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大量印度訂單轉到中國 紡織業久違火爆!業內:20年沒遇到過

博客文章

大量印度訂單轉到中國 紡織業久違火爆!業內:20年沒遇到過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大量印度訂單轉到中國 紡織業久違火爆!業內:20年沒遇到過

2020年10月19日 09:06 最後更新:09:12

「這些桌布之前都是在印度生產的,沒想到ZARA會來,以前不敢想,從沒見過這麼多訂單。」

中國的紡織廠。新華社圖片

中國的紡織廠。新華社圖片

「作為一家以內貿為主的商家,上一次我們接觸到印度的訂單,還是四五年前的事了。」

河北高陽榮天紡織有限公司的銷售經理王歡告訴內地21世紀經濟報道,9月以來其外貿訂單暴增,做工廠20年的他還沒有遇到過這麼火爆的行情。值得注意的是,其訂單增長最多的是內貿批發平台1688,「1688上一個月,毛巾訂單達到200萬條,很多最後都到了印度。」

但印度疫情嚴重,昨天新增新冠肺炎個案6.2萬,累計個案749萬,嚴重的疫情令大量工廠停工。

9月以來,印度多家大型出口紡織企業因疫情無法保證正常交貨,已有多個本來在印度生產的訂單轉移到中國生產,也有部分接單的工廠開始在中國直接採購。中國的紡織廠長們開始頻頻在內貿平台上接到多個來自印度的訂單。

內貿平台接到ZARA訂單,營業額暴漲5倍。

同樣位於河北高陽的一家名為「簡木青悅」的家紡工廠,也在內貿平台1688上接到了一個印度的大單。「開廠3年來,第一次接到印度訂單,開口就要浴巾5000條以上。」該廠總經理石松林說。

大量中國工廠在內貿平台接到來自印度的訂單。21世紀經濟報道圖片

大量中國工廠在內貿平台接到來自印度的訂單。21世紀經濟報道圖片

浙江金華的家紡工廠橫崗家紡更是在1688這一內貿批發平台上接到了國際品牌ZARA的訂單——幾十萬條桌布,這佔到今年以來該公司總產量的60%,接單後其營業額比去年同期暴漲了5倍。

「這些桌布之前都是在印度生產的,沒想到ZARA會來,以前不敢想,從沒見過這麼多訂單。」橫崗家紡總經理舒介武說。

上述三家家紡工廠負責人均表示,為保障完成印度訂單,已新開了生產線,擴充兩至數倍的員工,每天加班加點連夜生產。

由於疫情遲遲無法得到有效控制,印度很多工廠沒有辦法如期開工,於是越來越多的紡織訂單被取消,或者轉向中國等其他國家。據染整百科消息稱,當前國內不少服裝製造的訂單已經排到了明年的5月份。

印度紡織工業聯合會(The Confederation of Indian Textile Industry,CITI)在7月致印度央行行長達斯的一封信中表示,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本財年總體需求量預計大跌25%~50%。在這種需求量的影響下,有25%左右的紡織廠和製衣廠可能將永久性關閉,導致成千上萬的人失業。

印度服裝製造商協會(CMAI)也在今年表示,如果沒有政府的支持,紡織業可能會裁員1000萬人。

印度紡織工業聯合會表示印度的紡織業是資本密集型產業,但長久以來利潤一直相當低薄,由於在過去幾年里,印度經濟增速下滑,他們一直在苦苦支撐,未來兩年的日子恐怕將更加難過。

在2019財年,印度紡織和服裝業的整體規模為1620億美元,其中出口規模為370億美元。印度紡織工業聯合會此前預測,到2024至2025年,該行業的產值預計將增加到3500億美元,其中包括1250億美元的出口產值,新增3000萬就業崗位。

紡織業在印度工業中一直佔據著重要地位,在20世紀40年代末,印度紡織業佔全部輕工業產值的46. 2%,此後比例逐漸下降。

根據印度品牌資產基金會8月公佈的研究報告,2018財年,行業共雇傭了超過4500萬人。而在2019財年,紡織業佔到印度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在印度出口中的比重佔到了15%,是印度外匯收入的重要來源。

