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君晋、卓亦謙及吳煒倫同時入圍「最佳導演」及「新晉導演獎」。
年度國際華語影壇盛事「第四十二屆香港電影金像奬」將於4月14日假香港文化中心舉行,主辦機構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大會)今日(3月21日)發放榮獲提名本屆「最佳導演」及「新晉導演獎」候選人的獨立造型照。
莊文強(金手指 The Goldfinger)
鄭保瑞(命案)
本屆金像奬入圍「最佳電影」包括《白日之下》、《年少日記》、《命案》、《金手指》及《毒舌大狀》,五部佳作的導演——《白日之下》的簡君晋、《年少日記》的卓亦謙、《命案》的鄭保瑞、《金手指》的莊文強及《毒舌大狀》的吳煒倫(次序依照提名名單排列)同獲提名「最佳導演」,簡君晋、卓亦謙及吳煒倫更同時入圍本屆「新晉導演獎」,將與執導《但願人長久》的祝紫嫣及執導《第八個嫌疑人》的李子俊競逐此項殊榮。
簡君晋自編自導的《白日之下》獲得本屆十六項金像獎提名,為各片之冠。此片改編自真人真事,經歷五年時間籌備及拍攝,將香港殘疾院舍監管問題與院友的非人生活呈現大銀幕。簡君晋除角逐「最佳導演」及「新晉導演」外,亦與此片的編劇拍檔唐翠萍及李卓風一起候選「最佳編劇」。
簡君晋 (白日之下)
吳煒倫(毒舌大狀)
緊隨《白日之下》獲得本屆十二項金像獎提名的《年少日記》,導演卓亦謙以親身經歷友人的輕生事件,透過電影探討家庭生活壓迫和學生自殺等問題。他首執導演筒即憑藉此片在去年的台灣「金馬獎」捧回「最佳新導演」及「觀眾票選最佳影片」兩個獎座,再於剛舉行完畢的「第17屆亞洲電影大獎」和「2023年度香港電影導演會年度大獎」獲頒「最佳新導演」殊榮,連環獲獎為他角逐金像獎「最佳導演」及「新晉導演」打下強心針。卓亦謙在本屆亦同時獲提名「最佳編劇」,以及與剪接師陳曉進一起候選「最佳剪接」,個人合共獲得四項提名,是本屆候選者中之最。
卓亦謙(年少日記)
吳煒倫同樣是首次執導便成為金像獎「雙料導演」候選人,本屆他同時入圍「最佳編劇」,個人共獲三項提名。他多年來以編劇身份參與電影創作,晉升導演後首部作品為自編自導的《毒舌大狀》。此片甫上畫即大收旺場,累計逾億港元收入,是香港電影史上首部突破億萬票房的港產鉅片。
相對於幾位新晉導演在金像奬初試啼聲,金像奬常客莊文強在過去二十屆已榮獲「新晉導演」及「最佳導演」獎各一次,並且三次取走「最佳編劇」獎座,成績斐然。今屆他憑有十二項提名、改編自八十年代最轟動貪污詐騙案的三億五千萬港元鉅製《金手指》第五度提名「最佳導演」及第十次角逐「最佳編劇」獎,聲勢奪人。
李子俊(第八個嫌疑人)
祝子嫣(但願人長久)
鄭保瑞以集合懸疑、驚悚及警匪元素的作品《命案》榮獲提名「最佳導演」,他在剛舉行的「2023年度香港電影導演會年度大獎」憑本片獲業界同行肯定頒發「最佳導演」獎,鄭保瑞如能在今屆金像奬再下一城,將會是他繼入圍第三十二屆及第四十屆金像獎後首度獲封為「最佳導演」。
「第四十二屆香港電影金像奬」獲得各大機構鼎力支持及贊助,包括:資助機構「創意香港」及「電影發展基金」、場地贊助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大會指定電視台及電視製作伙伴香港電視娛樂有限公司ViuTV及MakerVille、耀目贊助溥儀眼鏡、盛饌支持foodpanda香港、大會指定啤酒贊助藍妹啤酒、大會指定珠寶贊助周大福珠寶、大會指定禮賓車BMW、大會指定銀行贊助滙豐,以及商品合作伙伴agnès b. 及Moleskine、酒店伙伴香港麗晶酒店、媒體伙伴ELLE Hong Kong,Esquire Hong Kong 及Style by SCMP、髮型設計伙伴Good Hair Day、化妝伙伴Guerlain及廣告伙伴 CVISION。
