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是前大埔區議員、大埔青年協會會長

北部都會區及交椅洲人工島可說是未來香港的策略發展據點,但前者發展廣泛受社會不同界別人士支持,相反後者因成本及環保問題引起不爭議。毫無疑問,地區規劃須配合國家發展大局及考慮成本效益,無疑北部都會區明顯更為優勝。

發展北部都會區能重塑北區土地使用規劃,並為香港注入新的經濟發展動力,建立「南金融,北創科」。目標是5 年內為所有發展項目啟動收地程序,10 年內完成平整新發展土地和落成新增單位各四成。區內將採用較高地積比率,住宅用地會以最高地積比率6.5 倍為指引,商業用地則為9.5 倍。

北部都會區西邊以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為重心,藉毗鄰前海的地利成為核心商業區;中部以新田科技城為核心,聚集創科企業,與一河之隔的深圳創科產業集中地產生協同效應,成為多元創新試點,新界北新市鎮的現代產業發展也可與深圳互相配合;東邊坐擁豐富自然和旅遊資源,可供兩地發展康樂和旅遊。

發展北都會憑地理優勢,可加強粵港澳大灣區更深層次更全面的合作,使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發揮香港的獨特作用,以達至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給予香港的目標定位,特別是國際創科中心。計劃難怪獲得特首李家超高度重視,更成立專責發展部門,制訂具體計劃和行動綱領。

至於另一個較受爭議的交椅洲人工島,現在仍有不少地方值得商榷。根據政府文件,島上將建設19 萬至21 萬個住宅單位,可容納50 萬至55 萬人。而這些住宅的70% 是公營房屋,30% 為私人住宅。顯而島上的居民以公屋居民為主。與此同時,人工島規劃了一個傳統模式的大型核心商業區(CBD),用以推動香港國際金融、貿易中心及法律服務樞紐的發展。島上的就業結構,與公屋住戶為主的居民結構明顯錯配,島上的大量基層要到島外找工作,而島上CBD 中的大量白領,每日要通勤來島上返工。而島上CBD 中的大量白領,亦要長途長途跋涉到島上上班,對島上對外交通構成壓力,亦對經常往返內地工幹的人士不便。

再者,交椅洲人工島建造成本高達5800億元,政府雖然估算賣地的收益有7500億元,但一直被指估算過於樂觀,特別是本港人口增長放緩及香港經濟持續疲弱。項目一旦出現入不敷支,這將令政府百上加斤。

政府預計2022/23年度財赤高達1398億元,政府應重新評估各項工程是否需要縮減,以確保公共財政穩健。




正義之聲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