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普教中」的迷思

博客文章

「普教中」的迷思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普教中」的迷思

2017年12月12日 06:25 最後更新:22:45

最近一個有關學生閱讀能力的調查報告公布,香港學生的排名由五年前的第一跌到第三,我不太著緊學生分數的高低,反而認為加強鼓勵孩子閱讀更為重要。研究還有另一個亮點,就是學者指出「普教中」未能提升學生閱讀能力。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普教中」在香港發展了十多年,家長對此趨之若騖,不少人更會想盡辦法把孩子送進「普教中」的學校,總覺得自己的孩子以普通話來學習中文,書寫閱讀能力必定會提升。

照道理這種想法並無錯,旨因普通話是「我手寫我口」,即是普通話的口語跟書面語是一樣的,只要學生懂得以普通話與人溝通,那就定必能寫出一篇好文章。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但事實呢?我認識不少「普教中」小學的學生,並非人人都是中文高手,反而再些人的中文差到不得了,原因何在?因為普通話並非我們的母語,要用它來學習中文,學生就先要花上很多時間來掌握聲母、韻母和聲調等,老師考核的並非詞語的方法,而是詞語的普通話拼音該如何默寫。我自小學開始就學習普通話,與人溝通並無問題,但你要我默寫拼音呢?我也沒有信心百分百準確。

據報全港仍有七成學校推行「普教中」,但這個比率正在減少,原因是陸續有學校轉回「粵教中」,這些學校都發現「粵教中」對學生裨益更大,他們並非否定普通話的重要,只是在中文課上用粵語,普通話另設一科來教導。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同樣地,我支持學生趁年幼開始學習普通話,但我不贊成用普通話教中文,除非學生的母語是普通話。

我在想,如果中文科老師要花大量時間要求學生背拼音、默聲調,哪會有時間教授語法常識?學生回家只是一味背、背、背,將中文字變成英文字母來記,又是否真正學習語文之道?




Jack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戇豆先生」母校圖書館藏書113年「逾期未還」 終物歸原主

2024年10月24日 10:20 最後更新:23:20

威爾士一名男子近日發現了一本《拜倫的詩》(Poetry of Byron),該書竟是113年前從聖比斯學校(St Bees School)圖書館借出,至今未歸還。

圖書館藏書113年「逾期未還」

據外媒報導,這名男子來自威爾士南部的卡馬森郡(Carmarthenshire),而這本書來自英國坎布里亞郡懷特黑文鎮(Whiteheaven, Cumbria)附近的聖比斯學校圖書館。這本書已經「逾期未還」113年。

書籍主人在一戰中身亡

這本書是藍色布面的,上面寫著Leonard Ewbank的名字和1911年9月25日的日期。Ewbank生於1893年,於1902年至1911年間在聖比斯學校就讀,之後升入牛津大學王后學院(Queen's College, Oxford)。

據記載,儘管Ewbank視力不佳,他仍於1915年應征入伍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1916年2月23日,他在戰鬥中身亡,並被埋葬在比利時伊普爾(Ypres)的鐵道墳場。

聖比斯學校的榮譽名冊上記載著Ewbank的名字,稱讚他為一位「英勇、正直、忠誠的英格蘭人」。

校長:學校「非常榮幸」能夠收回這本書

校長Andrew Keep表示,學校「非常榮幸」能夠收回這本書,「這麼多年後,St Bees 的一部分歷史又回到了我們手中,實在令人難以置信。」

知名演員「戇豆先生」羅溫·艾金森曾就讀於該校

據悉,聖比斯學校是一所歷史悠久的男女合校寄宿和走讀學校,每年學費在16,000到40,000英鎊之間(約162,267到405,668港元)。知名演員「戇豆先生」羅溫·艾金森曾就讀於該校,此外,還有2位劍橋大學校長、多位教授和3位維多利亞十字勳章獲得者也是該校的校友。

聖比斯學校 官網圖片

聖比斯學校 官網圖片

這本書的作者是英國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拜倫勳爵(Lord Byron),這可能是有史以來逾期未還的圖書館藏書之一。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