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致函《明報》指專欄「編輯室手記」的一篇文章內容偏頗誤導,重申早前赴泰營救港人行動有隱蔽性。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資料圖片
《明報》副總編輯林藹純3月26日在專欄「編輯室手記」撰寫題為《記者的提問》的文章,內容有關鄧炳強月初離港前往泰國統籌營救在緬甸被禁錮的港人後會見傳媒的回應,當時明報記者問鄧炳強為什麼沒有就離港刊憲。

鄧炳強指《明報》專欄「編輯室手記」的一篇文章內容偏頗誤導。明報新聞網截圖
鄧炳強就文章致函《明報》,指文章內容偏頗誤導,只集中講述記者提問官員外訪刋憲的合理性,卻完全沒有提及他回應時已清楚指出營救關乎被禁錮港人的生命安全,行動有隱蔽性,事前公開會影響拯救行動,亦影響了生命,因此必須嚴正指出其偏頗誤導之處,以正視聽。

鄧炳強早前赴泰國統籌營救六名在東南亞被禁錮港人。資料圖片
鄧炳強重申,自己一向樂意回答媒體的提問,向市民解說與局方相關事宜,而在當日會見傳媒時,已開宗明義講述離港的原因是統籌人命攸關的營救行動,相信全港市民都關心被禁錮港人的安危及行動的成效。然而,明報記者在清楚離港原因後,仍然只著眼於外訪的公布安排,並非港人的安全,難免令人覺得《明報》的著眼點旨在找政府不足的地方,而不是關心港人。

鄧炳強當日從泰國回港後會見傳媒。巴士的報資料圖片
鄧炳強質疑這是否亦代表《明報》的採訪取態,而林藹純在代表明報編輯室立場的「編輯室手記」文章中,亦完全不提及行動需要保密,以確保港人安全的回應,剝奪市民了解事情的全面知情權,令人不禁懷疑明報的取態,是否再次在誤導讀者以為他純粹針對記者,並沒有回答記者的提問。
鄧炳強重申有責任令市民慎思明辨,歡迎《明報》對他的批評,但如果《明報》是一個負責任的媒體,應該確保文章公平、客觀、不偏不倚,不能隱藏官員的回應,又強調對偏頗誤導的報導,必然挺身指出,從不畏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