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加倍奉還 美國鼓動歐盟、英制裁中國4人 北京馬上反制歐盟10人

博客文章

加倍奉還 美國鼓動歐盟、英制裁中國4人 北京馬上反制歐盟10人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加倍奉還 美國鼓動歐盟、英制裁中國4人 北京馬上反制歐盟10人

2021年03月23日 10:35 最後更新:11:36

在美國鼓動下,歐盟宣布對侵犯新疆維吾爾人權的4名中國官員,包括新疆公安廳廳長陳明國、新疆政法委書記王明山、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書記王君正、新疆前政法委書記朱海侖,以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公安局實施制裁。

美國及後亦宣布制裁王君正及陳明國,另外兩人已在去年列入美國制裁名單。今次是總統拜登上任後,首度對中國實施制裁。英國、加拿大亦同時行動對中國實施相若的制裁名單。

更多相片
外交部網站宣布制裁的歐盟10人。

外交部網站宣布制裁的歐盟10人。

彼蒂科菲爾。

彼蒂科菲爾。

圖中左至右依次:蓋勒、格魯克斯曼、庫楚克、萊克斯曼。

圖中左至右依次:蓋勒、格魯克斯曼、庫楚克、萊克斯曼。

德國學者鄭國恩。

德國學者鄭國恩。

葉必揚。

葉必揚。

中國早有準備,除了強烈批評歐方做法罔顧事實,並隨即還手,制裁10名歐洲議會議員及學者,相關人員及家屬被禁止入境中國內地及港澳,他們及關聯企業、機構被限制與中國往來。

被中方制裁的歐盟10人分別是:歐洲議會議員彼蒂科菲爾、蓋勒、格魯克斯曼、庫楚克、萊克斯曼,荷蘭議會議員捨爾茨瑪,比利時議會議員科格拉蒂,立陶宛議會議員薩卡利埃內,德國學者鄭國恩,瑞典學者葉必揚。相關人員及其家屬被禁止入境中國內地及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他們及其關聯企業、機構也已被限制同中國進行往來。

制裁的四個實體,包括歐盟理事會政治與安全委員會,歐洲議會人權分委會,德國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丹麥民主聯盟基金會。相關人員及其家屬被禁止入境中國內地及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他們及其關聯企業、機構也已被限制同中國進行往來。

在這份制裁名單中,既有近期參與炒作首份涉疆「獨立報告」的反華學者鄭國恩這樣的「熟面孔」,還有多名歐盟有關人員。他們到底是誰?

外交部網站宣布制裁的歐盟10人。

外交部網站宣布制裁的歐盟10人。

多名歐洲議會議員上了中國制裁的「黑榜」。

彼蒂科菲爾(Reinhard Butikofer)、蓋勒(Michael Gahler)、格魯克斯曼(Raphael Glucksmann)、庫楚克(Ilhan Kyuchyuk)、萊克斯曼(Miriam Lexmann)均為歐洲議會議員,此前曾多次在涉及新疆的問題上謊言盡出。

彼蒂科菲爾。

彼蒂科菲爾。

特別是彼蒂科菲爾,他來自德國綠黨,同時也是歐洲議會對華關係代表團團長。去年12月17日,歐洲議會曾就一項所謂「新疆地區強迫勞動和維吾爾族人處境」的決議進行辯論和表決,宣稱此舉是對「中國強迫維吾爾人勞動」的回應。

當時,彼蒂科菲爾指責中方對維吾爾人施加了「暴行」,妄稱所謂「強迫勞動」是危害人類的罪行。他還以「違反人權」為藉口,鼓動歐洲企業中斷與中國合作夥伴的業務關係。

除了涉港問題,彼蒂科菲爾更是大肆插手涉港問題、涉台問題等中國內政,多次無端批評中國,並試圖阻礙《中歐投資協定》的推進。

彼蒂科菲爾對媒體宣稱道,「很明顯,《中歐投資協定》談判的結果忽略了歐洲議會設定的一個重要標準。」「在中國的‘強逼勞動’問題上,歐盟委員會只滿足於表面上的口頭服務。」

去年8月,捷克參議院主席竄訪台灣,中方表示強烈反對。此後,彼蒂科菲爾竟連同另一名歐洲議會議員致信中國駐歐盟使團團長張明大使,對中方的反對表達「關切」。收到來信後,張明大使即向兩名議員復信,指出對方錯誤並闡明中方在台灣問題上的嚴正立場。

彼蒂科菲爾作為歐洲議會對華關係代表團團長,還對中國通訊設備運營商華為、中興等企業進行無理打壓。

去年10月,以彼蒂科菲爾為首的40多名歐洲議會議員,曾致信歐盟電信部長以及高層官員,宣稱華為、中興等企業受中國政府控制,對西方國家政府、企業和民眾展開所謂「間諜活動」,並要求將這些中企列為「高風險供應商」。

中國制裁名單上的蓋勒(德國籍)、格魯克斯曼(法國籍)、庫楚克(保加利亞籍)、萊克斯曼(斯洛伐克籍)4人,也和彼蒂科菲爾一樣,同為歐洲議會議員。他們非但沒有為中歐雙邊關係作出貢獻,反而還終日戴著「反華濾鏡」,不斷在諸如涉疆問題等議程上編造謊言,欺騙世界。

