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烏克蘭3顆軍工明珠墜落

博客文章

烏克蘭3顆軍工明珠墜落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烏克蘭3顆軍工明珠墜落

2022年05月30日 19:36 最後更新:19:51

六四快到,又有人鼓吹悼念,我認為更應該是反思。

1989年中國發生的事變,是由東歐所謂「蘇東波」事件觸發,最後東歐鐵幕解體,蘇聯變色。當年大批從蘇聯分裂出來的加盟共和國,以至東歐的衛星國,一夜變天,除了政治上瞬間實踐西方民主制度之外,經濟上亦實行「震蕩療法」,立馬變成西方式市場經濟。

33年過去,有哪一個蘇聯加盟共和國或東歐國家,變成強國? 倒是中國堅持走自己的道路,如今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烏克蘭的情況特別悲催,如今國不成國。想當年她還是蘇聯其中一個加盟共和國時,卻是十分風光。特別是軍事工業的3顆明珠,更令人豔羡,如今只能嘆句俱往矣。

1. 馬達西奇航空發動機工廠。

5月25日,俄羅斯國防部發佈消息,俄軍使用遠程空基、海基高精度導彈,摧毀了位於紮波羅熱的馬達西奇航空發動機工廠的生產車間。

馬達西奇廠號稱「動力沙皇」,也是前蘇聯的「航空工業的心臟」,是當時建造的大型航空發動機即飛機引擎最先進的工廠。前蘇聯解體後,該廠歸屬獨立了的烏克蘭,但烏克蘭本身市場有限,當時馬達西奇廠的主要客戶仍是俄羅斯。然而隨著在外國推動下,烏克蘭親俄總統阿努科維奇在2014年落台,俄羅斯揮軍克里米亞,烏克蘭全面中斷了和俄羅斯之間的軍事合作,馬達西奇廠因失去最大客戶,因而陷入嚴重的經營危機。

而中資企業天驕集團在2013年成為馬達西奇股東之一,此後數年不斷增資幫助其完成了AI-9500F渦扇發動機的開發;之後中方股東出訂單出資金,挽救失去最大客戶俄羅斯的馬達西奇;至2018年,天驕集團由於持續增資,持股超過50%,成為馬達西奇最大股東;但2019年澤連斯基競選成功,就開始阻撓馬達西奇收購案,並強行開始馬達西奇的國有化程序。馬達西奇最後被收歸國有,但烏克蘭卻不願賠錢予天驕集團,天驕集團在2020年提出國際仲裁,向烏克蘭索賠45億美元,國際官司至今仍未結束。美國整天把國際規則掛在口邊,對澤連斯基一手撕毁中資收購馬達西奇收購合約、而且拒不賠償,美國有說一言半語阻止,還是在幕後導演,不想中國獲得先進的航空引擎技術呢? 而中國眼見馬達西奇的狀況轉壞,大力發展國內技術,製造了WS17發動機,成為中國飛機的「中國心」。

試想如中資公司仍是馬達西奇大股東,俄羅斯會用導彈摧毁這間工廠嗎? 如今看來,是政治掛帥的澤連斯基,一手埋葬了這個航空引擎業的傳奇。

2.安東諾夫飛機公司。烏克蘭軍事工業的第2顆明珠是安東諾夫公司。

安東諾夫公司位於基輔,設計並製造了安系列運輸機。該公司設計製了全球最大的安-225超級運輸機,這架飛機原停放基輔郊區的安東諾夫機場,在俄軍進攻基輔時被炸毁。安-225超級運輸機是冷戰時期在前蘇聯與美國開展太空競賽期間所建造,用來背負太空穿梭機起飛。當時安東諾夫公司原計畫製造2架,但最後僅完成了一架安-225服役,第2架受限於經費資源,僅部分完工就被封存。在今次烏克蘭戰爭中,安東諾夫公司的大樓遭炮火打擊,據說設計圖與檔案全部毀於一旦。而中國一家新成立的公司,就買走安-225超級運輸機的殘骸,相信還有一定的研究價值。

3.黑海造船廠。烏克蘭軍事工業第3顆明珠是尼古拉耶夫造船廠,又稱黑海造船廠,它建造了所有蘇聯和俄羅斯海軍的航空母艦,包括建造但未完成的瓦良格號航空母艦,最後轉售予中國,由大連造船廠續建,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母遼寧艦。蘇聯解體後,烏克蘭經濟不景氣、缺少訂單,黑海造船廠日漸衰落。最後黑海造船廠在2018年7月3日被當地經濟法院宣佈破產,捱不到烏克蘭戰爭。

