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生產力促進局與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工信部中小中心)在深圳舉辦的2024年APEC中小企業工商論壇。
論壇雙方期間簽署《關於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合作協議),把支持企業出海、通過先進技術研發及成果轉化賦能企業升級轉型作為兩大重點方向,致力幫助更多香港和內地企業對接國際標準,用好香港「國際場景」,善用香港優勢「拼船出海」,發展國際化運營,推動產品、技術、服務、生產、管理的全球化布局,在危機並存的新一輪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重塑期不斷提升競爭力。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首席數碼總監、內地業務首席執行官黎少斌以「新質生產力開啟產業發展新藍海」為主題,分享香港在國家發展新質生產力、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深化國際創科交流等層面匯聚全球領先的創科優勢。他表示,生產力局與工信部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簽署《關於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推動落實這項規格高、覆蓋面廣、對全國中小企發展意義重大的合作,將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國際視野、創新驅動、技術領先、質量卓越的「專精特新」企業。
合作協議由生產力局首席數碼總監、內地業務首席執行官黎少斌和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副主任馮旭簽署,是落實香港特區政府與國家工信部今年9月簽署的《關於發展新質生產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合作協議》的一項重要措施。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首席數碼總監、內地業務首席執行官黎少斌表示,「非常高興與工信部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攜手,共同推動落實這項規格高、覆蓋面廣、對全國中小企發展意義重大的合作。作為全國最具規模,以市場為導向的領先科技與綜合生產性服務的國際新型研發機構,生產力局通過先進技術、未來人才培訓及香港特區政府資助,在服務中小企、先進技術研發及成果轉化、國際科研合作等方面不斷取得重大成果。一直以來,生產力局積極發揮香港國際化和內連外通的獨特優勢,提供全面的企業出海支持服務,以先進技術開發及支持為重點,如遠程工廠管理及自動化、綠色環保科技、技術培訓等,並組織商貿考察,幫助企業拓展『一帶一路』尤其是東盟市場,自2017年以來,已成功推動近80個支持企業發展東盟市場項目。生產力局期待未來與工信部中小中心在支持企業數字化轉型、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及機器人、新材料、生命健康、智能生活、食品科技、綠色科技等領域加強合作,繼續『以香港所長、服務國家所需』。」
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致力培育中小企業,促進其國際合作、融資服務、數字化轉型及創新發展。工信部中小中心與生產力局的合作將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國際視野、創新驅動、技術領先、質量卓越的「專精特新」企業,未來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全力配合國家發展戰略,通過「專精特新」服務,支持中小企業提升產品質量和創新服務模式,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群體和產業集群。雙方還將開展以新質生產力賦能傳統產業、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的培訓和研學交流,根據企業「出海」需求,組織海外考察團,協助參加國際展會。此次合作,將充分利用中國中小企業服務網的線上線下服務體系,聯合生產力局的專業優勢,在中國中小企業服務網設立為中小企業量身打造的「生產力局專區」,展示生產力局最新科研成果和支持服務。中小企業可輕松獲取前沿技術、創新解決方案及專業指導,拓寬資源渠道,加速企業發展,提升市場競爭力。
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副主任馮旭(左)和香港生產力促進局首席數碼總監、內地業務首席執行官黎少斌(右)在2024年APEC中小企業工商論壇期間簽署《關於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黎少斌也在2024年APEC中小企業工商論壇上以「新質生產力開啟產業發展新藍海」為主題,分享香港在國家發展新質生產力、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深化國際創科交流等層面匯聚全球領先的創科優勢,生產力局不斷深化與海內外科研合作網絡 ,擔當企業「出海」的超級增值人,推動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支持措施,助力中小企拓展國際市場,把握新機遇。
周二於上海「2024 年國際算力標準與應用研討會」上,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生產力局)與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國信通院)及香港理工大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三方將在算力基礎設施、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物聯網、人工智能、網絡與訊息安全等領域進行聯合研究和國際化前瞻布局,務求建設新型工業化、新質生產力及新一代訊息技術的產業生態鏈。三方亦將成立聯合實驗室,促進在本港推出海內外檢測認證服務,並由生產力局負責牽頭,共同聚焦大通訊、大數字化、大安全和新型工業化「三大一新」層面以深化研究成果產業化,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王志勤副院長(中)、香港生產力促進局首席數碼總監黎少斌(左)、香港理工大學電子計算學系李文捷教授(右)代表出席於上海的戰略合作協議簽署儀式。圖片由主辦方提供
