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一場意圖推翻政府的顛覆活動

博客文章

一場意圖推翻政府的顛覆活動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一場意圖推翻政府的顛覆活動

2020年07月14日 18:47 最後更新:18:50

反對派進行初選之後,特首林鄭指初選涉嫌違反《香港國安法》,港澳辦和中聯辦亦先後發出聲明。

港澳辦發出聲明,嚴厲譴責民主派初選,指此舉是對香港特區選舉的非法操控,對香港基本法和香港國安法的公然挑戰,絕不能允許,堅決支持依法查處有關違法行為。 中聯辦直指戴耀廷的「雷動2.0」、「35+計劃」,其目標是要奪取香港的管治權,妄想上演港版「顏色革命」。透過否決財政預算案、癱瘓特區政府、全面「攬炒」香港、顛覆國家政權,已經涉嫌觸犯香港國安法第22條以及香港本地選舉法律。

有不少人相信初選或者違反限聚令,甚至可能觸犯《選舉條例》有關計算經費,申報選舉宣傳品等條文,但說違反了《香港國安法》,他們又覺得指控嚴重了一些。實情是不是這樣呢?

先看看《香港國安法》的相關條文,當中主要有兩條可能涉及對戴耀廷的指控,包括顛覆罪,第22條第3款規定:「嚴重干擾、阻撓、破壞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政權機關或者香港特別行政區政權機關依法履行職能。」顛覆罪的前提是使用「武力或者非法手段」。

另外勾結罪也是可能的罪名,《國安法》第29條3款:勾結外地「對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進行操控、破壞並可能造成嚴重後果」,即屬違法。

在中聯辦的指控當中,提到反對派少數團體「在外部勢力支持下」的用語。究竟戴耀廷策動初選有無犯勾結罪,首先要符合「在外部勢力的支持下」這個條件,就要看看是否找到外部勢力用金錢或者其他方式支持此次初選的證據,表面上看,不容易找到相關的證據。

至於指戴耀廷是否觸犯發的《香港國安法》第22條顛覆罪,需要滿足兩個條件。第一是用武力或者非法手段;第二是嚴重干擾、阻撓、破壞特區政府施政。在具體討論這個條件之前,我要特別指出,很多人討論戴耀廷的行為是否違法,都只關注他的行動細節,卻也沒有注意到他的行動整體部署和動機。戴耀廷經常辯解,舉辦初選甚至「35+」將來否決預算案,是本地法律或者《基本法》允許的行為,並不是「非法手段」。他這些講法,表面看似有道理,但細思之下,會發現只是詭辯。

戴耀廷在4月底發表題為《真攬炒十步  這是香港宿命》的文章,裏面已道出了他大力推動「35+計劃」全部計劃及意圖。他推動反對派,特別是激進反對派爭取立法會過半數議席,目的是要否決預算案,逼特首解散立法會,立法會重選之後,通過否決預算案逼特首辭職。他提出的「攬炒十步」,過程其實非常血腥。第8步是逼中央宣佈香港進入緊急狀態;第9步是「香港街頭抗爭更激烈,鎮壓也非常血腥,港人發動三罷,令香港社會停頓」;第10步是「西方國家對中共實行政治經濟制裁」。

整個行動是以最激進的手段撩動中央鎮壓,誘發西方制裁。結局不言而喻,他是想推翻香港政府,最終目的是要顛覆中央政府。他在那篇文章的末段,引用了「抗爭名曲」《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的歌詞,鼓勵港人:「你想見到一個新的世界嗎?來吧!加入這抗爭,去為你的自由去爭戰吧!」

戴耀廷的目的,就是要發動一場「攬炒式」的顏色革命,藉此顛覆香港特區政府、甚至中央政府。當大家爭議戴耀廷的「攬炒十步」用的是否非法手段時,戴耀廷其實已違反了《基本法》的總則,想要推翻香港的基本制度。《基本法》第73條2款賦予立法會審批預算案的權力,卻沒有授權立法會可以不問預算案內容,借否定預算案去推翻政府。

或許有些市民參與了反對派的初選,會認為自己毫無顛覆之心。但這個「攬炒」行動的每一個小環節都看似合法,當組織起來之後,卻成了一場顛覆活動,透過違反《基本法》的手段,嚴重破壞特區政府施政。參與者不一定清楚,組織者卻早有預謀,而且是一個預先公開的陽謀。

相信阿爺已經為後立法會選舉作好準備,萬一出現顛覆派而不是傳統反對派佔據立法會的時候,會如何應對這個亂局,《國安法》就是止亂的利劍。

盧永雄

美國總統特朗普4月2日宣布他的瘋狂加稅計劃,向中國加徵34%關稅。中國在兩日後強硬回應,宣布反加徵美國商品34%關稅。中國是迄今唯一一個國家,夠膽在美國的恐嚇之下,全面反制美國。國家面對霸權毫不退縮,做得漂亮。