30多年前,當烏克蘭脫離蘇聯獨立時,以為照抄西方制度,美好明天馬上到來。想不到這是把一手好牌打爛的開始。烏克蘭軍事工業3顆明珠,先後從桂冠上墜落,烏克蘭由一個軍工先進國家,退化到一個農業國,再惡化成一個戰爭廢墟。這一個國家墮落史,實在值得引以為鑑。

盧永雄

Tags:

六四

往下看更多文章

揭特朗普縮沙之謎

 

美國現政府決策之飄忽,令全世界無所適從。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周三突然宣布收窄關稅戰的範圍,除了中國之外,對其他所有國家暫停徵收所謂「對等關稅」90日。美國精英媒體說,特朗普一聲暫停,等於認了一半輸。問題是以特朗普如此好勝的性格,為什麼會認輸呢?

彭博社星期四發表一篇文章,揭開特朗普逆轉「對等關稅」決定背後的內幕,標題為《債市混亂、交易瘋狂、再加上戴蒙--特朗普關稅扭轉的內幕》。文章指,特朗普的所謂「對等關稅」於周三午夜剛生效,特朗普就關注金融市場的表現,當時美國的長債價格急速下跌,收益率飆升,10年期美國國債債息在短時間內急速爬升,升近4. 5厘的水平,創下2001年以來最大的3日之內漲幅,顯示債價正在崩盤。

彭博指,特朗普面臨最糟糕的局面,是那些因為選民對通脹不滿而將他送入白宮,如今那些選民卻面臨著物價和借貸成本皆升的雙重壓力。特朗普承認,「人們開始有點不安」。他在決定對大多數國家暫停90日大幅加稅之後,在白宮南草坪會見幾名賽車手時承認,「這決定很大程度上是由金融市場混亂所致,我覺得人們有點過火了,他們有點吵鬧,有點害怕」。

全球最大銀行摩根大通的首席執行官戴蒙的評論,也都引起特朗普的關注。戴蒙在電視機前發表評論,首先由讚賞特朗普的貿易政策開始,說特朗普得出全球貿易不公的結論完全合理,但戴蒙也同時鼓勵外交政策制定者「要保持冷靜,嘗試協商一些貿易協議。戴蒙警告說「市場不總是正確的,但有時是正確的」。

顯然戴蒙從恭維特朗普的貿易政策開始,然後提出警告,特朗普就找到一個接受意見的下台階,決定暫緩對絕大多數國家90日實施「對等關稅」,只是徵收10%的所謂「基準稅率」。

當香港的投資者擔心特朗普對中國的驚人加稅,會摧毀內地和香港股市的時候,其實真正的風險在於美國的金融市場。美國的股債雙殺,已經令到很多人極度恐慌,因為通常美股下跌的時候,美債作為避險資產就會上升,但這次是美股和美債同步下跌,證明市場開始對美國資產失去信任,拋售一切美國資產。

近日3年期的美國國債拍賣慘淡收場,當時財政部發售58億美元債券,認購的冷淡情況令人詫異,美債作為全球資產定價之錨的地位正在崩潰。華爾街投資大佬Peter Schiff 在X平台發出警告,說債券市場正在崩盤,10年債息快速上升到超過4.5厘的水平,30年債息超過5厘,如果明天不緊急宣布減息和大規模的量化寬鬆,就可能會出現1987年式的股市崩盤。雖然一日之後,聯儲局並沒有減息亦沒有量寬,股市並未崩盤,但在特朗普宣布暫停加稅,美股大幅反彈一日後,亦急速回落。

美債的危機是在於有大量的對沖基金,是用巨額的槓桿去做美國國債現貨和國債期貨之間的價差交易,由於價差往往很微小,對沖基金的槓桿率達到本金的50到100倍,而這種價差交易涉及一萬億美元的巨大持倉量。如果美國國債價格急速波動,這些價差交易就可能因為追收按金而爆倉,這是一個潛在的大炸彈。

簡而言之,這場由特朗普觸發的金融危機,正在慢慢發酵當中,最危險的並不是中國金融市場,而是美國的債市和股市,大家都不知道全世界對美元資產失去信心會發生什麼事,最怕就是美國崩盤會拖累全球市場。

盧永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