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豐控股 (00005)據報正物色下一任主席,接替將於2026年卸任的杜嘉祺(Mark Tucker)。
集團主席杜嘉祺。(集團官網)
英國傳媒《天空新聞》引述消息指,滙豐董事會已委任MWM Consulting等獵頭公司,協助物色主席繼任人選,考慮範圍包括現任非執行董事以及外部人士。滙控發言人未有置評。
杜嘉祺現年65歲,已達退休年齡,2017年退任友邦保險(01299) 首席執行官兼總裁,至滙豐出任非執行主席,接替當時主席范智廉(Douglas Flint)。
報道稱,按原先計劃,杜嘉祺將在2026年春季召開的年度股東大會前卸任,但亦可能會根據流程進度,提前離開滙豐。
消息又形容,考慮到滙豐主席一職的複雜性,提前近18個作交接準備屬正常舉措。
滙控主席杜嘉祺表示,隨著內地市場持續開放,香港作為內地、亞洲和全球其他地區之間的超級連繫人,將扮演非常重要角色;受惠於資本市場復蘇,香港有望在2027至2028年超越瑞士,成為全球最大財富管理中心。
滙控集團主席杜嘉祺。資料圖片
他在香港舉行的滙豐銀行全球投資峰會致辭時說,內地推出刺激消費措施,亦定下今年經濟增長5%左右的目標,政策主題集中於促進科技創新、釋放包括服務業在內更多領域的消費,以及加快支持中國結構轉型;民營經濟促進法亦正快速推進,以建立企業有利環境,增強市場信心。同時,內地推出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正好展示內地民營經濟及創新能力。
杜嘉祺提到,去年是大選年,但選舉結果將繼續產生遠超國家領域的影響,例如「美國第一」和關稅政策等。他表示,部分國家近月通脹略有上升,其他國家通脹下降速度亦放緩,但鑒於關稅可能造成的影響,各國央行採取不同的做法,聯儲局及英倫銀行暫停減息,歐洲央行過去9個月已降息6次,美國下月可能實施對等關稅,亦令市場對通脹走勢預測更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