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社協聯同林振昇等議員探訪床位及劏房戶 了解住屋困難及需要

政事

社協聯同林振昇等議員探訪床位及劏房戶 了解住屋困難及需要
政事

政事

社協聯同林振昇等議員探訪床位及劏房戶 了解住屋困難及需要

2024年10月06日 14:32 最後更新:15:15

新一份施政報告將於在本月16日發表,行政長官李家超早前表明,會在當中闡述有關處理劏房的問題。社區組織協會聯同多名立法會議員,包括林振昇、狄志遠、張欣宇、林筱魯和陳家珮等落區,探訪床位及劏房住戶,了解他們的住屋困難及需要。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其中,張欣宇表示,看見市民居住在惡劣的環境,衛生情況差,加上空間十分狹小,實在令人心痛。社福界議員狄志遠就指,政府在處理香港房屋問題上進度緩慢,二月發表的財政預算案,已經表明覓得足夠土地供應未來10年建屋之用,當局應該加快進度落成、興建,以及分配給居民,令現居於不適切居所的居民可以盡快上樓,不應出現「收樓快、派樓慢」的情況。

林振昇。FB資料圖片

林振昇。FB資料圖片

社協針對房屋措施,提出多項建議,包括做好後續安置方案,避免因取締劣質劏房而令有居民無家可歸,此外亦希望調整過渡屋與簡約公屋的編配安排,讓部分輪候公屋不足三年的人士,亦可以盡快上樓。

政府提出支持本地大學籌建第三所醫學院,關注病人權益的團體就此措施經網上問卷,訪問了500多名市民意見。其中,在課程內容方面,超過七成受訪者認為最重要是培育具醫德、仁心仁術的醫生,另外亦較多受訪者期望第三間醫學院,能透過醫療創科培育出學生創新精神、能力和態度。

中大醫學院。資料圖片

中大醫學院。資料圖片

香港病人組織聯盟及長期病患者關注醫療改革聯席,於2月26日至3月6日期間以網上問卷訪問537人。其中超過一半受訪者是長期病患或殘疾人士,四成一人是照顧者,2%是弱勢社群。

除了對課程內容的意見,就辦學機構條件和能力方面,調查亦發現超過一半受訪者認為辦學機構要有能力聘請具資歷、經驗及研究實力的高水平國際和本地教學專才,以及具備人才優勢和能促進國際合作「極為重要」,反映受訪者認為辦學機構具醫療創科及科研實力較爲重要。

港大醫學院。 資料圖片

港大醫學院。 資料圖片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說,期望第三所醫學院能夠提升醫療教育、研究、服務和社會責任,包括多研究長期病因和治療方法,增加對罕見病如漸凍人症、小腦萎縮、自閉症等的研究,以應對香港日益增長的醫療需求。

對於早前港大醫學院和中大醫學院宣布開辦第二學位課程,彭鴻昌認為,課程內容應該有別於一般六年醫學培訓的內容,以及發展獨特優勢,形成良性競爭。

團體會將今次調查收集到的意見,交給有興趣籌辦第三間醫學院的大學,以及政府籌備新醫學院工作組參考。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