特朗普推動這場荒謬的貿易戰,首先就觸發美股崩盤,繼而引發全球股災和貿易大混亂。美國人選出這樣一個總統,可以對世界造成這麼大的禍害,其中關鍵原因,是他發動一場既鲁莽又無理的貿易戰。

第一,以謊言作決策開端。特朗普首先捏造各國對美國徵收的「關稅」,然後號稱減一半就是他對各國加徵關稅的稅率。美國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格曼指,特朗普在貿易議題上已經「發瘋失控」,特朗普所指稱外國收取的關稅更是完全虛假。克魯格曼指以歐盟為例,實際上向美國徵收的關稅不足3%,而特朗普就指稱歐盟向美國徵收的關稅達到39%,克魯格曼質疑特朗普究竟是故意撒謊還是純粹無知。

白宮經濟顧問納瓦羅是這次貿易戰的主要推手,他接受訪問的時候,仍然死撐這個所謂外國對美國徵收的關稅,「是估算貨幣操縱、增值稅扭曲、傾銷、出口補貼、技術性貿易障礙、農業貿易障礙、配額、禁令、仿冒、知識產權竊取等所有因素」。納瓦羅嘗試令人相信,這個所謂外國加徵的關稅是他們精密計算出來。

不過,美國著名財經記者蘇洛維耶斯基就直接踢爆,指這個所謂外國「關稅」是特朗普捏造,方法是用美國對一個國家的貿易逆差數字,除以那個國家對美國的出口額,就將這個比率硬稱作為那個國家對美國的「關稅率」,與納瓦羅所說的計算完全無關。印證美國聲稱各國對美國徵收的所謂「關稅」,發現蘇洛維耶斯基的講法百分百正確。

美國一個這麼大的國家,竟然可以用謊話作為決策的依據,美國人會不會感到羞恥呢?

第二,以霸權逼人跪低。以中國台灣為例,特朗普一直無理指控台灣竊取了美國的芯片業,其實是當年美國不願意做芯片製造這些辛苦功夫,讓芯片製造業外流的結果。特朗普一上台就聲稱要對台灣的芯片加徵100%關稅,賴清德當局面對美國霸權,腰骨很軟,馬上跪低,接受台積電在美國逼迫之下,在美國再加碼1000億美元的投資,前後台積電投資了1650億美元,等於將台積電最先進的2、3納米製程芯片產能,一半搬去美國。

台灣滿以為這樣就可以換取美國的善待。在4月1日美國加關稅前夕,民進黨的立法院黨團總召集人柯建銘,在立法院會議時這樣說,「特朗普絕不是你們想像的,我預估美國對台灣加關稅可能在10%左右,明天就會見真章....我夠資格代表部長回答,國安總結我有參加,我看過他們的預估。」

結果一日之後,民進黨就被美國打臉。特朗普就是按台灣對美國的貿易順差那條神奇公式,計出台灣對美國徵收64%的關稅,所以就決定加徵台灣32%關稅,完全不是台灣預估的10%。台灣今天割一城,明天割一城,將肉都割光了,但是換來完全無差別對待,這就是對特朗普投降的下場。

第三,以隨意取代規則。按特朗普的捏造關稅方程式,那些對美國並無貿易順差、反而對美國有貿易逆差的國家或地區,特朗普一律創作其對美國徵收的關稅是10%,然後同樣對這些國家和地區加徵10%的關稅。香港是根據世貿組織規定的獨立關稅區,按美國商務部的數字,2024年美國對香港不但沒有貿易逆差,而且有貿易順差,美國對香港的商品貿易順差是219億美元。按特朗普的捏造關稅方程式,香港就應該等同新加坡、澳洲、英國等地,被美國加徵10%的關稅。但是特朗普就直接將香港當成為中國的一部分,對中國再度加徵34%關稅的時候,同樣加徵香港相同的稅率,可說橫蠻無理,連自己定的規則都不遵守。

世貿組織的前身是關稅貿易總協定,是美國一手推動之下建立,美國對自己一手創立的國際規則說用就用、說丟就丟,還有什麼信用可言呢?

美國是所謂的民主政制,一般人形容,民主制的最大好處有兩個:第一,即使不能選出最好的領袖,但是不會選出最壞的領袖。特朗普看來是一個例外;第二,民主制下即使第一次選舉犯錯誤,選出錯的領袖,但是4、5年之後第2次選舉,就會將壞領袖踢落台,重新選出好領袖。特朗普顯然亦非如此,是被美國人重新選舉推上台的。

不要告訴我4年之後美國會怎樣怎樣,因為4年之內特朗普已經可以搞到世界大亂,他損害美國人,要美國人捱高通脹,我們可以不理。但是他輸出混亂,令全世界人民同樣受苦,這就關乎世界人民的切身利益,試問美國人怎樣去為特朗普做出的災難,負起責任呢?

丹麥首相弗雷澤里克森近日訪問格陵蘭時表示,「我們對這個多年來我們一直崇拜的國家美國,還能相信什麼呢?」她的話很值得親美派反思。誰能再相信一個謊言帝國呢?

盧永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