫醫療物資包,將中央的溫暖入屋、入民心。
作者:
周春玲,全國政協委員,香港高昇基金董事
簡思智庫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