圖中左至右依次:蓋勒、格魯克斯曼、庫楚克、萊克斯曼。

圖中左至右依次:蓋勒、格魯克斯曼、庫楚克、萊克斯曼。

除了5名歐洲議會議員,荷蘭議會議員捨爾茨瑪(Sjoerd Wiemer Sjoerdsma)、比利時議會議員科格拉蒂(Samuel Cogolati)和立陶宛議會議員薩卡利埃內(Dovile Sakaliene)也和那些人一樣,在涉疆問題上意見多多。

新疆地區從來都不存在所謂的「種族滅絕」,可在今年2月,荷蘭議會議員捨爾茨瑪竟對著路透社記者「譴責」中方,宣稱:「我們認識到中國針對維吾爾人的暴行,是‘種族滅絕’,迫使我們採取行動。」

和捨爾茨瑪一樣,比利時人科格拉蒂和立陶宛人薩卡利埃內作為各自國家的議會議員,也同樣宣稱新疆地區存在「種族虐待」,甚至還煞有其事地在本國議會提出議案,對中方提出「抗議」。

針對部分國家政客的無端指責,中方早已多次作出用事實作出回應。就在3月10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再度表示,所謂中國新疆存在「種族滅絕」的說法荒謬絕倫,完全是別有用心的造謠和徹頭徹尾的謊言。

他說,過去40多年來,中國新疆維吾爾族人口從555萬增長到1200多萬,翻了一番。世上有這樣的「種族滅絕」嗎?中方願在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基礎上同各國就人權問題進行對話和交流,但我們堅決反對在人權問題上撒謊造謠,打著人權旗號干涉別國內政。

3月9日,包括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衛報》和加拿大廣播公司(CBC)等主流媒體,突然大肆報道所謂「首份涉疆獨立報告」,揚言中國對待新疆維吾爾族人的方法,違反了《聯合國防止及懲治滅絕種族公約》的每一項條款。

此次中方被制裁的德國學者鄭國恩(Adrian Zenz),可謂是一個「反華老面孔」,他正是此份涉疆報告的撰稿人之一。有媒體曾經多次披露,鄭國恩實際上是美國政府成立的極右翼組織成員,也是美國情報機構操縱設立的反華研究機構骨幹,以炮製反華謠言、誹謗中國為生。

德國學者鄭國恩。

德國學者鄭國恩。

事實上,新疆地區的人民早已無法忍受如鄭國恩之流所編造的諸多謊言。據天山網3月9日報道,近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部分企業和民眾正在委託律師起訴德國人鄭國恩。當地民眾稱,鄭國恩散布「強迫勞動」等涉疆謠言,致使他們的聲譽受損並遭受經濟損失。目前,他們已向新疆地方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申請,要求鄭國恩賠禮道歉、恢復名譽並賠償損失。

而另一名被制裁的瑞典學者葉必揚(Bjorn Jerden),此前也被一些中國民眾所知曉。去年4月底,瑞典關閉所有孔子學院後,葉必揚曾接受媒體採訪。面對中瑞關係出現波折,他當時竟「甩鍋」聲稱,中國外交部門對瑞典的一些批評,多多少少影響了瑞典人對華態度出現了一些轉變。

葉必揚。

葉必揚。

此後,他和鄭國恩一樣,名為「學者」,實際上卻毫無「學術」可言。

外交部早已明言,歐盟若制裁,中方必反制。

此前,歐盟成員國大使17日曾協商同意,就所謂新疆人權問題對中國實施制裁,這是近30年以來,歐盟首次對中國實施制裁。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3月18日回答記者提問時稱,如果歐盟執意採取「損害中方利益的錯誤行動,中方必將做出堅決回應,奉陪到底。」

美國對中國搞這些外交圍堵,中國步步反擊,很快就會證明,你制裁我,我制裁你,大家這樣搞落去也沒有好結果。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拜登新疆

自拜登政府上台以來,遏制中國芯片産業發展一直是其政策重點之一。據《華爾街日報》12月22日報道,如今距離卸任只剩幾周的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稱,美國試圖限制中國獲得先進半導體技術的努力並沒有阻礙中國的進步,在芯片競賽中「試圖阻撓中國是『白費工夫』(a fool's errand)」。

《華爾街日報》報道截圖

《華爾街日報》報道截圖

當然,雷蒙多說出這番話是替拜登任內出台的《芯片與科學法案》「賺吆喝」。該法案提出在半導體製造、研發和勞動力等方面投資近530億美元,鼓勵半導體産業到美國投資。《華爾街日報》說,雷蒙多在訪談中表示,聯邦政府對美國國內創新的資金支持「比出口管制更重要」。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AP資料圖片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AP資料圖片

報道稱,雷蒙多認為,努力將中國排除在「敏感技術」之外仍然很重要,但對華半導體出口管制只不過使中國向全球技術主導地位邁進的步伐「减速」而已。「打敗中國的唯一方法就是走在他們前面。」她說,「我們必須跑得更快,在創新方面超越他們,這才是制勝之道。」

