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財政司長陳茂波發表財政預算案,其中有關創新科技的政策對未來産業升級與高質量發展有戰略性的布局和影響。 核心政策舉措包括:
1. 資金與稅收支持
· 通過“新型工業化資助計劃”和“創科産業引導基金”,爲傳統産業轉型及新興産業發展提供資金支持。
· 推出研發稅務扣除政策,降低企業創新成本,激發科技投入積極性。
2. 科技研發與成果轉化
· 建設“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臺”,聚焦人工智能、醫療科技等前沿領域。
· 實施“産學研1+計劃”,推動高校科研成果商業化,加速技術落地。
3. 人才戰略
· 優化“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吸引全球頂尖科技人才;加强本地STEM教育,培養本土創新力量。
· 構建人才儲備庫,爲創科産業提供持續智力支持。
4. 生態與基建升級
· 開發大埔、元朗等創新園區,打造科技企業集聚地。
· 推進河套深港科創合作區及新田科技城建設,完善科研配套與産業鏈銜接。
5. 政策協同與區域合作
· 制定創科發展藍圖,明確政策導向,優化營商環境。
· 深化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協同,共建國際科創樞紐。
我長期關注香港創科發展,對這次的預算案,我覺得有三個方面非常贊賞:
1. 優化經濟結構:推動傳統製造業智能化升級,培育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新興産業,實現經濟多元化;通過高附加值産業提升全球競爭力,鞏固香港國際科創中心地位。
2. 提升社會與民生:創造高技能就業崗位,提升居民收入;通過智慧醫療、教育等應用改善公共服務質量;强化區域協同效應,融入國家科創體系,共享大灣區發展紅利。
3. 提高全球科創影響力:吸引跨國企業及國際數據資源彙聚,加速科研成果商業化,提升香港在全球産業鏈中的話語權。
這一香港創科政策不僅助力本地經濟高質量發展,更將强化香港作爲國際科創樞紐的核心功能,爲民生改善和區域協同發展注入可持續動能。
楊德斌
全國人大代表、大灣區國際信息科技協會會長
楊德斌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