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破獲懷疑走私金條案件,檢獲共重145公斤,市值高達1.1億港元,是海關有紀錄以來破獲最大宗的走私金條案件,數量比起三星期前破獲的走私金條案,數量超出一倍有多。
本星期二凌晨,機場科海關人員鎖定一個由香港準備付運到日本的貨物作出檢查,以X光機掃描時,發現有14件貨物與報稱載有塑膠行李箱的影像不相符,進一步調查後,發現貨物實質重量與報稱的重量相差甚遠。
關員打開檢查,發現一個異常沉重的小紙箱,裡面裝有一個由兩個鎖頭鎖上的黑色膠箱,打開後發現一批懷疑金條,海關表示,在發現這批懷疑金條前,要打開7層包裝,形容不法分子的收藏手法費盡心思。
海關表示,在相關的14件貨物都發現相同收藏手法,找到14個上鎖的黑色膠箱,合共檢獲145條,每條重1公斤的走私金條,相信不法分子覺得將金條收藏在行李箱,企圖掩人耳目,減低貨物被抽查的可能性。
另外,這批貨物的託運人表面上是一間香港的貿易公司,但有關公司在香港沒有公司登記的記錄,不法分子利用虛假的資料,企圖妨礙海關人員追查,海關正追查託運人及收貨人的背景、貨物來源及去向,如果這批金條成功走私到日本,可以逃避的稅額達1100萬元。
醫務衞生局公布,將延展「支援粵港澳大灣區醫院管理局病人先導計劃」一年,至明年3月31日,以便利合資格的醫管局病人可選擇於粵港澳大灣區指定協作醫療機構接受資助診症服務,自2023年5月至今年2月底,累計5100名合資格病人已參加先導計劃,當中逾六成為65歲或以上長者。
發言人說,為了向病人提供更具針對性的支援,明日起參與計劃的合資格病人,需要根據醫管局覆診預約的門診類別,在港大深圳醫院的對應科室接受診症服務,方可使用先導計劃提供的資助。政府會針對特定的醫管局服務,為已預約醫管局覆診的病人,開展更多在大灣區內接受服務的醫療選擇,並於準備就緒時推出有關措施。
當局提醒合資格病人每次接受港大深圳醫院指定門診診症服務需個人繳付人民幣100元診金,經醫管局核實的指定享有豁免醫療費用人士除外,有關合資格病人需自付診金費用將於明年1月1日,按公營醫療收費改革所訂的專科門診費用相應調整。餘下診症費用差額則由先導計劃資助,上限為每年人民幣2000元,資助的使用期由明日起至明年3月31日。
先導計劃現有病人的資助額今日到期,合資格病人如果有意繼續參加計劃,可透過現行途徑由港大深圳醫院根據病人醫管局覆診預約的門診類別,在港大深圳醫院對應的科室預約診症,並須在接受資助診症服務前,於港大深圳醫院填妥確認繼續參與的聲明;至於從未參與的合資格病人,或曾參與該計劃,但需要更新個人資料的人士,則可由明日起向港大深圳醫院提出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