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孫臏遭同門誣陷刖足黥面 恩怨情仇記在名字

歷史長河

孫臏遭同門誣陷刖足黥面 恩怨情仇記在名字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孫臏遭同門誣陷刖足黥面 恩怨情仇記在名字

2020年07月01日 10:00 最後更新:11:06

連串命運交錯,孫臏於史書活靈活現。

宋代詩人姜特立有一首詩《足弱二首·其二》:「腳力雖云弱,心靈尚宛然。休輕刖孫臏,猶解殺龐涓。」描寫的是孫臏被龐涓用計挖去膝蓋骨後,心志堅毅並未消沉,最終通過自己努力來殺掉龐涓。

大家對孫臏印象應不陌生,他是戰國中期的軍事家,著名兵書《孫子兵法》作者孫武的後代。據《順治年鄄城孫氏族譜》指他原名為孫伯靈,「臏」是他的改稱,「臏」即「臏刑」,可見他受剔去膝蓋骨酷刑的故事,名字顯然帶有強烈信號,並藏著一個狠狠的復仇故事。

影視中的孫臏 (網上圖片)

影視中的孫臏 (網上圖片)

孫臏「臏刑」的幕後主使,為他的同門師兄弟龐涓。孫臏和龐涓早年都在鬼谷子那裡學習兵法。當年他們感情深厚,更談論過日後若封侯拜將,必不會忘記對方。但龐涓當上魏國大將後,心態轉變了。

事緣龐涓於鬼谷子那裡學習三年後,率先往魏國發展,孫臏繼續留在山上學習。龐涓於魏惠王下先擔任軍師,及後兼任元帥,取得勝績後更做了大將軍。此時,孫臏除了學習由鬼谷子兵法,還有學先祖孫武的《孫子兵法》,但這已經是龐涓下山之後的事。

龐涓下山當上大將軍,早已將與孫臏約定遺忘。有日,魏惠王在墨子徒弟禽滑厘口中得知,孫臏已得《孫子兵法》真傳,有大才,於是重金親自請孫臏出山,龐涓得知後心裡不是味兒。

影視中的孫臏及龐涓 (網上圖片)

影視中的孫臏及龐涓 (網上圖片)

龐涓知道自己才不如孫臏,擔心自己地位,於是想了一條毒計,先派一名有齊國口音的人找孫臏,說自己是托孫臏的表哥帶來書信,內容寫及孫臏在齊國的家生活艱難,要孫臏回齊國重立家門。孫臏沒有起疑,回信託此人帶給表哥。

孫臏寫的信,最終被龐涓拿到手後,模仿字跡更改書信內容,再遞給魏惠王。信中內容於龐涓攛掇下,令魏惠王大怒,要捉拿孫臏。最終,孫臏被剜去膝蓋骨,臉上被刺字,一下子變成階下囚。

影視中的龐涓及孫臏 (網上圖片)

影視中的龐涓及孫臏 (網上圖片)

龐涓在魏惠王面前陷害孫臏,卻於孫臏面前裝好人,對孫臏說魏惠王誤會他是齊國奸細,本處以極刑,但經自己努力勸說,他性命才得保全。孫臏被施刑後無法行走,身體虛弱,因此先住在龐涓那裡。孫臏心生愧意,想要報答龐涓,龐涓趁機提出要他傳授《孫子兵法》,孫臏欣然應允。

不過,因傷口疼痛難忍,孫臏默寫速度極慢,服侍孫臏的下人看不下去,得知孫臏是冤枉,將消息告訴孫臏,更說如果孫臏默寫完《孫子兵法》,就有可能被處死。

孫臏大驚,便裝瘋賣傻保全自己。龐涓為測試孫臏是否真瘋,拖孫臏到豬圈。孫臏卻毫無異色,倒在豬圈就睡。孫臏亦趁齊國使者出使至魏國首都大梁時秘密拜見,並用言辭打動齊國使者,使者偷偷用車載走孫臏。孫臏回到齊國,先得到田忌的賞識,並寄居門下擔任門客,再推薦予齊威王。

孫臏最終脫險,在齊國被尊為上客。時時不忘屈辱的他,很快就等待到機會。公元前354年,龐涓率軍攻打趙國,意欲徹底拿下。經幾番戰鬥,邯鄲守軍大潰,趙國請求齊國發兵解圍。於是,齊威王令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實行「圍魏救趙」。

影視中的孫臏 (網上圖片)

影視中的孫臏 (網上圖片)

在龐涓率軍即將佔領邯鄲之時,孫臏先派人傳消息,說齊國大將準備派兵攻打魏國襄陵。龐涓得知消息心中一驚,直接帶大軍回師,半路遭孫臏伏擊,龐涓大敗而逃。

沒多久,韓趙兩國聯合攻打魏國,魏國得知消息打算先下手為強,命龐涓率大軍攻打韓國。齊國大將田忌認為若魏國勝了韓國,必然不會放過趙國,因此齊國應該派軍救韓。這樣,孫臏有再次報復的機會。

