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仍在全世界蔓延,觸發我們對一些問題的深刻反思。
一、青島疫情確認源頭。山東省青島市小規模爆疫,發現13名確診者,青島市即時啟動全市檢測。直至周四,已經對1016萬個樣本完成核酸檢測,除此前公佈的確診病例之外,檢測未有發現新的確診病例。青島在5天內進行過千萬的檢測,震驚世界。
青島當局查出此輪疫情的源頭是青島港搬運工感染者,他在住院期間用CT室(電腦斷層掃描室)檢查,由於CT室的消毒疏漏,感染了其他的同院用CT室病人及陪護人員,造成醫院內的聚集性疫情。而全民檢測結果顯示未有發生社區傳播。另外,青島當局確認各感染者的病毒基因序列與9月時青島市感染者高度同源,一條缐查下來追縱出感染路徑,顯示了內地的全民檢測和流行病學追縱都有極高的水平。反觀美國,本週四1天新增確診66129宗,這樣的巨量新增病例,根本談不上流行病學追蹤索源
二、佛里曼的感嘆。名著《世界是平的》的作者佛里曼(Thomas Friedman)最近在《紐約時報》撰文,題為《中國越來越好,我們越來越病,多謝特朗普》(China got better. We got sicker. Thanks Trump)。新冠大流行擊敗了美國,引來了佛里曼的感嘆。他認為特朗普出了問題,美國亦需要改革,但美國很難制訂一套與中國同樣高效率的抗疫方案,因為「美國沒有一個威權政府,我們也不希望有一個。但我們未能產生一個民主共識,來進行同樣的工作。」
如果佛里曼的推論正確,就意味著民主制度有根本性的缺陷,面對世紀疫症這種致命的衝擊,由於體制使然,人民不能形成共識,不能進行全民檢測,不能進行有意義的限聚,無法控制疫情。恐怕這不單是政治結構的問題,也有政治文化的問題。
三、中國抗疫劇《在一起》引起的反思。上海廣播電台攝製的《在一起》,最近在國內引發熱潮。這套劇用MyTV super也可以在香港看得到。很多人都以為內地這些「文以載道」的劇集,肯定是宣揚雷鋒精神的樣板戲,但《在一起》卻顯示了不同的風格。
《在一起》定義為「時代報告劇」,可以說完美融合了藝術和現實。本質是電視劇,看起來卻像紀錄片。劇中很多人物都有現實生活的原型。例如其中一集的醫院院長張漢清,原型就是患有漸凍症的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另一集《擺渡人》中的快遞司機辜勇,原型就是武漢滴滴車司機王利,就是疫情最嚴重時期的「擺渡人」。《在一起》雖然是抗疫劇,但不刻意煽情。例如快遞司機辜勇在疫情爆發之初,要為醫院醫生跑腿買口罩,觸發了他要囤積醫療用品高價倒賣的念頭。但當他送貨到醫院時,見到生離死別的情況,就把醫療用品免費送給了醫院內的人。另外,劇中出現由倪妮飾演的抗疫護士,並非像雷鋒一樣一不怕死,二不怕苦,而是曾經情緒崩潰、要逃離醫院的真實人物。她大聲呼喊「我想活著,誰來保護我們?」是現實中武漢疫情高峰期,醫護人員面對生命威脅的真實寫照。
看完《在一起》,既感動,亦受感染。據我與內地朋友的接觸,劇中反映了內地人真實的精神面貌。他們並非社會主義制度中的盲動者,但在國家的領導之下,全民衝上前線打防疫戰爭,最後全面成功,亦為勝利感到自豪。
當美國的知識分子不知道如何在民主制度下形成共識,而中國人民的共識早已形成。在絕對科學的方式抗疫下,展現了極高水平的應對危機能力。世紀疫症令西方暴露出來的問題,其實遠遠不止於疫情本身。
盧永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