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要有大國的樣子,應當承擔應盡國際責任,應當維護世界和平,應當幫助各國實現共同發展。希望你好自為之。」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AP圖片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AP圖片

誰要好自為之?這個國際話題捲起了旋風,大家忙於找合適的英文譯詞。事緣1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應約同美國國務卿魯比奧通電話,最後引用這家喻戶曉的成語送贈,作為告誡。外交部英文新聞稿翻過來的語法婉轉一點,big countries should act in a manner befitting their status,shoulder their due international responsibilities…但更是直言直語把告戒說到美國頭上來。

我其實想說,王毅代表中方說出如此的話,反映中國的國運昌隆。何以談國運不是6代戰鬥機、量子電腦、AI大模型?中國經濟、中美貿易、就業上升,或者當紅的小紅書呢?沒有數據可供量度國運,但細數過去曲折的中美關係來說,中國表現的確夠玄——90年代海灣戰爭將美國轉去中東,減緩中國89風波之後內外壓力;隨後1991年蘇聯瓦解,美國反而主力對付要加入北約的新俄羅斯;90年代中,美國朝野醒覺是時候解決「中國崛起」,經歷了1999年克林頓的南斯拉夫使館事件,忽然,2001年之秋的911恐襲,改變小布殊對中國的企圖心,中美翻起另一章,更精彩更神奇巧合的中美關係說不完,這裡不贅…——更玄的是中美關係翻轉了。

魯比奧心不甘情不願也要主動而來,接受我方指點和告誡。試想,歷史那有如此戲劇性改變呢? 30多年之間,美國今朝恍若隔世。魯比奧是不是想知,緣何國運只照顧中國?

什麼是國運?我寧願不信。中國一路走來多的是令人動容故事,從來沒有什麼幸運。「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颺直上重霄九」這首詩說了兩位革命烈士的故事︰楊開慧,柳直荀。前者是毛澤東之妻,因支援革命被國民黨拘捕槍斃。

柳直荀,湖南長沙人,中學時代曾在楊昌濟校長家中暫住,因而認識他女兒楊開慧和後來女婿毛澤東,年輕人在一起,互相影響下,相繼加入共產黨。30年代,柳直荀領軍湖北,1932年,「遇難犧牲,年僅34歲」。李淑一是柳的妻子,是楊開慧的好友,經毛澤東介紹結識柳直荀,兩人成婚之後育一子一女;李得知柳犧牲,一直留在家鄉工作,獨力照顧家庭,直到1949年柳直筍才平反為烈士。為什麼?柳直荀是死於共產黨人槍下。「他由於堅決反對黨內和根據地內已經發展起來的錯誤方針和政策,柳直荀被誣“改組派”」,結果遭到殺害。《蝶戀花.答李淑一》毛澤東寫於1957年向李淑一致意。

革命過程中有千千萬萬柳直荀,但,多少烈士連一片體面的碑都沒有。革命不是浪漫,更加是犧牲,「唯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毛澤東1959年6月回到革命故鄉韶山有感而發,說明白新中國走過什麼的路,也預告了中國靠什麼成功——犧牲,無論如何的犧牲都要打掉牙齒連血吞。這首詩六七十年代是國內小學教材,不知現在有改動否?

「忽報人間曾伏虎,淚飛頓作傾盆雨。」今天我們要告慰英靈,中國是盡責的和平大國,現在穩重承擔為世界人民服務的大任。




黃秉華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