孫臏趁龐涓攻打韓國時,率軍攻打魏國。等龐涓率軍返回魏國時,先造成一副齊軍大敗而逃的假象,引誘龐涓至馬陵道,最終萬箭齊發將龐涓逼到絕境。龐涓心知孫臏絕對不會放過自己,又不願成就孫臏,於是最後拔劍自刎。

孫臏終於報了刖足黥面之仇,還在這一戰「馬陵之戰」中打出自己名頭,由於魏軍主力被殲滅,國力大衰,齊國則取代魏國,成為當時最強的國家。

往下看更多文章

張儀戲楚 表現「如簧之舌」

 

「如簧之舌」是舌頭靈巧得像樂器里發聲的簧片一樣。形容花言巧語;能說會道。他的出處在唐•劉兼《誡是非》:「巧舌如簧總莫聽;是非多自愛憎生。三人告母雖投杼;百犬聞風只吠聲。」

中國歷代每多能言善辯之士,今次想跟大家分享張儀戲楚的故事。話說在春秋戰國時代,有所謂縱橫家的門派。縱橫家有兩個最出名的代表人物,一是主張六國合縱的蘇秦,提出六國結成聯盟對抗強秦。作為對手,有以張儀為首的連橫派,旨在破壞六國結聯關係。結果是兩派各有勝負,當時齊國與楚國結盟,使秦國無處下手。因此秦王決定派遣張儀出使楚國,企圖說服楚國放棄與齊國同盟的關係。

不少張儀的作品都表現出很狡猾的樣子 (網上圖片)

不少張儀的作品都表現出很狡猾的樣子 (網上圖片)

楚懷王聽説張儀將要到楚國,顯得漫不經心。戲說︰「閣下來自偏僻鄙陋的國家,用什麼來指教我呢?」張儀知道楚懷王貪心,決定說之以利:「大王若能聽從我的意見,解除與齊國的盟約,我願意奏請秦王獻出商於一帶六百里的土地,讓秦國的女子作為服侍大王的侍妾,秦、楚之間娶婦嫁女,永遠結為兄弟國家。」

張儀開出的條件十分吸引,楚懷王興高采烈地應允了張儀。大臣們來向楚懷王祝賀,唯獨陳軫勸諫楚懷王不要輕信張儀。楚懷王説:「我不費一兵一卒即可獲得秦國六百里地,大家都替我開心呢!唯獨你在阻止我,你想幹嘛?」

楚懷王 (網上圖片)

楚懷王 (網上圖片)

陳軫回答:「不是這樣的。以臣看來,商於一帶的土地非但不能得到,反而會換來秦國和齊國聯合起來。秦、齊二國一旦聯合,屆時必定會禍患臨頭。」

楚王要他繼續説下去,陳軫則説:「秦國之所以對我楚國如此謹慎,只因為齊楚二國。如今大王,則會使楚國孤立無援。秦國又怎麼會偏愛一個孤立無援的國家,而白送商於六百里地呢?張儀回到秦國之後一定會背棄對大王的承諾,若是向北與齊國斷絕關係,只會招來西邊秦國的禍患,兩國的軍隊一定會一起攻打楚國。我替大王想了下對策,倒不如我們在與齊國暗中合作、表面斷交,派人跟隨張儀去秦國。假如秦國把土地割讓給我們,再與齊國徹底斷交也不算晚。若他們不將土地割讓出來,那也符合我們的策略。」

齊楚結盟使秦國沒機可乘 (網上圖片)

齊楚結盟使秦國沒機可乘 (網上圖片)

楚王心裡不高興,罵道︰「閉嘴! 不要再講話了,等着我得到土地便是。」於是,楚國和齊國斷絕了關係,廢除了盟約,楚懷王把楚國的相印授給了張儀,還饋贈了大量的財物,派了一位將軍跟着張儀到秦國去接收土地。

張儀回到秦國,假裝沒拉住車上的繩索,跌下車來受了傷,一連三個月沒上朝,楚懷王聽到這件事,説:「張儀是因為我與齊國斷交還不徹底吧?」就派人去往宋國,借了宋國的符節到齊國辱罵齊宣王,齊宣王一氣之下斬斷符節,轉而與秦國結交。

影視作品上的張儀 (網上圖片)

影視作品上的張儀 (網上圖片)

秦國、齊國建立了邦交之後,張儀開口便説:「我有秦王賜予我的六里封地,願把它獻給楚王。」張儀才上朝。楚國使者則説:「我奉楚王的命令,來接收商於之地六百里,從來沒聽説要收什麼六里土地。」

楚國的使臣只得返回楚國,把張儀的話告訴楚懷王,楚懷王一怒之下,興兵攻打秦國。結果秦、齊兩國共同攻打楚國,奪取了丹陽、漢中的土地。楚國又派出更多的軍隊去襲擊秦國,楚軍大敗,於是楚國又割讓兩座城池和秦國締結和約,結束戰爭狀態。

後人以「如簧之舌」形容人花言巧語,能說善道,動舌如鼓弄簧片一般。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