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春秋初期打仗要講「武德」? 令人忍俊不禁的「文明作戰」

歷史長河

春秋初期打仗要講「武德」?  令人忍俊不禁的「文明作戰」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春秋初期打仗要講「武德」? 令人忍俊不禁的「文明作戰」

2021年07月08日 14:12 最後更新:14:12

提起打仗,一般人想到的都是腥風血雨、血流成河的畫面,為求勝利不擇手段,機關算盡的情況更是屢見不鮮。然而在禮樂尚未崩壞的春秋初期,各諸侯國都信奉着「文明作戰」的信條。「禮儀第一,勝負第二」這句話便是當時諸侯國們的寫照。

春秋形勢圖。春秋初期,禮樂制度仍有效控制社會的秩序,人們需依從禮的規範。(網上圖片)

春秋形勢圖。春秋初期,禮樂制度仍有效控制社會的秩序,人們需依從禮的規範。(網上圖片)

古人對打仗的禮儀極其講究,故當時的戰爭也相對地和平一些。

更多相片
春秋形勢圖。春秋初期,禮樂制度仍有效控制社會的秩序,人們需依從禮的規範。(網上圖片)

春秋形勢圖。春秋初期,禮樂制度仍有效控制社會的秩序,人們需依從禮的規範。(網上圖片)

《司馬法》是現存最古老的軍事思想兵書,比《孫子兵法》還要古老。作者是司馬穰苴。(網上圖片)

《司馬法》是現存最古老的軍事思想兵書,比《孫子兵法》還要古老。作者是司馬穰苴。(網上圖片)

擺陣示意圖(網上圖片)

擺陣示意圖(網上圖片)

聞鼓聲而進(網上圖片)

聞鼓聲而進(網上圖片)

根據《尚書·牧誓》︰「不愆於六步、七步,乃止齊焉。」意思指當軍隊向前走了六、七步,發現隊伍不整齊了,便會停下來重整陣形。(網上圖片)

根據《尚書·牧誓》︰「不愆於六步、七步,乃止齊焉。」意思指當軍隊向前走了六、七步,發現隊伍不整齊了,便會停下來重整陣形。(網上圖片)

泓水之戰。宋襄公在泓水之戰中為保持君子的尊嚴而恪守戰爭規則。這場戰爭卻使其他諸侯開始不再奉行「仁義之兵」的正道。(網上圖片)

泓水之戰。宋襄公在泓水之戰中為保持君子的尊嚴而恪守戰爭規則。這場戰爭卻使其他諸侯開始不再奉行「仁義之兵」的正道。(網上圖片)

本打着「仁義」旗號,春秋五霸之一的宋襄公,卻被後人嘲笑愚蠢。(網上圖片)

本打着「仁義」旗號,春秋五霸之一的宋襄公,卻被後人嘲笑愚蠢。(網上圖片)

最後華豹被公子城一箭射死。(網上圖片)

最後華豹被公子城一箭射死。(網上圖片)

五十步笑百步。這樣的話,跑了五十步的士兵要繼續跑了。(網上圖片)

五十步笑百步。這樣的話,跑了五十步的士兵要繼續跑了。(網上圖片)

捉俘虜時也要遵守規則(網上圖片)

捉俘虜時也要遵守規則(網上圖片)

春秋時期的戰車(網上圖片)

春秋時期的戰車(網上圖片)

為求勝利,以後將領都將「兵不厭詐」奉為作戰指導的最高原則。(網上圖片)

為求勝利,以後將領都將「兵不厭詐」奉為作戰指導的最高原則。(網上圖片)

若諸侯國想發動戰爭,是需要完成眾多繁複的步驟。首先,他們要想出一個冠冕堂皇、出師有名的理由,因為貿然出兵會被認為違反仁義,從而遭到其他諸侯國的唾棄和討伐。假如成功通過第一步,其次便要向對手「預約」,即下戰書,商討交戰的時間和地點,不能無緣無故便向對方來一個出其不意的突襲。當中打仗的地點必須在兩國交界的野外,且雙方的兵力也要相同。此外,戰書的遣詞用句要大方得體,謙遜恭謹,否則對方便會覺得你是野蠻人,不願搭理你,更遑論與你戰鬥了。面對別國送來戰書的使者,各國都要舉辦宴會款待,宴會上一定要有奏樂和賦詩,而作為客人的使者也要回謝。戰爭的時間受以下的規條限制:

