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黃曉琳,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研究主任、(廣州)代表處主任
提筆時巧合,今天(14日)國務院印發《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內容很豐富,但與勇闖大灣區的港人息息相關。
香港因疫情封關三年,阻礙了粵港兩地正常往來,也限制了大家特別是年青人對大灣區發展的想像。
我立此標題,絕非是標題黨,最直接的印證是我被派駐廣州做“開荒牛”,半年後返港,每天的電話電郵已經“爆發式增長”。
《總體方案》的“發展目標”提出,“生產生活環境日臻完善,公共服務達到世界先進水準,區域內港澳居民數量顯著提升”。
要達至這一目標,需要粵港雙方做大量的工作。
剛過去的週末,接到內地部門一個電話,請我從港方視角,去諮詢身邊不同專業界別,就某項對港澳開放的政策條文,還有沒有完善的空間。
問題有點突然,我一聽反問對方,why?
原來,自去年中起,內地規劃部門的朋友,和香港本地專家一同討論位於南沙慶盛片區1.64平方公里的“港式社區” ,該如何規劃?
怎樣才能將具國際現代化生活氣息、又原汁原味的“港式元素”融入其中?
經過大半年的日夜奮戰,前期工作已經大功告成,“港式社區”的規劃藍圖躍然紙上。
但這位朋友所在的政府部門,仍意猶未盡,希望將這種G-B機制繼續做下去,邀請更多的香港專業人士參與這座急速發展的城市規劃建設。
所謂G-B機制,是粵港合作諮詢委員會的創新性探索,G指內地政府部門,B指香港具有公信力和廣泛代表性的機構。
聽到這裏,我笑著問電話那一頭的內地朋友,請你老實講,這大半年來,香港這邊“指手畫腳”有沒有讓你們感到很難做?
朋友也笑著答我,發自內心,收穫很大。
過往,內地部門很想借鑒港澳經驗、國際經驗,但苦於沒有途徑。
恰巧,梁振英副主席發起成立“粵港合作諮詢委員會”(諮委會),由內地和香港不同專業人士組成。
這是一個創新平臺,新就新在第一次有內地的重大建設,允許香港的專業人士直接參與,更加是“指手畫腳”。
在這個平臺上,我們按照鄧小平先生提出“摸著石頭過河”的指導思想,從具體專案入手。
譬如,以“港式社區”的規劃設計切入,全方位展開合作,在合作中學習,在合作中完善,逐漸探索符合南沙發展的規劃程式、建設標準、生活方式以及人才需求等。
很有趣的是,兩地專家關注度不同,香港規劃專家注重細節和品質,而內地政府注重政策和框架,在彼此一來二回的交往中,形成了“工筆劃”標準和“大寫意”標準的互相對碰,使專案按時保質地完成。
再譬如,香港規劃專家帶著內地規劃部門反復論證,要求設計者“身臨其中”去想像,不斷提出問題。
諸如,你覺得、你希望社區的環境會是怎麽樣的?
下雨了怎麼辦?
居住的社區有山有水有景觀嗎?
港科大的學生,假如想在附近群聚一起頭腦風暴,將自己的科技成果拿出來孵化,可以將校區和社區緊密相連的環境嗎?
香港專家還詳細講解中環一帶有風雨連廊,將地方四通八達連通起來,避免行人走兩步就被淋濕的成功案例。
大家一起提出問題,並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是南沙合作模式的最好範例。
1.64平方公里的建設,正正是在港方和內地方共同推動之下,邊溝通、邊調整、邊設計、邊執行,真正“做”出了一個既像香港、又不是香港的嶄新合作專案。
這個“港人社區”,是首個將生活、教育、交通、產業佈局都事先規劃好的港人生活圈,從功能佈局到環境構思等前期設計,都有香港專業人士的參與。
這種有港式風味現代化社區,令到期望可以在香港以外的地區探索一片天地的青年朋友,多一個港人生活圈的選擇。
結束和這位朋友的電話,我也陷入了深思。
半年前到廣州南沙開展工作時,只有零星認識的三兩個朋友,到現在已經由工作關係,結識到了一群朋友。
大家彼此尊重、充分信任、坦率真誠,“坐埋一起去傾”,讓當地感受得到你這份真心實意和專業精神,為城市齊手“共贏”的願望。
隨著兩地交流的深入,雙方的規則對接、標準對接,就會自然而然地形成慣例和制度。
或許,當兩地關口打開時,粵港合作“爆發式增長”不再是標題,而是現實。
正如廣東人有句口頭禪,“行過路過不要錯過”。
簡思智庫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