另外,研討會同時舉行成果頒發儀式,生產力局與香港鐵路有限公司聯合申報的「用於地鐵潛在危險檢測的 3D 雲增強 AI 視覺檢測」項目獲授予「ISCT 國際算力年度創新」認可,顯示項目在算力及相關產業中達到行業領先水平。帶有智能傳感器的 3D 掃描機器人可以檢測天花板狀態,例如固定裝置鬆動或結構問題。方案可勘測大面積區域,提供數據以優化設施維護,以遠超傳統人工檢查能力的精確度識別問題。通過獨特的掃描儀系統設計,性能優於其他 3D 掃描機器人。這一項目的實施為推動香港科技發展,以及香港公共領域等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
突破性推出 「一檢多證」服務 一站式助企業符合多重國際和內地行業標準
中國工程院院士、工業及信息化部相關司局領導、上海市相關部門領導,以及來自美國、馬來西亞、德國、英國、日本、哈薩克、印尼等各國學術及產業界專家出席,共同開啟了一場「算匯國際 激發智能」的國際科技盛宴。在本次研討會的全體會議上,中國信通院王志勤副院長、生產力局首席數碼總監黎少斌、香港理工大學電子計算學系李文捷教授分別代表三方出席戰略合作協議簽署儀式。戰略合作協議響應特區政府與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簽署的《關於發展新質生產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合作協議》,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強化「政、產、學、研、投」高效協同,標誌著內地在國際算力和新質生產力發展邁進新篇。至於三方共同成立的聯合實驗室,則能以硬軟件及標準研發、檢測認證全面提升大灣區創科企業的競爭力,更有助鞏固香港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重要定位。
生產力局首席數碼總監黎少斌表示:「是次合作有幸與中國信通院和香港理工大學共同建設良好的合作基礎,由生產力局牽頭,三方以此次戰略合作為契機,以聯合實驗室為載體,共同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國家 『十四五』規劃堅定支持將香港建立為頂尖的國際創新科技中心。聯合實驗室將設於生產力局,我們期望實驗室能進一步讓國家標準走出去,把國際機遇引進來,助力發揮香港『一國兩制』下『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
生產力局首席數碼總監黎少斌指出是次合作有幸與中國信通院和香港理工大學共同建設良好的合作基礎,由生產力局牽頭,三方以此次戰略合作為契機,以聯合實驗室為載體,共同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國家「十四五」規劃堅定支持將香港建立為頂尖的國際創新科技中心。聯合實驗室將設於生產力局,期望實驗室能進一步讓國家標準走出去,把國際機遇引進來,助力發揮香港「一國兩制」下「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圖片由主辦方提供
其中,黎少斌指實驗室兼負三大使命-生產力局及中國信通院將協助國內準則與國際指標接軌,協助本地以至大灣區企業一站式獲得海內外數碼化及網絡安全檢測標準的認證,便利它們打通海內外市場,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強化地區性檢測平台,由諮詢、能力成熟度評估,至能力評測提供一站式平台服務,更會為業界提供落地在職及待業培訓;而香港理工大學則專長於進行硬件及軟件,以至標準制定上的研發,有助深化研究成果產業化,加快探索「一檢多證」和聯合測試認證的可行性,並孵化具國際影響力和國際應用流通能力的試點案例,為香港新質生產力賦能,為國家訊息技術發展增速。
中國信通院王志勤副院長指出:「與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和香港理工大學的合作關係將由本次三方合作備忘錄的啟用正式確立,三方將共築內地和香港在工業和資訊化領域的溝通橋樑,積極探索更多合作方向。圍繞算力方面,未來三方將共同成立聯合實驗室,就通用算力、智能算力、邊緣算力、超算算力等多元算力的基礎設施、IT 設備及平台應用等內容,進行測試認證、標準研究、產業應用等多維度、全方位合作,共同探索算力產業的新模式、新業態、新路徑。」
積極保障網絡安全 支持企業拓展大灣區及國際商機
生產力局一直透過龐大的業界網絡,不斷加強為中小企及初創企業提供全方位支持,開拓大灣區及國際商機,實現長遠可持續發展。在網絡安全方面更不遺餘力,包括為關鍵基礎設施、政府機 構和企業提供網絡安全諮詢服務,還提供物聯網(IoT)網絡安全測試服務,並培訓網絡安全人 才。轄下的香港網絡安全事故協調中心(HKCERT)自 2001 年成立以來,每年處理約 8,000 宗 網絡安全事故。除應付網絡事故外,亦會主動快速響應最新的網絡威脅及攻擊,提升企業以及個 人用戶的安全意識。HKCERT 與其他超過 110 個國家和地區的協調中心在跨境訊息保安事故上交 換情報。未來會以保障網絡安全、打擊惡意活動、加強防衛意識三大定位,積極與國際網絡安全 專業組織緊密合作,快速積極響應最新網絡威脅及攻擊,擴大網絡保護網。
生產力局數碼轉型部總經理陳仲文(左三)代表出席成果頒發儀式,生產力局與香港鐵路有限公司聯合申報的「用於地鐵潛在危險檢測的 3D 雲增強 AI 視覺檢測」項目獲授予「ISCT 國際算力年度創新」認可。圖片由主辦方提供
「2024 年國際算力標準與應用研討會」由中國信通院主辦,以「算匯國際,激發智能」為主題, 研討會聚焦了算力前沿技術創新,推動了全球算力產業協同發展。三方在研討會簽署戰略合作協 議,意義深長,有望實現兩地科技創新聯動,促進國家工業訊息產業國際化發展,全面促進建設 新質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