這並非雷蒙多首次提出這種論調。去年2月,雷蒙多在美國喬治城大學做演講時,就公開闡述過拜登政府應對半導體領域中國競爭的「兩套戰略」。

據美媒當時報道,當被問及《芯片與科學法案》以及美國對中國實施的出口管制如何影響中美關係時,雷蒙多說:「當我考慮我們與中國的競爭時,有一個進攻戰略和一個防禦戰略。防禦戰略就是出口管制,不讓中國獲得我們的超高端技術;但進攻性戰略更重要,這就是投資美國。」

美國總統拜登將《芯片與科學法案》視為其重要的政治遺産。《華爾街日報》提到,本月早些時候,民主黨人拜登自誇其《芯片與科學法案》及相關立法是「羅斯福新政以來對美國最重大的投資」。

然而,鑒於共和黨前總統特朗普明年1月就將重返白宮,拜登政府的芯片産業政策前途難料。今年10月,特朗普曾批評《芯片與科學法案》「實在糟糕」。他反對通過補貼政策鼓勵半導體企業建廠,認為這吸引到的都不是「好公司」。相反,他建議徵收高額關稅,迫使企業「自願」回流美國。

特朗普還提議,加速對投資額超過10億美元的企業項目的審批,包括豁免相關環境審查程序等,鼓勵企業投資。據悉,這有望促成軟銀一筆價值1000億美元、與人工智能(AI)等前沿技術領域相關的投資在美落地。

對此,雷蒙多承認,拜登政府的一些監管措施阻礙了美國的競爭力,但她也反駁稱,像特朗普這樣「給公司一張空白支票,讓他們為所欲為」,是「一個巨大的錯誤」。

不過,在美媒看來,《芯片與科學法案》的實施確實面臨挑戰。
《華爾街日報》指出,法案的大部分資金被分配給了大型芯片製造商,如英特爾獲得了近80億美元的聯邦補助,但這個美國半導體巨頭在追趕外國競爭對手方面表現不佳。今年8月,英特爾宣布裁員15%,並將暫停向股東派發股息,這是英特爾有史以來最大規模裁員。在連續多個季度業績不佳後,公司CEO格爾辛格本月早些時候被迫離職。

此外,分析人士也質疑,《芯片與科學法案》是否過度重視芯片製造,而對研發投入不足。美國塔夫茨大學弗萊徹學院教授、《芯片戰爭》一書的作者克里斯•米勒(Chris Miller)指出,《芯片與科學法案》劃撥資金的80%都是建廠補貼,這種「不平衡」多少有些「令人失望」。

2022年10月和2023年10月,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先後出台出口管制措施,針對中國先進芯片和相關製造設備的進口,意在全面加强打壓中國半導體行業的先進制程能力。本月2日,BIS又新增136家中國實體和4家中國實體海外子公司至「實體清單」,管制範圍同樣聚焦在先進AI領域相關芯片和所需設備。
對此,中國也對美國出台了半導體相關的原材料管制措施。12月3日,中方决定加强有關兩用物項對美國出口管制,包括:禁止兩用物項對美國軍事用戶或軍事用途出口;原則上不予許可鎵、鍺、銻、超硬材料相關兩用物項對美國出口;對石墨兩用物項對美國出口,實施更嚴格的最終用戶和最終用途審查。

在3日的例行發布會上,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應詢表示,中方此舉是為了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擴散等國際義務,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口管制法》等法律規定作出相關决定。

發言人提到,近年來,美方泛化國家安全概念,將經貿科技問題政治化、武器化,濫用出口管制措施,無端限制有關産品對華出口,並將多家中國企業列入制裁清單進行打壓遏制,嚴重破壞國際貿易規則,嚴重損害企業正當合法權益,嚴重破壞全球産業鏈供應鏈穩定。

「中國政府堅定不移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堅决反對任何泛化國家安全概念的錯誤做法。中方願與有關國家和地區加强出口管制領域對話,共同促進全球産業鏈供應鏈的安全與穩定。」發言人說。

彭博社當時指出,作為數十種關鍵礦産的全球最大供應國,中國擴大出口管制將對美國相關行業造成嚴重影響。更引發這家美媒關注的是,這是中國首次複製美西方此前慣用的「治外法權」,將出口管制延伸至中國境內外的公司,將中國産品或含有中國零部件的産品納入制裁範圍。

「中國在對美國發起反制方面一向比較行動緩慢或謹慎,但現在似乎很明顯的是,中國開始放開手脚了。」總部位於北京的策緯諮詢公司(Trivium China)副總監湯姆•努尼斯特分析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助理教授駱明輝說:「這表明……在芯片方面,中國可以打出一些牌來打擊美國。」

美國知名經濟學家、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斯蒂芬•羅奇則投書英國《金融時報》指出,中方的反制措施「是一次外科手術式打擊」,「將對美國的關鍵産業産生重要的戰略影響」。他警告即將上任的特朗普政府應謹慎决策,因為「中國手裏還有很多『王牌』(trump cards)」。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