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盧寵茂稱政府積極考慮建新醫學院 預計年底添250名非本地培訓醫生

政事

盧寵茂稱政府積極考慮建新醫學院 預計年底添250名非本地培訓醫生
政事

政事

盧寵茂稱政府積極考慮建新醫學院 預計年底添250名非本地培訓醫生

2024年08月18日 15:55 最後更新:16:54

面對本港醫生人手短缺,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說,政府積極考慮建設第三所醫學院的建議,又估計今年年底會有超過250名非本地培訓醫生加入公營醫療系統。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左六)聯同中聯辦副主任尹宗華(右六)、衞生署署長林文健(左五)、醫管局主席范鴻齡(右五)、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右四)以及其他嘉賓為「中國醫師節」慶祝大會主禮。政府新聞處圖片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左六)聯同中聯辦副主任尹宗華(右六)、衞生署署長林文健(左五)、醫管局主席范鴻齡(右五)、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右四)以及其他嘉賓為「中國醫師節」慶祝大會主禮。政府新聞處圖片

明天(19日)是「中國醫師節」,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出席慶祝大會時,代表局方向全香港16,000多名醫生致敬。

盧寵茂致辭時表示,香港特區擁有國際化的高水準醫療專業和高效率醫療衛生體系,各項醫療健康指標與醫療效率評分領先全球。但香港醫生與人口比率卻是發達經濟體中最低,每1000人口只有2.16名醫生,比內地、新加坡和南韓的2.5名至3名要低兩至四成。為填補短缺,特區政府從多維度變革,包括增加本地醫生培訓培育、引入非本地培訓醫生,以及挽留公營醫療人手。

當局致力紓緩醫生人手短缺問題。醫管局圖片

當局致力紓緩醫生人手短缺問題。醫管局圖片

盧寵茂說,政府近年投放了超過300億港元作為大學醫療人才培訓設施建設資金,未來會持續支持兩所現有醫學院提升教學能力,增加醫學生名額及收生來源,並積極考慮建設第三所醫學院的建議。而在引入非本地培訓醫生方面,估計今年年底會有超過250名非本地培訓醫生加入公營醫療系統。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教授今日(八月十八日)在「中國醫師節」慶祝大會上致辭。政府新聞處圖片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教授今日(八月十八日)在「中國醫師節」慶祝大會上致辭。政府新聞處圖片

在星期三(4月2日)的立法會會議上,立法會議員(選舉委員會)陸頌雄就如何監管兒童和青少年使用電子屏幕產品提出口頭質詢,指嬰幼兒80%的大腦發育在3歲前,問及政府會否立法限制或禁止0至3歲嬰幼兒使用電子屏幕產品。

陸頌雄。資料圖片

陸頌雄。資料圖片

對此,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回應,內地和其他地區都是通過指引的方式,而非立法方式去禁止和限制兒童對電子產品的使用。早前,澳洲立法禁止16歲以下兒童和青少年使用社交媒體平台,亦非禁止使用電子產品。他指出,若要立法,需考慮公眾的接受程度、以及規管和執法的方式,政府目前並沒有相關立法計劃。

盧寵茂。資料圖片

盧寵茂。資料圖片

他又表示,衛生署於2013年成立「使用互聯網及電子屏幕產品對健康的影響諮詢小組」,並於1年後發布健康報告。衛生署亦對不同年齡段的嬰幼兒和學童,提供使用電子屏幕時間的建議,並通過網絡媒體、家長講座等方式,加強對家長和照顧者的教育。又指當局每年會對中小學生進行週年健康篩查,覆蓋約40幾萬學生,對其視力和聽力的健康,進行監測和評估。惟此類大型篩查要求簡單、快捷、及不具侵入性,並要有足夠人員參加,故不能作深入檢查。一旦發現健康問題,會轉介學生作跟進的檢查和治療。

醫務衛生局。資料圖片

醫務衛生局。資料圖片

陸頌雄表示,政府的回應不夠積極和全面,現時距離上次諮詢已是12年前;最新一份健康使用互聯網及電子屏幕產品的建議也已是疫情前(2018年)。鑑於疫情後學生的電子產品使用率和近視率都有所上升,他建議當局跟進國家衛健委的標準,適時更新指南;並對內容生產者的社會責任作合適的指示和檢視。

電子產品,示意圖片

電子產品,示意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