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內媒:女王逝世後,英國的最大危機來了!

博客文章

內媒:女王逝世後,英國的最大危機來了!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內媒:女王逝世後,英國的最大危機來了!

2022年09月09日 13:10 最後更新:13:25

當地時間9月8日下午,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在蘇格蘭巴爾莫勒爾城堡逝世,享年96歲。由73歲的長子、王儲查理斯繼位,成為國王查理斯三世。

英女王逝世,全國深切哀悼。

英女王逝世,全國深切哀悼。

英女王的去世意味著一個時代的落幕,也給未來的英國帶來了很多不確定性。

新華社旗下微信公眾號「牛彈琴」撰文指出:女王逝世後,英國的最大危機來了!以下為文章全文:

英國真正的危機來了。

我總認為,當下的英國,至少有三重危機。

第一重,首相危機。

約翰遜是醜聞下台的,新上任的卓慧思,是保守黨黨內私相授受,但英國老百姓,大部分不看好。民調顯示,52%的英國人就認為,卓慧思將是一個糟糕甚至非常糟糕的首相。

第二重,民生危機。

通脹超過了10%,英國人的不滿情緒,據說已經達到了幾十年來的頂點,他們剛剛經歷了一個「不滿的夏天」,接下來還有「寒冷的冬天」,面臨「吃飯還是取暖」的艱難選擇。

第三重,王室危機。

「倫敦橋塌了」,德高望重的英國女王伊利沙伯二世去世,享年96歲。查爾斯繼任成為英國國王。但查爾斯再怎麼深的王儲資歷,都無法和在位70年的女王相比,這對英國和英聯邦來說,既是一次重大政治危機,更是一個巨大的精神危機。

這三重危機中,民生是最大的政治,首相是政治的關鍵,但女王逝世的衝擊波,應該是當下英國最大的危機。

雖然女王只是名義上的國家元首,但在位70年的經歷,早已讓她超越了一個像征性的領導人。用英國新首相卓慧思的話說,她是現代英國的基石。

英國女王9月6日在蘇格蘭巴摩拉城堡任命新首相卓慧思。

英國女王9月6日在蘇格蘭巴摩拉城堡任命新首相卓慧思。

要知道,1952年,伊利沙伯二世登基時,英國首相還是丘吉爾;她去世前兩日,剛剛又任命了卓慧思。在位整整70年,見證了15位英國首相、14位美國總統,她不僅僅是世界上在位時間最長、年齡最高的國家元首,她確實是維繫整個英國和英聯邦團結的關鍵所在。

但現在女王沒有了。女王之後,英國不再是原來的英國,英聯邦也肯定不再是原來的英聯邦了。

以英聯邦的重要國家澳大利亞為例,今年女王登基70周年慶典期間,澳大利亞總督戴維·赫爾利就說,澳民眾給予伊利沙伯二世很多「情感支持」,但女王去世後,情況可能發生變化。「我認為現在人們都在關注女王,但等她離開、去世後,繼任者出現,澳大利亞將對此展開新的討論。」

澳大利亞政府高級官員希索維特(Matt Thistlethwaite)則表示,是時候開始討論澳大利亞成為共和國了。

用他的話說,女王確實是了不起的君主,是英聯邦的領袖,「但隨著她的統治走向黃昏,我認為澳大利亞人很自然地開始問自己,澳大利亞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我們想要查理國王嗎?還是我們足夠成熟、足夠獨立,可以任命自己人做國家元首?」

女王或許也有所預感,很意味深長的一點是,她的去世地點,不是英格蘭的白金漢宮、溫莎城堡,而是蘇格蘭的巴爾莫勒爾城堡。

事實上,當年蘇格蘭獨立公投之所以失敗,女王發揮了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英國,又走到新的十字路口,蘇格蘭在鬧獨立,北愛爾蘭麻煩不斷,不排除威爾士也加以效仿。沒有了女王這個慈祥的老奶奶,英國國內的分離傾向,肯定會進一步加劇。

記得當年脫歐時,很多英國人擔心,考慮到蘇格蘭不同意脫歐,那接下來,就可能是蘇格蘭獨立,然後就是北愛爾蘭變成愛爾蘭一部分……

這個昔日擁有全球最廣闊土地的日不落帝國,就像俄羅斯套娃一樣,一層層蛻皮,最終回到英倫三島,隨著女王最終的離去,三島,未來很可能也是夢想了。

內媒認為女王逝世後,英國的最大危機來了。

內媒認為女王逝世後,英國的最大危機來了。

一個國家,強盛時四海歸心;但走向沒落,總是內部先分崩離析。

這或許也印證了中國的那句老話: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這個世界,很多事情,不都是自己折騰出來的嗎?

1952年,25歲的伊利沙伯二世登基成為英國女王時,英國首相還是丘吉爾,美國總統是杜魯門,蘇聯領導人是斯大林,70年間,她見證了太多的叱吒風雲,見證了英國的一步步蛻變,也見證了自己的逐漸老去……

這是自然規律,誰也阻擋不了。

時間,才是最無情的敵人;時間,會見證一切的。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自拜登政府上台以來,遏制中國芯片産業發展一直是其政策重點之一。據《華爾街日報》12月22日報道,如今距離卸任只剩幾周的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稱,美國試圖限制中國獲得先進半導體技術的努力並沒有阻礙中國的進步,在芯片競賽中「試圖阻撓中國是『白費工夫』(a fool's errand)」。

