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行李」古時指出行的使者

歷史長河

「行李」古時指出行的使者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行李」古時指出行的使者

2017年01月07日 00:15

去旅行玩到盡,香港人多數行李也被「戰利品」塞到盡一盡。「行李」是出門時所攜帶的東西,但是為什麼叫「行李」呢?


我們說的「行李」,本來應該寫作「行理」。《左傳·昭公十三年》載:「行理之命,無月不至。」杜預注:「行理,使人通聘問者。」,顧名思義出使的使者被稱為「行理」。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設有「行人」一職,掌管朝覲聘問的官員,後來就和「行理」一樣用作使者的通稱。《國語·周語》曰:「敵國賓至,關尹以告,行理以節逆之。」韋昭注:「理,吏也;逆,迎也,執瑞節為信而迎之。行理,小行人也。」按照韋昭的解釋,「理」應該是「吏」字,「行理」應該寫作「行吏」,「行吏」即出使的官吏,這樣就更易理解了。

明代《王瓊事蹟圖冊》描繪才子王瓊上京赴考情況 (網上圖片)

明代《王瓊事蹟圖冊》描繪才子王瓊上京赴考情況 (網上圖片)

在學術界中,有人亦認為「理」和「李」是通假字,清末民初史學家章炳麟著有《官制索隱》就持有這說法,另唐時的宗正少卿李濟翁,著有的《資暇集》也認為「李」是「使」的訛誤,「行李」本來應該寫作「行使」,即出行的使者。

最早使用「行李」一詞的就是《左傳·僖公三十年》,曰:「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杜預注:「行李,使人。」清朝學者郝懿行在《證俗文》中解釋得最為明白:「古者行人謂之『行李』,本當作『行理』,理,治也。作『李』者,古字假借通用。」除了使者的意思,「行李」還可以用作動詞,即出使。《魏書·宗欽傳》載:「頃因行李,承足下高問,延佇之勞,為日久矣。」宋代進士葉適的《送戴料院》也載:「世路豈雲極,念子行李頻。」,這裡的「行李」都是出使的意思。

漢唐以後,「行李」開始指行旅,有時也指行旅之人。東漢大文學家蔡邕之女蔡文姬,所著《胡笳十八拍》中寫及:「追思往日兮行李難,六拍悲來兮欲罷彈。」唐代詩人杜甫也有《贈蘇四徯》曰:「別離已五年,尚在行李中。」這裡的「行李」指行旅。元代使者傅若金的《送張秀才北上時將赴海》曰:「身逐征帆赴海涯,道逢行李問京華。」,這裡的「行李」則指行旅之人。

《清明上河圖》中的商旅 (網上圖片)

《清明上河圖》中的商旅 (網上圖片)

據了解大約從明朝起,「行李」開始演變為出門旅行所攜帶的東西,這個意思就此固定了下來,一直今天。

往下看更多文章

聖誕出行預訂增長逾1成 法國人最愛呢兩個地方

2024年12月20日 12:20 最後更新:15:22

據個人房地產出租或出售網站PAP的一項研究,今年聖誕假期法國人出遊預訂比去年增長了12.4%,山區仍然是首選目的地。

山區度假:經濟實惠為首選

據外媒報導,據這項研究顯示,法國人選擇海外度假增長了25.4%,山區度假增長了24.8%,海邊度假增長了11.5%。另一方面,鄉村度假則大幅下降(-11.5%)。

對於2024年的年末假期,山區仍然是首選目的地,占PAP預訂的57%。由於雪況較好,阿爾卑斯山佔據了大部分預訂量(占PAP滑雪假期預訂的82%),而對於其他山區,比利牛斯山占9%,孚日山占4%,中央高原占3%,汝拉山占2%。

海濱度假:南部預定量大增

海濱度假在節日期間的預訂量幾乎占到PAP預訂量的三分之一。一方面,南部目的地的預訂量似乎有所增長:藍色海岸(Côte d’Azur)的預訂量增長了32.9%,朗格多克(Languedoc)的預訂量增長了31.8%,大西洋南岸的預訂量增長了27.5%。

示意圖

示意圖

北部目的地的預訂量下降

另一方面,北部目的地的預訂量卻在下降:布列塔尼和盧瓦爾-大西洋省(Loire-Atlantique)的預訂量下降了6.7%,諾曼第的預訂量下降了10.7%,旺代-夏朗德省(Vendée-Charente)的預訂量下降了22.9%。

法國人更喜歡在元旦外出度假

最後需要指出的是,法國人更喜歡在元旦那一周度假(59%的預訂率),而不是在聖誕節那一周,他們更傾向於在聖誕節進行家庭聚會。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