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趙國有兩位出名的賢臣,一個是之前也有提到,就是完璧歸趙的藺相如,另一位便是將軍廉頗。不過,憑著機智與口才的藺相如的官位升得很快,官階升到上卿,相當於宰相一職,超越了為趙國征戰多年的廉頗。
廉頗是戰國的四大名將之一。(設計圖片)
廉頗甚為惱怒,和身邊的朋友說:「藺相如何德何能,他只是口才了得而已。相反,我在沙場出生入死,屢建奇功,現在何官位居然還低於這個出身卑微的門客!如果給我面對面看到他,必定要羞辱他一番!」
點擊看圖輯
廉頗親自到藺相如的府上負荊請罪,以表悔意。(網上圖片)
廉頗親自到藺相如的府上負荊請罪,以表悔意。(網上圖片)
藺相如知道此事後,處處避開廉頗,甚至經常稱病不上朝廷的早會,以免和老將軍正面衝突。有一天,藺相如外出時,遠遠望到廉頗的馬車駛來,他甚至叫車夫將馬車繞道而行。藺相如的門客、親信見他如此害怕廉頗,都很奇怪,甚至覺得很恥辱。
(網上圖片)
藺相如向他們解釋說:「我敢公然地在秦王面前羞辱對方,又怎麼會怕廉將軍呢?只是想到秦國強大,若果我們兩個人只顧私怨,互相爭鬥,秦國一定會乘虛而入,為了大局著想,我因此才忍讓。」這番說話很快就傳到廉頗耳中,他覺得非常慚愧,於是脫了上衣露出臂膊背負著荊條,親自到藺相如家認錯。藺相如並不怪罪他,兩人反而從此成為生死與共的好朋友。
(設計圖片)
「負荊請罪」這個故事,後來便用來比喻主動向對方承認錯誤,請求責罰和原諒。
「見怪不怪」這個成語是出自於宋代洪邁所寫的《夷堅三志己》,當中有言:「畜生之言何足為信?我已數月來知之矣。見怪不怪,其怪自壞。」
宋朝的時候,有一個名叫姜七的旅店主。因為他的旅店位於城鎮中央,所以生意十分興隆。他不僅會接待客商,有時也會幫忙代銷貨物,所以生活過得滋潤無比。
一年春天,怪事卻發生在姜七的旅店中。每到子時,姜七便會聽見後院傳來隱隱約約的哭泣聲。那哭聲低沉悲涼,在深夜中顯得尤為嚇人。姜七想知道哭聲的來源,便提燈查看,可是到了後院卻又是一無所見。久而久之,姜七也就習慣了在午夜出現的悲鳴,甚至在泣涕中他也能安然入睡。
有天,有五個客商到旅店借住。聽到奇怪淒清的哭聲後,五個客商都嚇得從床上滾落。五人起來後,便決定一同到後院查探一番。一開始他們在後院發現不了甚麼蛛絲馬跡,但突然其中一人抬起了手,指着後院附近的豬圈說:「哭聲是從那個豬圈中傳來的!」眾人聽後,便邁着不安的腳步到豬圈裡去。
網上圖片
走到那一看,發現是一隻老母豬在哭泣。其中一人不明所以,便搔着頭自言自顧地說:「好奇怪啊!這畜生為何要在半夜作怪?」沒想到,那老母豬居然口出人言回答道:「你們有所不知,我本來是姜七的祖母啊!我生前以養豬為業。短短一年內,我就賣了數百頭豬,並靠此撐起了家業。可是因果輪回啊!我死後也因此受到懲罰,並投生為豬,如今真是懊悔至極!」
眾人安慰牠一番後,第二天一早就把此事告訴了姜七,並勸他好生照料那頭老母豬。然而,姜七卻不以為然的說:「你們怎麼會相信畜生所說的話呢?早在兩個月前,我就覺察到這件怪事了,可是我都沒多管,是因為我知道只要對怪事保持鎮靜,那麼怪事便會不攻自破。你們甭再大驚小怪了!就算牠是我祖母投生的,我也不會管的!」
話雖如此,其中一個客商還是再次勸他好生奉養老母豬,以免後悔莫及。姜七一聽,心裡就不痛快了。最後兩人大吵了一架,且不歡而散。
網上圖片
不曾想到的是,過了兩天姜七突然生病了。他想:肯定又是那頭老母豬在作怪。於是,他馬上就叫來了一個屠夫,並讓他把那天天在哭的母豬給宰了。不料,姜七的病沒有因母豬的死而好轉,反而病情因此加劇。姜七臨死前的一刻,也發出了殺豬般的叫聲。
後人據此提煉出「見怪不怪」的成語,意思是指看到怪異現象不要大驚小怪,要保持冷靜。
網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