「第四十三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將於2025年4月27日(星期日)假香港文化中心舉行,當晚將揭曉並頒發「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男、女配角」等十九個獎項。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今天(3月31日)發布本屆紀念特刊中「最佳導演」及「新晉導演」候選人的造型照。
「最佳導演」候選人翁子光
「最佳導演」候選人區焯文
入圍本屆「最佳導演」及「新晉導演」最後五強的導演共有十三位,包括六位「最佳導演」候選人及七位「新晉導演」候選人,陣容鼎盛。榮獲提名「最佳導演」的有(按大會提名名單排序)鄭保瑞(《九龍城寨之圍城》)、聯合導演翁子光及區焯文(《爸爸》)、黃修平(《看我今天怎麼說》)、陳茂賢(《破。地獄》)及楊曜愷(《從今以後》),他們的作品均入圍競逐本屆「最佳電影」殊榮。
金像獎本屆開放「新晉導演」獎項的參選資格予聯合執導的新導演,五個候選名額共有七位新晉導演入圍競逐,包括(按大會提名名單排序)執導奇幻愛情片《久別重逢》的梁禮彥、浪漫喜劇《我談的那場戀愛》的何妙祺、動作劇情片《武替道》的孿生兄弟導演梁冠堯及梁冠舜、紀錄片《香港四徑大步走》的Robin Lee以及劇情片《得寵先生》兩位聯合導演李志偉與何英毅。
「最佳導演」候選人陳茂賢
「最佳導演」候選人黃修平
在七位「新晉導演」候選人當中,何妙祺和Robin Lee均獲得多過一項提名:何妙祺與資深編劇陳慶嘉憑《我》片同時入圍「最佳編劇」,以及與梁栢堅憑共同填詞的本片主題曲「筆友」入圍「最佳原創電影歌曲」候選名單,個人共獲得三項提名,為本屆金像獎中獲得最多提名的導演。另一方面,Robin Lee則獲得兩項提名,除「新晉導演」外,他亦憑藉《香》片角逐「最佳剪接」獎項。
「最佳導演」候選人楊曜愷
「最佳導演」候選人鄭保瑞
去屆金像獎「最佳導演」鄭保瑞本屆以武打動作片《九龍城寨之圍城》重現八十年代九龍城寨「三不管」地帶黑幫經營非法勾當、互爭地盤的情境,連場武打激鬥場面引人入勝。此片不但創造過億港元票房收入,並獲本屆金像獎十四項提名,更曾入選去年第七十七屆法國康城影展「午夜展映」單元,以及代表香港角逐第九十七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國際影片」獎項,蜚聲國際。
聯合執導《爸爸》的翁子光及區焯文將十多年前轟動一時的少年弒母殺妹案件改編成為電影,探討事件中的父親在親兒殺死妻女家破人亡之後,如何面對與兒子的親仇關係。區焯文首度晉身「最佳導演」候選行列,而翁子光則是繼第三十五屆金像獎後再次角逐「金像導演」殊榮,並憑本片獲得本屆「最佳編劇」提名。
黃修平是第三十三屆金像獎「新晉導演」得主,十年後憑《看我今天怎麼說》獲「最佳導演」提名。此片講述三位聾人主角從童年到步入社會的生活與挑戰,是他經過五年資料搜集後、深入了解聾人社群及文化的心血之作。
「新晉導演」候選人梁冠堯及梁冠舜
「新晉導演」候選人何妙祺
「新晉導演」候選人何英毅
「新晉導演」候選人李志偉
陳茂賢首次角逐「最佳導演」榮銜,其自編自導的作品《破。地獄》成為香港歷史上最賣座及最多入場人次的港產片。該片以香港殯儀業為題材,透過道教喪禮法事「破地獄」探討人際關係與生死議題。除了陳茂賢個人獲得「最佳導演」提名外,他與編劇拍檔鄭緯機也候選「最佳編劇」;此片同時入圍競逐多個台前幕後獎項,以十八項提名居各片之首,並平了2010年第二十九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十月圍城》所創下的紀錄。
《從今以後》導演楊曜愷是另一位以自編自導作品成為「最佳導演」及「最佳編劇」兩個獎項的最後五強。他繼在第三十九屆金像獎以《叔叔》一片首次角逐後,相隔五年後以《從》片中一對女同性戀人主角的經歷,反映雙方家庭及香港社會對同志伴侶身份的認同與矛盾,因其中一方猝逝,引發社會對同性婚姻及遺產承繼權的熱烈討論。
「新晉導演」候選人梁禮彦
「新晉導演」候選人Robin 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