但是印度的紡織和服裝行業相當分散,特別是服裝業80%以上都是小微企業,而且印度的原棉和人造纖維對進口依賴很大,由於關稅高造成成本較高,而在疫情來臨後,港口停擺、運輸停滯,進一步打擊了印度的紡織服裝業。

印度紡織服裝業的現狀只是疫情下印度經濟的一個縮影。根據世界銀行10月7日發佈《南亞經濟聚焦》報告,本財年印度的國內生產總值預計將萎縮9.6%,這是印度經濟增長四十年來首次收縮。

訂單轉移,令中國紡織服裝訂單成倍增長。

在商務部10月14日的一個媒體溝通會上, 商務部外貿司司長李興乾指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紡織品生產國和出口國,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優勢明顯。

「在紡織品中有一個產品大家非常熟悉——口罩,作為全球最大的防疫物資供應國,中國向200多個國家提供了口罩等防疫物資的出口保障。但如果剔除口罩產品,今年中國的紡織品的出口下降在兩位數。」

李興乾指出,中國科學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效,率先實現復工復產,有力保障了國際市場供給,也支撐了國際產業鏈供應鏈順暢運轉。「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造成巨大衝擊,我們真誠希望印度能早日遏制疫情,恢復正常生產生活。」李興乾說。

目前,中國仍是印度最大的貿易夥伴,2018年印度對中國的出口總額約90億美元,而從中國進口的則高達617億美元,貿易赤字近527億美元。其中,印度的紡織品及原料出口額為18.4億美元,佔其對中國出口總額的11.1%。

10月14日,21世紀經濟報道從阿里巴巴國際站獲取的數據顯示,從5月份開始,中國面料及紡織原材料訂單數增長超100%;服裝行業訂單數同比增長200%以上,值得注意的是,服裝行業在7月份實現3倍增長。

而海關數據顯示,前3季度,中國包括口罩在內的紡織品出口8287.8億元,增長37.5%。

這種狀況至少能維持兩三年。

科技與戰略風雲學會研究員陳經表示,受制於印度的疫情和供應鏈管理的慣性,海外企業很難在生產者之間隨時切換,這一現象預計將維持兩到三年時間,但從長久來看,實現紡織行業的高科技革新才是未來發展之道。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10月13日公佈的數據,2020年1~9月,紡織服裝累計出口15156.7億元,增長12.2%,其中紡織品的表現尤為突出,增長了37.5%。

陳經認為,首先訂單的轉移與印度新冠肺炎疫情是緊密相關的,印度的生產環境受到了極大的干擾,疫情在短期內很難結束。

當前印度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已突破700萬例。印度多名醫學專家此前表示,根據病例增速預測,印度將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累計新冠確診病例數最多的國家,印度的抗疫工作正面臨嚴峻挑戰。

陳經表示,更為重要的是海外企業的供應鏈管理,不容許他們在中印之間隨時切換。他說,在建立了穩定的生產流程之後,沒有特殊原因,就不會斷然進行變化。如今印度是無法交貨,海外商家才會被迫把供應鏈轉到中國來。

他說,一旦轉移到中國來,就將維持一段時間,哪怕印度生產商表示可以重新接單,切換也將是個緩慢的過程。因為企業需要進行認真考察,是否「靠譜」,而經過一段時間後,海外企業已經適應了中國的生產體系,包括物流、檢驗,報關等流程。如果客戶最終接受中國的成本,訂單或將長期留存在中國。

陳經表示,紡織品行業是很特殊的行業,如生產毛巾,床單等產品,門檻極低,幾乎所有國家都有這一生產能力。近年來,隨著中國人力成本的提高,確實有產業轉移的壓力。但他分析,傳統行業未必就是低科技行業,而實現高科技與傳統產業的結合,這正是中國所擅長的。

他說,紡織行業也會看到科技革新的苗頭,實現更高水平的自動化降低成本,這才是將訂單保留在中國的長久之策。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特朗普在白宮簽署兩項關於所謂「對等關稅」的行政命令,美國對全球逾百國家徵收10%至49%不等的關稅,為全球經濟投下「核彈」,其中對華徵收稅率達34%,累計則達54%;越南及柬埔寨更高達46%及49%。究竟這個所謂「對等關稅障礙」是如何計算出來?