《司馬法 • 仁本》:「不加喪,不因凶,所以愛夫其民也。」

意思是指假若敵國出現國喪,即國君去逝,全國陷入悲傷之中,以及敵國出現自然災害如旱災、地震等,全國陷入水深火熱之中,那麼另一方便不能趁火打劫去進攻,以示自己是愛護敵國的民眾。

《司馬法》是現存最古老的軍事思想兵書,比《孫子兵法》還要古老。作者是司馬穰苴。(網上圖片)

《司馬法》是現存最古老的軍事思想兵書,比《孫子兵法》還要古老。作者是司馬穰苴。(網上圖片)

最後,即使你排除萬難,時間地點等細節都談妥,這也不代表能在相約的那一刻開打。例如兩國相約在九點開打,但對手可能「塞車」遲到,九點半才抵達戰場,你還需要等待對方擺好陣勢。

擺好陣勢後,雙方要再一次確認準備工作是否至善至美。這時候,你不單止要檢查自己一方是否準備妥當,還要看看對方是否同樣準備妥當。

擺陣示意圖(網上圖片)

擺陣示意圖(網上圖片)

好了,萬事俱備,開始打……鼓。所謂「聞鼓聲而進,聞金聲而退」,當時各諸侯國十分重視儀式感,所謂「不鼓不成列」(《左傳》),沒有鼓聲,雙方的戰隊是不會向前走的。假若在鳴鼓前進期間,主帥發現隊伍不整齊,便會停下來重整陣形,然後才繼續前進。

聞鼓聲而進(網上圖片)

聞鼓聲而進(網上圖片)

根據《尚書·牧誓》︰「不愆於六步、七步,乃止齊焉。」意思指當軍隊向前走了六、七步,發現隊伍不整齊了,便會停下來重整陣形。(網上圖片)

根據《尚書·牧誓》︰「不愆於六步、七步,乃止齊焉。」意思指當軍隊向前走了六、七步,發現隊伍不整齊了,便會停下來重整陣形。(網上圖片)

在《左傳•子魚論戰》中的泓水之戰就是表現出「君子戰爭」的佼佼者。

泓水之戰。宋襄公在泓水之戰中為保持君子的尊嚴而恪守戰爭規則。這場戰爭卻使其他諸侯開始不再奉行「仁義之兵」的正道。(網上圖片)

泓水之戰。宋襄公在泓水之戰中為保持君子的尊嚴而恪守戰爭規則。這場戰爭卻使其他諸侯開始不再奉行「仁義之兵」的正道。(網上圖片)

周襄王十三年,宋襄公欲稱霸中原,率軍與楚軍決戰於泓水。當時宋軍已在泓水以北列好陣勢,而楚國還在渡河,於是宋國的大司馬(職掌軍事的官員)公孫固便建議宋襄公趁楚軍在渡河期間突襲,殺他們一個措手不及。可宋襄公拒絕了:「打仗怎能犯規作弊呢?偷襲不符合戰爭規則啊!」

等到楚軍全部渡河,並開始列陣,這時公孫固又勸宋襄公趁楚軍還在列陣準備之際發動攻擊,宋襄公再次拒絕。等到楚軍一切都準備好後,宋襄公才擊鼓向楚軍進攻。宋軍最終大敗而回,宋襄公的大腿亦受到嚴重的箭傷,第二年便傷重不治死了。

本打着「仁義」旗號,春秋五霸之一的宋襄公,卻被後人嘲笑愚蠢。(網上圖片)

本打着「仁義」旗號,春秋五霸之一的宋襄公,卻被後人嘲笑愚蠢。(網上圖片)

