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中大開發大腦測試 預測嬰兒未來語言發展

社會事

中大開發大腦測試 預測嬰兒未來語言發展
社會事

社會事

中大開發大腦測試 預測嬰兒未來語言發展

2021年07月14日 19:09 最後更新:19:10

家長可以儘早得知問題。

香港中文大學語言學者及兒科專科醫生,最近研發一套嶄新的腦電圖測試技術以預測嬰兒長大後的語言能力,讓家長儘早得知問題,並透過早期介入或訓練,改善孩子的語言能力或減低語言障礙的嚴重程度。

中大圖片

中大圖片

中大何鴻燊認知神經科學教授黃俊文領導的研究團隊,聯同中大醫學院兒科學系教授梁廷勳及林鴻生,研究利用腦電圖測試去預測嬰兒長大後的語言能力水平。團隊早前招募118名12個月或以下、家庭以中文為母語的嬰兒,安排他們接受腦電圖測試,檢查他們在看護人抱著睡覺的情況下,神經系統會對中文語句聲音作出甚麼反應;在約一年半後,這些幼童均懂得利用口語溝通,研究團隊便安排一次語言測試,評估他們的語言能力水平。研究團隊其後综合及分析腦電圖及語言能力測試所得的數據,構建出一套個人語言發展預測計算程式。

中文大學。資料圖片

中文大學。資料圖片

梁廷勳表示,團隊利用神經測量數據構建全新的預測模型,其預測表現遠超其他用傳統臨床指標(例如出生時體重及懷孕周數)來計算的模型。他又指,一般嬰兒甫出生便可接受腦電圖測試。與傳統的行為測試相比,腦電圖測試可提早一至兩年識別嬰兒潛在語言問題。

中文大學。資料圖片

中文大學。資料圖片

黃俊文指,口語發展始於嬰兒分辨語調細微分別的能力,掌握嬰兒的中樞神經系統如何編寫及區分語音,提供最好的機會去預測早期語言發展水平。研究文章的共同作者、中大大腦與認知研究所博士Nikolay Novitskiy表示,此項技術的特點是能夠個別地為每位兒童作出準確的預測。林鴻生補充指,希望此腦電圖測試及預測演算法將來可納入新生嬰兒聽力普查測試,除檢查嬰兒聽力是否正常外,更可以收集數據以評估日後出現語言障礙的機會。

周女士的女兒在中大大腦與認知研究所進行腦電圖測試。中大圖片

周女士的女兒在中大大腦與認知研究所進行腦電圖測試。中大圖片

中大第九任校長校盧煜明履新。他表示很榮幸成為中大第九任校長,會致力提升中大在國際上的水平和地位,在教學、研究、服務和創新方面都會努力。

中文大學。資料圖片

中文大學。資料圖片

盧煜明早上會見傳媒時說,中大是他服務27年的地方,是「第二個家」,早前獲委任校長後,已安排與學生代表見面,包括最近與崇基學院學生、交換生代表會面,本星期將會與管理團隊見面,亦陸續安排與師生、校友會面。

對於近日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學生刊物《大學線〉關於「關愛隊」的報道引起社會關注,盧煜明說,學生刊物是讓學生實習的機會,社會對相關報道有不同意見,對於學生而言也是學習的經驗。

中大校長盧煜明。資料圖片

中大校長盧煜明。資料圖片

在重建學生會方面,盧煜明說校方一直有與學生溝通,會協助根據現時的法例完成重建學生會的事宜。

中文大學。資料圖片

中文大學。資料圖片

他又提到大學管理團隊將與校董會保持密切和常規溝通,認為溝通非常重要,最重要是管理團隊和校董會都是希望中大好,提升中大的國際地位。

中大校長盧煜明。資料圖片

中大校長盧煜明。資料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