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指,行政會議2日通過區議會改革方案,建議採取「直選、間選、委任」混合模式,議席共約470個,其中直選議席保留約兩成,僅88席,並首次引入間選制度,由俗稱「三會」的分區委員會、地區撲滅罪行及防火委員會的委員投票產生,同時恢復委任制,間選及委任議席各佔四成。
特首李家超。
區議會改革方案出爐。資料圖片
提名門檻方面,據悉參選人除需要當區選民提名,亦需由「三會」委員合共9個提名,並加入資格審查制度。政府將向立法會提出修例,通過後預計於11底至12月初舉行改選。
區議會。資料圖片
消息指,18區民政事務專員會擔任區議會主席,成為地區「小特首」,親自帶領區議會處理民生事務。對於區議會民選成份大減,消息人士指,區議會是非政權性組織,要根據《基本法》回復其諮詢功能,不能以直選議席多寡衡量認受性。
區議會選舉預計於11月底或12月初舉行。資料圖片
區議會選舉預計於11月底或12月初舉行。資料圖片
第七屆區議會運作超過1年,根據區議員履職監察制度指引,區議員需要每年向區議會主席提交工作報告,闡述該年度的工作重點。
資料圖片
民建聯觀塘區議員柯創盛說,完善地區治理後的區議會,過去1年運作暢順,以往沒有系統作工作報告,今次可讓議員有計劃、有組織,詳列工作,檢視有無遺漏,並為將來工作做好鋪墊。
柯盛創FB
他表示,工作報告是日常工作範疇,包括接觸市民、與政府部門互動、舉辦活動等,形容準備報告時得心應手。曾任觀塘區議會主席的柯創盛說在新制度下,向身兼區議會主席的民政事務專員交報告,完全沒有壓力,自己以往與政府互動時,不太懂拿捏部門想法,認為對方令現時的行政工作更暢順。
柯盛創FB
柯創盛認為在行政主導及愛國者治港原則下,區議會回復正軌、撥亂反正,議員聚焦在民生事件,並兼顧各方面工作,但認為未來在政策研究,以及與部門互動方面要繼續加強。
對於工作報告須存放在區議會秘書處供市民查閲。柯創盛認為隨著社會對議員的關注,向市民問責是必須,今次做法合適,亦是好事,有助議員互相監督,亦讓市民更了解議員工作。他不認為有關安排是被動,因為市民關心議員工作未必要靠工作報告,很多時可直接到辦事處表達意見及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