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射擊小將楊倩的「大心臟」背後 是訓練、訓練、訓練….

博客文章

射擊小將楊倩的「大心臟」背後  是訓練、訓練、訓練….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射擊小將楊倩的「大心臟」背後 是訓練、訓練、訓練….

2021年08月10日 12:00 最後更新:12:57

最後一槍,楊倩還差0.2環。對手俄羅斯的加拉希娜率先擊發,得8.9環!隨後,所有壓力轉移到楊倩身上,伴隨「嘭」的一聲槍響,東京奧運會的首金誕生,9.8環,楊倩贏了!備受矚目的奧運首金花落中國。

領獎台上,楊倩對著觀眾席比心的照片,在奧運首日傳遍網絡。「楊倩美甲」、「楊倩發飾」、「楊倩比心」等各種話題佔據微博熱搜。

「楊倩比心」成為微博熱搜。AP圖片

「楊倩比心」成為微博熱搜。AP圖片

奪得首金的喜悅沒有衝暈這位00後小將。3天後,她和搭檔楊皓然在10米氣步槍混合團體金牌賽中,再次「射落」一枚金牌。

楊倩和搭檔楊皓然在10米氣步槍混合團體賽再奪一金。AP圖片

楊倩和搭檔楊皓然在10米氣步槍混合團體賽再奪一金。AP圖片

兩次逆風翻盤,不少人稱贊楊倩抗壓能力強,「大心臟」成為她的代名詞。近日,在接受新京報貝殼財經專訪時,楊倩稱,自己性格就是「比較拿得起、放得下,也是不斷通過安慰自己、鼓勵自己的過程,慢慢變成了現在的樣子。」

在楊倩看來,能取得現在成績是多年訓練又訓練的成果。「大心臟」背後其實是無數次的訓練,在採訪中,楊倩話不算多,提到最多的詞彙便是「訓練」。

中國隊楊倩奪得10米氣步槍金牌。AP圖片

中國隊楊倩奪得10米氣步槍金牌。AP圖片

提到奧運冠軍和清華學霸的雙重身份,楊倩說,「學習與訓練這兩方面是相互促進的作用,通過學習也會更加充實我自己,使我也能在很多不同的角度,可能對於訓練都會有一些不一樣的收穫。」

「打出的每一發都是在和自己的內心做鬥爭。」

堅毅的眼神、冷靜的面龐,楊倩決賽最後一發的表情讓很多人印象深刻。

AP圖片

AP圖片

賽場上的決勝時刻,又是首金,能夠在重壓之下保持專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談到奪金時刻,楊倩表示實際上自己非常緊張,「比賽時非常慌、非常抖,因為太過緊張,太想要去打好這最後的一發,我的瞄準時間上可能控制得不是特別好,有點偏長,最後擊發出去時,自己也預料到了這一發,結果可能不是特別好。」

楊倩認為比賽是和自己鬥爭的過程。「打到最後也知道和對手間的差距是多少,只能盡力地控制,穩住情緒,盡力地把最後一發做好。」

這種鬥爭不止體現在決賽,而是貫穿整個資格賽。10米步槍射擊資格賽的比賽過程很長,要在1小時15分內完成60發。「每一發都在和自己的內心作鬥爭,我需要不斷地去安慰自己,用一些積極的思維方式去暗示自己,讓我慢慢堅持到最後。」楊倩說。

提起楊倩,教練虞利華的評價是「大心臟」,虞利華舉例稱,在全國青少年射擊賽賽前訓練的時候,所有參賽選手都很緊張,結果楊倩卻抱著槍靶在訓練場睡著了,那場比賽她拿了第二名。

對於射擊運動,心態至關重要,但「大心臟」不是憑空而來的,「大心臟」背後是無數次的訓練作為支撐。在採訪中,楊倩話不算多,提到最多的詞彙便是「訓練」。

10歲被教練選中後,楊倩進入射擊隊訓練。從此訓練就成為楊倩的日常,「剛開始打基本功的時候,沒有辦法打實彈,就是一直舉著槍,也不能動,練持久性,練基本功。」

日復一日的枯燥訓練,讓楊倩感到疲憊,練習了一年多時,她曾想過放棄,但被媽媽勸住,「你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就要堅持走下去。」

這種堅持在第二年有了成效,楊倩12歲時拿下全國青少年錦標賽亞軍,14歲時在浙江省運動會上摘下3枚金牌,15歲進入國家隊。10年時間,楊倩從省冠軍走向世界冠軍,靠得不只是天賦,更是無盡的訓練和堅持。

