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因應精準扶貧,識別出3個目標群組,包括劏房戶、單親戶及長者戶,合共約95萬人。
莊太量
扶貧委員會委員、中文大學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認為,訂立目標群扶貧,相對只設立一條貧窮線,可以較為精準,針對性訂出政策。但他認為政府訂出的3個群組,未必每個都要幫助,他舉例說單親未必個個都貧窮,但如單親又住劏房,則有較大機會納入需要扶助的類別。
巴士的報資料圖片
莊太量在電台節目說,以往政府以入息中位數訂立貧窮線,採取的是相對貧窮的概念,難以評估滅貧的成效,因為不論政府做多少功夫,都會有一定數目的人口處於貧窮線以下。如果希望制訂滅貧措施就要訂立絕對貧窮線,每10年檢討一次,才可量度成本效益。
社區組織協會與兒童權利關注會,發表新一份民間兒童權利專員報告,就過去一年政府在社福、醫療、教育、扶貧及新移民學童保障等方面評分,以100分為滿分,今年有26分,較去年多5分,整體分數是歷來最高,但仍然屬不合格。
10項指標有2項為0分,包括未能申請內地母親來港團聚、新移民家庭受歧視。另外有2項指標合格,分別是房屋政策、處理街童等問題,兩者均獲5分。
社區組織協會FB
社協及關注會指出,雖然當局提出透過簡約公屋及簡樸房等,以回應住屋問題,但現時平均輪候公屋時間仍漫長,扶貧、家庭團聚等多項政策表現亦不理想,認為政府較著眼發展經濟,忽略全面改善兒童貧窮問題。
他們亦指,即使繼續推出「共創明TEEN計劃」,但受惠人數很少,相對20多萬名貧窮兒童是「杯水車薪」,消除跨代貧窮遙遙無期。他們建議,設立兒童中央資料庫,訂立滅貧指標,推出兒童醫療券,並要求立法禁止歧視新移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