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秦軍攻趙 魏臣卻「燕雀處堂」

史空穿梭

秦軍攻趙 魏臣卻「燕雀處堂」
史空穿梭

史空穿梭

秦軍攻趙 魏臣卻「燕雀處堂」

2025年03月14日 20:00

「燕雀處堂」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是出自於孔鮒創作的《孔叢子》中,當中的《論勢》有提及:「燕雀處屋,子母安哺,煦煦焉其相樂也,自以為安矣;竈突炎上,棟宇將焚,燕雀顏色不變,不知禍之將及也。」

孔鮒像。(網上圖片)

孔鮒像。(網上圖片)

作為魏王國相孔謙之子,在戰國末年時常周遊列國。在旅途中,孔鮒多把趣聞輯錄成文。久而久之,他的名聲便在諸侯國間傳揚開來。在他的《論勢》中,就記載着這麼一件逸事。

商鞅變法後,秦國從蠻荒之國成為了戰國七雄之一,而秦國君主兼併土地的野心亦隨之而變得旺盛。於是,在一道道伐趙的命令下,趙國都城便被秦兵所包圍了。然而,作為趙國的近鄰,魏國可以說是一點都不擔心。哪怕秦兵在不久的將來就會踏破趙國都城邯鄲,魏國士大夫卻仍是一副施施然的模樣,甚至還一度認為強秦攻趙的局面是對他們有利的。

商鞅像。(網上圖片)

商鞅像。(網上圖片)

眼見及此,國相子順便心生來氣,忍不住責問他們:「你們為甚麼會覺得魏國能從中獲利呢?」其中一個大臣聽後便踏着不徐不疾的步伐,語帶輕佻地道:「子順!你這麼生氣做甚麼呢!你看啊,要是秦國踏破了趙國的都城,我們跟秦國示好不就好了嗎?要是秦兵撒退,說不定我們還可以趁危兵之時出兵襲擊,到時還不是輕易就能大獲全勝嗎!」

大臣語音剛落,子順就不禁被他幼稚的想法挑笑了。他輕輕拭着眼角的淚水,笑着道:「你怎麼會有如此天真的想法!秦國從秦孝公上台以來就從未吃過敗仗,經驗豐富的秦將們怎會敗給趙國呢?」大夫們被子順毫不客氣地取笑後,心有不甘地說:「哼!可是秦國打敗趙國對我們又有甚麼損失呢?鄰國倒黴,茍延殘存不正是對我國有利嗎!」子順沒想到這群人居然如此冥頑不靈,只得搖搖頭向他們解釋道:「秦國乃侵略成性的貪暴之國。哪怕趙亡於秦,秦也必不會就此滿足。到時候,作為鄰國的魏國可以說是首當其沖地遭受到秦國的入侵。」

說到此,眾大臣的臉上都泛起了猶豫之色。見他們都開始明白事態的嚴重性,子順便繼續說道:「你們可有聽說過燕雀之事?燕雀總是無憂無慮地活在堂屋之上。不料一天,煙囪壞了,火焰往上直冒。不消一刻,整個屋梁都燒着了。可是,燕雀們卻依然臉不變色地吃吃叫叫,認為房子着火跟牠們一點關係也沒有,畢竟自己的窩還是好好的⋯⋯」不待子順說完,眾人都明白到燕雀們恐怕難逃一死,便低下了頭。子順見眾人都明白了,終嘆了一口氣道:「趙國要是被攻破,魏國也會大禍臨頭,希望你們可別像燕雀一樣無知。」

燕雀。(網上圖片)

燕雀。(網上圖片)

後人根據以上文獻總結出「燕雀處堂」這個成語,意思是指某人因生活安定而失去警惕性,也比喻大禍臨頭不自知。

「自知之名」這個成語最早的典故出自於老子所寫的《道德經》,當中第三十三章有提及:「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

春秋時代,齊國相國鄒忌因為相貌堂堂,身高八尺,所以被人尊稱為「騶子」。恰巧,與鄒忌同住一城的徐公也是體格魁梧的美男子,因此兩人不免經常被人拿來比較。

一天早晨,鄒忌起床後,信步走到鏡子面前仔細端詳自己的裝束和模樣。他越看,就越覺得自己長得的確與眾不同。整理好衣裝,鄒忌帶著沾沾自喜的神情望向妻子,並問道:「你覺得我跟城北的徐公比起來,誰更好看呢?」

鄒忌像。(網上圖片)

鄒忌像。(網上圖片)

妻子見丈夫心情不錯,也不想掃他的興,便一邊幫他整理衣襟,一邊笑著回答說:「這還用問嗎?當然是我的夫君更好看啊!那徐公怎麼能跟夫君你比呢?」鄒忌聽到心裡樂開花了,但心裡還是明白自己其實遠比不上徐公。於是,他屁顛屁顛的跑去自己的妾侍那問道:「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誰更俊俏呢?」妾侍對於鄒忌的突然到來感到十分惶恐,見他問自己問題,她想也不想,連忙附和道:「當然是大人您呀!徐公雖是我們有名的美男子,可怎麼都比不上大人您呢!」這次聽到妾侍的答覆,鄒忌才真的放下心來。

翌日,客人來訪。鄒忌在跟他聊天的時候,突然想起了昨天自己問妻子和小妾的問題,心想要不也問問客人好了。他清清嗓子,煞有其事的向客人問道:「您覺得我和城北徐公,誰更好看呢?」突如其來的問題使客人迷惑不已,他搔了搔頭,還是討好的說道:「徐公當然比不上您,您比他帥氣多了!」聽了三人如出一轍的答覆,鄒忌終於放下心來。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有天,徐公到鄒忌家登門拜訪。本來鄒忌還興致勃勃的在門前等待徐公,可他一見徐公那氣宇軒昂的模樣馬上就心生氣餒。明明自己比不上光彩照人的徐公,為甚麼妻子、妾侍和客人都說自己比徐公好看呢?兩人交談時,鄒忌邊思考邊觀察徐公。雖想不明白,但他還是得出一個結論:自己真的比徐公要差一些。

晚上,鄒忌在床上翻來覆去,始終因為早上的事難以入睡。想到最後,他總算找到了原因,只見他念念有詞,喃喃自語地道:「原來這些人都是在恭維我啊!妻子說我美,是因為偏愛我;妾侍說我美,是因為害怕我;客人說我美,是因為有求於我。看來,我是受了身邊人的恭維贊揚而認不清真正的自我了!」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自知之明」這個成語,指自己瞭解自己的情況和能力。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