另外,戰爭的過程亦受嚴格的限制,雙方必須循規蹈矩。

昭公二十一年,宋國的公子城與華豹不和。一次,二人的戰車狹路相逢,不期而遇。華豹便向公子城射了一箭,不料射失。當華豹打算再射一箭時,公子城大喊道:「不更射為鄙!」意思是指按照規矩,雙方各射一箭,你射完一箭,現在輪到我了。不守規則的人太卑鄙了!華豹聽罷,覺得很有道理,於是便放下弓箭,等待公子城射自己。最後華豹被公子城一箭射死。《左傳》

最後華豹被公子城一箭射死。(網上圖片)

最後華豹被公子城一箭射死。(網上圖片)

如果一方在打仗期間見大勢而去,準備撤退,另一方一般不會乘勝追擊,但若果你堅持想「攞番個彩」,一嚐追擊手下敗將的滋味,那你也可以追,但即便追擊,也有禮數限制:「逐奔不過百步,縱綏不過三舍。」(《司馬法•仁本》)對於追擊潰逃的敵人,不能追超過一百步;對於追蹤主動撤退的敵人,則不能追超過九十里,以示禮讓。

五十步笑百步。這樣的話,跑了五十步的士兵要繼續跑了。(網上圖片)

五十步笑百步。這樣的話,跑了五十步的士兵要繼續跑了。(網上圖片)

那麼,那些被捉到的敵人又怎麼辦?

第一種當然就是被俘,但是在捉俘虜時要遵守「君子不重傷,不禽二毛」(《左傳》)的原則,即君子不再傷害已經受傷的人和不俘虜敵軍老兵。一般的戰士看到戰場上奄奄一息或有白髮的敵人時,大多都會「趁佢病攞佢命」,為其補上最後一刀。然而在當時,看到受傷失去戰鬥能力的敵人時,你是要抱着仁義之心,將其營救回來包扎療傷;看到有白髮的敵人時,是需要放他離開的,因為有白頭髮代表年紀大,要以禮待之。此外還要講求「存亡國,繼絕世」(《史記》),意思是不能把他們「趕盡殺絕」,把人家國家的延嗣命脈弄斷。所以,戰爭中存活下來的敵軍會受到尊貴的對待,即使你將人家主帥捉來,亦需給予其應有的地位和待遇,並最多只能給他「口頭上的警告和教訓」,使他心悅誠服,變得恭恭敬敬,不敢再冒犯你。

捉俘虜時也要遵守規則(網上圖片)

捉俘虜時也要遵守規則(網上圖片)

第二種便是與敵軍建立起深厚的友誼。

魯宣公十二年,晉國和楚國爆發邲之戰,雙方廝殺一陣後,晉軍節節敗退,並準備撤退,而楚軍則在後面追。一名晉國士兵的戰車陷入了泥坑之中,進退兩難。這時候,本想「打落水狗」的楚軍竟在後面開始指導晉國士兵如何脫困:「要把戰車前的扃拆掉!」晉國士兵照做後,戰車果然成功地拉出泥坑,再次奔馳起來。可沒跑多遠,拉車的馬已經疲憊不堪,跑不動了,於是熱心的楚國人再一次跑上前,說到:「跑不動就把戰車上沒用的東西扔掉啊!再將戰車上的旌旗除下橫放來減少風的阻力!」這樣做之後,戰車再次啟動。

春秋時期的戰車(網上圖片)

春秋時期的戰車(網上圖片)

脫離險境後,那個晉國士兵回頭向楚國人道謝:「吾不如大國之數奔也。」意思是説,「我真是太笨了,連逃跑都不會。你們楚國真是大國,還是你們經驗豐富,謝謝啦!」(《左傳》)

以現在的角度看春秋初期的「君子戰爭」,定必感到可笑和不可思議。然而這些規則也並不荒謬,畢竟當時的政治環境就是這樣,如果不遵守規則和禮的規範,便會受到天下人的鄙視。這種「點到即止」的戰鬥卻伴隨着周室王命不行,禮崩樂壞而不復存在。諸侯們都明白到守禮所得到的美名都是虛無的,對自己毫無益處,相反只有吞併土地才能成就一番霸業。於是,各國為求勝利,不擇手段,戰爭由此變得越來越殘酷、駭人。