《華爾街日報》報道截圖

《華爾街日報》報道截圖

當然,雷蒙多說出這番話是替拜登任內出台的《芯片與科學法案》「賺吆喝」。該法案提出在半導體製造、研發和勞動力等方面投資近530億美元,鼓勵半導體産業到美國投資。《華爾街日報》說,雷蒙多在訪談中表示,聯邦政府對美國國內創新的資金支持「比出口管制更重要」。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AP資料圖片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AP資料圖片

報道稱,雷蒙多認為,努力將中國排除在「敏感技術」之外仍然很重要,但對華半導體出口管制只不過使中國向全球技術主導地位邁進的步伐「减速」而已。「打敗中國的唯一方法就是走在他們前面。」她說,「我們必須跑得更快,在創新方面超越他們,這才是制勝之道。」

這並非雷蒙多首次提出這種論調。去年2月,雷蒙多在美國喬治城大學做演講時,就公開闡述過拜登政府應對半導體領域中國競爭的「兩套戰略」。

據美媒當時報道,當被問及《芯片與科學法案》以及美國對中國實施的出口管制如何影響中美關係時,雷蒙多說:「當我考慮我們與中國的競爭時,有一個進攻戰略和一個防禦戰略。防禦戰略就是出口管制,不讓中國獲得我們的超高端技術;但進攻性戰略更重要,這就是投資美國。」

美國總統拜登將《芯片與科學法案》視為其重要的政治遺産。《華爾街日報》提到,本月早些時候,民主黨人拜登自誇其《芯片與科學法案》及相關立法是「羅斯福新政以來對美國最重大的投資」。

然而,鑒於共和黨前總統特朗普明年1月就將重返白宮,拜登政府的芯片産業政策前途難料。今年10月,特朗普曾批評《芯片與科學法案》「實在糟糕」。他反對通過補貼政策鼓勵半導體企業建廠,認為這吸引到的都不是「好公司」。相反,他建議徵收高額關稅,迫使企業「自願」回流美國。

特朗普還提議,加速對投資額超過10億美元的企業項目的審批,包括豁免相關環境審查程序等,鼓勵企業投資。據悉,這有望促成軟銀一筆價值1000億美元、與人工智能(AI)等前沿技術領域相關的投資在美落地。

對此,雷蒙多承認,拜登政府的一些監管措施阻礙了美國的競爭力,但她也反駁稱,像特朗普這樣「給公司一張空白支票,讓他們為所欲為」,是「一個巨大的錯誤」。

不過,在美媒看來,《芯片與科學法案》的實施確實面臨挑戰。
《華爾街日報》指出,法案的大部分資金被分配給了大型芯片製造商,如英特爾獲得了近80億美元的聯邦補助,但這個美國半導體巨頭在追趕外國競爭對手方面表現不佳。今年8月,英特爾宣布裁員15%,並將暫停向股東派發股息,這是英特爾有史以來最大規模裁員。在連續多個季度業績不佳後,公司CEO格爾辛格本月早些時候被迫離職。

此外,分析人士也質疑,《芯片與科學法案》是否過度重視芯片製造,而對研發投入不足。美國塔夫茨大學弗萊徹學院教授、《芯片戰爭》一書的作者克里斯•米勒(Chris Miller)指出,《芯片與科學法案》劃撥資金的80%都是建廠補貼,這種「不平衡」多少有些「令人失望」。

2022年10月和2023年10月,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先後出台出口管制措施,針對中國先進芯片和相關製造設備的進口,意在全面加强打壓中國半導體行業的先進制程能力。本月2日,BIS又新增136家中國實體和4家中國實體海外子公司至「實體清單」,管制範圍同樣聚焦在先進AI領域相關芯片和所需設備。
對此,中國也對美國出台了半導體相關的原材料管制措施。12月3日,中方决定加强有關兩用物項對美國出口管制,包括:禁止兩用物項對美國軍事用戶或軍事用途出口;原則上不予許可鎵、鍺、銻、超硬材料相關兩用物項對美國出口;對石墨兩用物項對美國出口,實施更嚴格的最終用戶和最終用途審查。

在3日的例行發布會上,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應詢表示,中方此舉是為了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擴散等國際義務,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口管制法》等法律規定作出相關决定。

發言人提到,近年來,美方泛化國家安全概念,將經貿科技問題政治化、武器化,濫用出口管制措施,無端限制有關産品對華出口,並將多家中國企業列入制裁清單進行打壓遏制,嚴重破壞國際貿易規則,嚴重損害企業正當合法權益,嚴重破壞全球産業鏈供應鏈穩定。

「中國政府堅定不移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堅决反對任何泛化國家安全概念的錯誤做法。中方願與有關國家和地區加强出口管制領域對話,共同促進全球産業鏈供應鏈的安全與穩定。」發言人說。

彭博社當時指出,作為數十種關鍵礦産的全球最大供應國,中國擴大出口管制將對美國相關行業造成嚴重影響。更引發這家美媒關注的是,這是中國首次複製美西方此前慣用的「治外法權」,將出口管制延伸至中國境內外的公司,將中國産品或含有中國零部件的産品納入制裁範圍。

「中國在對美國發起反制方面一向比較行動緩慢或謹慎,但現在似乎很明顯的是,中國開始放開手脚了。」總部位於北京的策緯諮詢公司(Trivium China)副總監湯姆•努尼斯特分析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助理教授駱明輝說:「這表明……在芯片方面,中國可以打出一些牌來打擊美國。」

美國知名經濟學家、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斯蒂芬•羅奇則投書英國《金融時報》指出,中方的反制措施「是一次外科手術式打擊」,「將對美國的關鍵産業産生重要的戰略影響」。他警告即將上任的特朗普政府應謹慎决策,因為「中國手裏還有很多『王牌』(trump cards)」。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