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疫情紓緩,但確診數字回落相當慢,不少首當其衝的行業大叫難頂,要求政府再推出第三期抗疫基金,不過,被視為特首林鄭愛將的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早前就放風,指暫時未有大計劃。
有消息就指,羅致光公開替政府做期望管理的工作,皆因當局大手派錢抗疫,使得比預期更多,出現超出預算的花費。
羅致光。
根據政府原先計劃,第二期防疫基金支出為800億元,但水喉扭開後,花費變得高於估計一截,初步粗略數字可能接近900億元。由去年社運導致庫房出現赤字,到疫情開倉,累積使出了政府近三成儲備,在這個勢頭下,內部都擔心「由儉入奢易」,一旦失控就再難收緊,所以對第三期抗疫基金就不敢輕易作出過大承諾。
對抗疫支出可觀,政府內部都有不同意見,包括保就業計劃的審批,正如社會上有聲音指個別行業在逆境中沒有受到影響,甚至生意有受惠,但一樣符合資格申請,拿走大筆公帑。因為這個原因,在保就業第二期就要求物業管理公司要把申請的錢80%回饋業主,又要求兩大超市要以優惠形式益市民。
政府不想公帑益逆境仍然好生意的大型企業,但具體落實就有難度。以超市為例,本來就有經常有不同的優惠作為推廣手段,怎樣劃分原有的優惠和因應政府要求進行的益市民優惠呢?超市拿了大筆公帑做回饋,究竟應該以生意額抑或盈利去監察是否達標呢?如果以生意額,超市薄利多銷,生意額極大,很容易就可以滿足要求,但產生的效果相信很微。若然要以利潤做指標,似乎要求又過高,超市很難會接受,所以點樣計法,連智商160的羅致光都說不清楚,因此有人認為這是使錢使得太鬆惹來批評後,臨急抱佛腳的應變措施。
政府坐擁金山銀山,遇著疫情大舉放水,的確大大減低了市民的怨聲。不過,在接連多次派錢後,金山銀山已經縮水。如果套用前財政司司長梁錦松的說法,授人以魚,不如教人養魚。對很多受助的商戶來說,有沒有第三輪抗疫基金並非最重要,歸根究底最重要還是搞好控疫防疫,讓經濟活動可以盡早復常。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35+顛覆案」昨日(11月19日)判刑,4名「組織者被列為案中的「首要分子」判囚6年1個月至10年,其中「主腦」戴耀廷最重入獄10年,其餘41名被告判囚4年2個月至7年9個月。一如所料,歐美等乘機借判刑譴責香港,其中美國更聲稱向本港負責執行國安法官員施加簽證限制,但就沒有講明針對那些官員。而中國外交部駐港公署及特區政府先後強硬反擊,批評這些國家詆毀香港民主自由人權、干預特區正當司法。
比較引人注意的反而是英國首相施紀賢,他先後在記者會及英國廣播公司訪問中,兩度拒絕公開譴責或評論香港「35+顛覆案」的判刑。
施紀賢說,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相信在經濟上可合作,同時與習近平會面時討論了雙方分歧之處,包括香港,他形容這是他選擇的方式,日後也會繼續。
英首相施紀賢與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巴西二十國集團(G20)峰會召開期間,進行雙邊會晤,是中英兩國元首6年來首次會晤。(華春瑩X平台圖片)
睇番早前日在巴西二十國集團(G20)峰會召開期間,施紀賢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了雙邊會晤,這也是中英兩國元首6年來首次會晤。
在會晤中,習近平亦向施紀賢表示,雙方秉持戰略夥伴定位,堅持雙互尊重,合作共贏,開放合作,交流互鑒,實現互利共贏,共同書寫中英關係健康穩定發展下一個篇章。
英國及國際傳媒普遍提及,這次中英領導人會晤,是繼2018年後,兩國領袖再度親身會面。
英國外交聯邦及發展事務次官衛倩婷(Catherine West)上周曾訪港。
中英關係改善有跡可尋,除兩國領袖會面外,英國外交聯邦及發展事務次官衛倩婷(Catherine West),上周亦訪港,期間更與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及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先後會見,另也曾與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崔建春會面。衛倩婷曾任反華組織「香港監察」的贊助人,但工黨新政府上台後,她也跟隨新政府路線,尋求改善港英關係。
高人話,外國借「35+顛覆案」譴責香港不出奇,英國首相不譴責才出奇。中英兩國領袖6年來首次會晤,看來英國工黨政府有心和中國改善關係,所以對香港政治問題就比較低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