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浸大就新醫學院成立專家諮詢委員會 為課程設計等提供意見

社會事

浸大就新醫學院成立專家諮詢委員會 為課程設計等提供意見
社會事

社會事

浸大就新醫學院成立專家諮詢委員會 為課程設計等提供意見

2025年01月13日 18:45 最後更新:18:46

浸會大學表示,已就新醫學院成立專家諮詢委員會,成員包括2020年諾貝爾獎得主邁克爾.霍頓爵士,以及多名來自國家與外地不同醫學領域、公私營醫療機構、醫療行業和學術界專家,包括醫管局聯網醫院前行政總監陸志聰,就設計醫學教育課程、成立醫學研究中心方面提供意見。

浸會大學(浸大網頁圖片)

浸會大學(浸大網頁圖片)

校長衞炳江表示,很榮幸獲得本地、國家和國際上有卓越成就的醫療及保健產業專家團隊,加入專家諮詢委員會,他們均擁有專業知識和經驗,將對新醫學院的規劃及未來發展有重要幫助,有信心浸大建議的新醫學院模式,將滿足籌備新醫學院工作組的所有要求。

浸會大學網頁圖片

浸會大學網頁圖片

新醫學院籌備委員會聯席主席霍文遜表示,除了早前提及與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合作,稍後將公布其他相關合作機構資訊,並期待合作將為大灣區、國家以至全球帶來正面影響。

理大宣布日前已就籌建第三所醫學院向政府提交建議書,當中籌建了專家諮詢委員會及籌備委員會,旨在培育更多優秀醫生,以應對香港及大灣區日益增長的醫療需求。

理大日前已就籌建第三所醫學院向政府提交建議書。巴士的報記者攝

理大日前已就籌建第三所醫學院向政府提交建議書。巴士的報記者攝

理大校董會主席林大輝表示,在2023年8月時,理大已向政府建議在「北部大學教育城」建立新醫學院,與2024年《施政報告》提出的新建本港第三間醫學院的規劃不謀而合,相信能夠在將來配合社會需求造福社會,正如理大肩負國家航天任務一樣,相信理大憑藉豐富經驗、良好基礎、優良業績、雄厚的科研實力及堅定決心一定會不負所托,辦好新醫學院。他強調,校董會權利成員已一致通過支持開辦醫學院,會「出錢出力」,並承諾在醫學院搬入牛潭尾前可以負擔一切財政開支。

理大校董會主席林大輝。巴士的報記者攝

理大校董會主席林大輝。巴士的報記者攝

校長滕錦光表示,籌建本港第三間醫學院是為配合國家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發展需要及香港在應對迫切的醫療需求和助力香港發展成為國際醫療創新樞紐的的發展戰略。而理大在醫療科技教研方面擁有45年的經驗,歷年來培訓了5萬名包括醫療化驗、醫療影像、放射治療、物理治療、職業治療、護理、眼科視光、義肢矯形等相關專業的畢業生,擁有逾1300名醫療相關教研人員,同時亦在醫療科學、工程與人工智能等相關領域根基深厚,並擁有大量醫工結合醫療科技成果,相信在申辦新醫學院方面「性價比好高」。

理大校長滕錦光。巴士的報記者攝

理大校長滕錦光。巴士的報記者攝

他續指,新醫學院將以AI作為驅動,開展創新、高效益及AI賦能的四年制醫學課程,面向未來AI賦能的醫療生態並採用AI賦能的嶄新及高效益醫學教育模式,採用書院制提供深度跨學科科研訓練,為AI時代培養新一代醫生。同時理大將成立「AI+研究院」,並邀請大語言模型專家楊紅霞將擔任AI+研究院執行長,進一步推動人工智能醫療發展。

理大圖片

理大圖片

他強調,理大醫學生在畢業後除需具備家國情懷及紮實的臨床診斷與操作能力外,還需精通人工智能醫療解決方案 ,並擅長跨學科、跨專業協作,擁有創新思維與科研能力。此外,亦會與北京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附屬醫學院等多間內地頂尖醫院進行臨床實習合作。

理大圖片

理大圖片

為籌建本港第三間醫學院,理大是次邀請21位醫學及人工智能領域的重量級專家組成專家諮詢委員會,專家名單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鍾南山、前瑪麗醫院行政總監周一嶽、清華大學臨床醫學院院長董家鴻在內的內地與香港的17位專家組,及200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Barry Marshall、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院長CHONG Yap Seng等在內的4位海外專家。而籌備委員會則以常務及學術副教授黃永德為主席,眼科視光學院科研眼科講座教授何明光為副主席之一。

理大圖片

理大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