為求勝利,以後將領都將「兵不厭詐」奉為作戰指導的最高原則。(網上圖片)

為求勝利,以後將領都將「兵不厭詐」奉為作戰指導的最高原則。(網上圖片)

往下看更多文章

曹操完勝袁紹後 年過半百但「老驥伏櫪」

2025年01月03日 20:00

不少成名人士經常以「老驥伏櫪」表示即使已到了一定的年紀,但「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依然有心有力。「老驥伏櫪」的出自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龜雖壽》︰「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曹操是東漢末年的梟雄,他文武雙全,不但會打仗,而且擅長詩文,留下不少傳世之作,因此有「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之稱。年輕的時候,曹操曾經做過低級軍官,隨後在鎮壓黃巾軍起義及反董卓戰爭中逐步擴大了自己的勢力,並在漢獻帝一朝「挾天子以令諸侯」,成為掌握實權的丞相。

曹操畫像 (網上圖片)

曹操畫像 (網上圖片)

通過一連串戰爭,曹操先後滅了呂布、袁術等地方軍閥,逐步控制了許昌附近的黃河以南的大部地區。在這些地區,他注意發展生產,限制土地兼併,為社會的安定和統一中原奠定了基礎。獻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軍與袁绍軍相持於官渡,爆發著名的官渡之戰,成為曹操統一北方的關鍵之戰。戰後曹操進軍袁紹的河北根據地,袁紹的兩個兒子在戰敗後,投靠當時位於東北邊境的烏桓族,想借機東山再起。

烏桓的首領也經常趁着中原混亂的機會侵擾漢朝。他們不僅掠奪大量的財物,而且抓走許多漢人去做奴隸。於是,曹操為了徹底消滅袁紹的殘餘勢力使東北地區的邊境安靜,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親自統率大軍征討烏桓。

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龜雖壽》畫作 (網上圖片)

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龜雖壽》畫作 (網上圖片)

這一年曹操已經五十多歲了。古話有云︰「五十而知天命,人了五十歲就已經逐漸衰老了,距離死亡也就不太遠了。」曹操當時也認識到了這一點,但他並沒有因為年老體衰而意志消沉,而是以種豪邁的氣概面對自己要完成的事業,繼續努力實現自己建功立業的抱負。

烏桓之戰打來並不輕鬆,因為烏桓處於偏遠地區,曹操大軍補給不易,只能輕裝上陣,「兵貴神速」,以少數精銳部隊打敗了烏桓的頭領蹋頓。在帶領大軍凱旋的途中,曹操有感而發,寫出了一首氣勢豪邁的詩,這就是《步出夏門行》的第四篇《龜雖壽》,這首詩寫道:「神龜雖壽,猶有競時,螣蛇乘霧,終為土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意思是:曾經馳騁戰場的駿馬,雖然年老體衰卧在馬槽旁,但它的心仍向一日千里的飛奔。胸懷遠大理的鬥士,雖然已到了生命中的垂老,只要生命不息,他那顆奮勇拼搏的心就一刻也不停止!通過這些詩句後人可以感受到他那豪邁的氣概和奮鬥的精神。

衰老的駿馬即使卧在馬槽旁,心也有往着一日千里的飛奔。網上圖片

衰老的駿馬即使卧在馬槽旁,心也有往着一日千里的飛奔。網上圖片

河北之戰後,曹操不久後即揮軍南下,攻下劉表的根據地荊州,並隨即後與孫權、劉備爆發歷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戰,時在建安十三年(208年)。此後直至建安二十五年(220年) 曹操以65歲之齡逝世,始終過著「戎馬半生」的日子,令人敬佩。

「老驥伏櫪」指衰老的駿馬即使卧在馬槽旁,心也有往着一日千里的飛奔,比喻人雖然年老,但仍然保持着雄心壯志、從不服輸的鬥志與精神。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