美國知名財經記者蘇洛維耶斯基(James Surowiecki)在社交平台X發文,解釋特朗普如何「捏造」美國被他國徵收的所謂「關稅稅率」,作為自己濫加關稅的借口。

蘇洛維耶斯基也不禁慨嘆所謂關稅稅率計算法如此「荒唐」。X截圖

蘇洛維耶斯基也不禁慨嘆所謂關稅稅率計算法如此「荒唐」。X截圖

蘇洛維耶斯基表示,美政府給出的他國對美稅率實際上並非如其所聲稱的那樣以「關稅稅率+非關稅壁壘」計算得出。相反,對於每個國家,只是將美國對該國的貿易逆差,除以該國對美國的出口額,將這個比率當做所謂「該國對美稅率」。

蘇洛維耶斯基舉例說,美國對印尼的貿易逆差是179億美元,印尼對美國的出口額為280億美元,兩者相除的比例即為美方聲稱印度尼西亞向美國收取的64%關稅稅率。特朗普據此宣布,美國對印尼亞徵收「已優惠」的「對等關稅」,僅為印尼對美國所謂「稅率」的一半,即32%。

若以此「對等關稅障礙」的計算方程式套用在中國,2024年美國對中國貿易逆差為2954億美元,同年美國自中國進口金額為4389億美元,兩者相除得出67%;特朗普宣布對中國商品稅率高達34%,累加現有關稅則達54%,美國已對華提供稅率「優惠」了,算法「簡單又粗暴」。

至於台灣,2024年美國對台灣貿易逆差739億美元,而美國自台灣進口金額為1162億美元,相除得出64%,現時美對台灣徵收32%稅率,即最後美對台課徵約一半的關稅。

特朗普所謂的「對等關稅」稅率計算法, 被指具「欺騙性」。AP圖片

特朗普所謂的「對等關稅」稅率計算法, 被指具「欺騙性」。AP圖片

美方所宣布的其他國家對美「稅率」以及美國徵收的所謂「優惠對等關稅」也是以類似的方式計算得出。

至於美國對那些國家有貿易順差的話,那些國家所謂對美國的「對等關稅障礙」就一律作成10%,舉例2024年美國對英國有11.9億美元貿易順差,所以就創作成英國對美國的「對等關稅障礙」是10%。

以此脫離現實的方程式計算全球180國及地區的所謂「對等關稅障礙」,蘇洛維耶斯基慨嘆:「What extraordinary nonsense this is (這多麽荒唐啊)」、「This is so dumb and deceptive(這是如此愚蠢和具欺騙性)」。

蘇洛維耶斯基還表示,與美國有貿易協定的韓國,不可能如特朗普宣稱的那樣對美國的出口商品徵收50%的關稅,歐盟也沒對美收取39%的關稅。

商務部回應表示,美方在主觀、單方面評估基礎上,得出所謂「對等關稅」,不符合國際貿易規則,是典型的單邊霸淩做法。AP圖片

商務部回應表示,美方在主觀、單方面評估基礎上,得出所謂「對等關稅」,不符合國際貿易規則,是典型的單邊霸淩做法。AP圖片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4月3日就美方宣布對等關稅回應稱,中方對此堅決反對,並將堅決採取反制措施維護自身權益。

發言人表示,美方聲稱自己在國際貿易中吃了虧,以所謂「對等」為由提高對所有貿易夥伴的關稅,這種做法罔顧多年來多邊貿易談判達成的利益平衡結果,也無視美方長期從國際貿易中大量獲利的事實。美方在主觀、單方面評估基礎上,得出所謂「對等關稅」,不符合國際貿易規則,嚴重損害相關方的正當合法權益,是典型的單邊霸淩做法。對此,很多貿易夥伴已經表達強烈不滿和明確反對。

發言人說,歷史證明,提高關稅解決不了美國自身問題,既損害美國自身利益,也危及全球經濟發展和產品供鏈穩定。貿易戰沒有贏家,保護主義沒有出路。中方敦促美方立即取消單邊關稅措施,與貿易夥伴通過平等對話妥善解決分歧。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