時間久了,當初痛苦不堪的訓練,已經變成了一種習慣刻在了她的骨子裡,「慢慢地這麼堅持下來,其實練到現在就感覺是一件非常正常、非常習以為常的事情。」楊倩說。

「運動員總是失敗,偶爾成功。」

楊倩奪冠後,清華大學發了一條微博,祝賀她射落首金,由此楊倩清華學子的身份被關注到。

奧運冠軍還是清華「學霸」,這樣的標籤讓楊倩身上的光環變得更加耀眼,有網友評價,「楊倩是在清華暑期社會實踐的時候,或者是放暑假的時候順帶拿了兩塊金牌回來。」

面對這種評價,楊倩很淡然,她表示,這只是網友的一種調侃,自己能得到這個成績,還是多年訓練的成果,並坦然的說自己的學習成績其實沒有那麼好。

私下的楊倩和其他小女生一樣,會自己做美甲,會DIY手工製品,喜歡拍美照。即便射落了首金,她「歸零」地也很快,外界還在為她歡呼,她自己已經從掌聲中跳脫出來了。

楊倩在賽後面對媒體採訪時稱,「走下領獎台那一刻,就全部歸零。」對於成功和失敗她有著超乎同齡人的清醒,「運動員總是失敗,偶爾會成功,每次比賽冠軍只有一個,不怕輸也不服輸,盡全力去做好我認為的我能夠達到的成績就可以了。」

為了備戰奧運會,楊倩休學了一年半,她表示,接下來會繼續備戰全運會,打完全運會,會返回校園繼續學業。

提到學習,她表示,不管是在訓練場上還是在學校,一直都要學習,「對於我來說,學習與訓練這兩方面是相互促進的作用,通過學習也會更加充實我自己,使我也能在很多不同的角度,可能對於訓練都會有一些不一樣的收穫。」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中美貿易戰又升溫!白宮最新聲明指,由於中國採取報復行動,因此美國決定將中國進口美國的商品關稅從145%提高至245%,足足多了100%。但新華社公眾號「牛彈琴」隨即發文回應,指美國又搞了個小把戲,拿所謂245%數字嚇唬人,但仔細看,只是部分商品,面臨最高價245%的關稅,就是注射器和針頭。

白宮最新聲明指出,總統特朗普在「解放日」對所有國家徵收10%的關稅,並對與美國有最大貿易赤字的國家,分別徵收更高的報復性關稅。目前已有超過75個國家主動接洽美國討論新貿易協議,部分國家的更高關稅放暫緩90天,但因中國採取報復行動,故「中國目前面臨對美國進口產品徵收高達245%的關稅」。

特朗普的所謂「對等關稅」政策朝令夕改,大玩數字遊戲。

特朗普的所謂「對等關稅」政策朝令夕改,大玩數字遊戲。

消息一出,引起嘩然,認為美國又搞「數字遊戲」,且中方早已表明,如果美方繼續關稅數字遊戲,中方將不予理會。

「牛彈琴」發文指,美國以中國不屈服報復為由,宣稱對中國部分商品,最高徵收245%關稅,但仔細一看,認為這不過是美國人玩的小把戲,因只是部分商品,面臨最高價245%的關稅,就是注射器和針頭,其他的沒變,包括鋰離子電池173%、魷魚170%、羊毛衫169%、塑膠盤159%、電動車148%、玩具145%。

「牛彈琴」指,有朋友認為,對注射器、針頭收245%關稅,純粹玩玩數字遊戲,或想逼美國醫院買回美國產品,減少對中國製造的依賴。

中方早於前幾天已表明,即便美方繼續加徵再高關稅,已經沒有經濟意義,且將淪為世界經濟史上的笑話。在目前關稅水平下,美國輸華商品已無市場接受可能性。如果美方繼續關稅數字遊戲,中方將不予理會。

「牛彈琴」又指,特朗普的所謂關稅政策「朝令夕改,一日三變」,有時還偷偷玩數字遊戲,前幾天加徵所謂對等關稅,幾天後又突然宣布暫停關稅90天,隨後又悄悄宣布電子產品豁免等,認為都是在開「國際玩笑」。

事實上,美國的所謂「對等關稅」政策,連日經歷了過山車般的大起大落,美國學者就踢爆,以進口電池為例,指出目前美國關稅政策之荒謬。在所謂「對等關稅」下,中國產電池直接出口到美國,需被徵收145%的關稅;中國產電池安裝在中國產筆記型電腦裡出口到美國,則面臨20%的關稅;中國產電池如果安裝在越南產筆記本電腦裡輸美則無需繳納關稅。

又如進口玩具徵收145%關稅,但美國每年進口近6億美元的兒童書籍,則成為為中國極少數被免徵新關稅的商品類別之一,現時美國有至少93%童書來自中國。

此外,當地時間4月15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就是否需要對進口關鍵礦產加徵關稅啟動調查。《路透社》形容,這被廣泛視作徵征關稅的前奏,是特朗普政府與全球貿易夥伴爭端的一次重大升級,尤其劍指中國在全球關鍵礦產供應鏈的主導地位。

特朗普在命令中表示:「美國對進口的依賴以及我們供應鏈的脆弱性,增加了國家安全、國防準備、價格穩定、經濟繁榮和復原力面臨的風險。」

據白宮發布情況說明,這項命令要求美國商務部長根據《1962年貿易擴展法》第232條款的授權發起國家安全調查,以「評估這些材料的進口對美國安全與韌性的影響」。
商務部長盧特尼克需要在270天內提交最終調查結果,若國務卿魯比奧認定相關進口威脅國家安全,而特朗普決定徵收關稅,有關關稅將取代原有的對等關稅。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