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肥胖學會今早(6月20日)舉行「第五波新冠疫情港人體重控制情況調查」發布會,指出認為疫情爆發至今,居家避疫或留家工作,使運動及活動量大減,不少人更經常叫外賣,或吃零食減壓,成為了疫下增磅元兇。
學會於2022年5月27日至 6月6日委託香港民意研究所進行調查,成功訪問了559人,以了解第五波疫情對港人體重控制的影響。其中,調查發現1/3港人體重飆升,平均增加了10% 。受訪者表示, 於之前第5波疫情的緩和期間,把握機會多了外出用餐,更表示久未運動,以及提不起勁重拾運動習慣。學會希望港人正視肥胖問題,能於未出現肥胖症前,及早處理並懂得適時尋求協肋。
1/3港人體重飆升, 平均增10%, 中醫藥可助減重。
注意過胖標準
據世界衞生組織指,超重和肥胖的定義是可損害健康的異常或過量脂肪累積。身體質量指數(BMI)是身高與體重的簡便指數,通常用於對成人進行超重和肥胖分類。其定義為按公斤計算的體重除以按米計算的身高的平方(kg/m2)。
世衞對成人的超重和肥胖定義如下:
身體質量指數等於或大於25為超重;
身體質量指數等於或大於30為肥胖。
肥胖的影響
肥胖會為身體帶來多方面的壞影響,主要是引致代謝綜合症:表示病人同時積累了多個高危致病因素,包括腰部脂肪過多 (中央肥胖)、好膽固醇偏低、三酸甘油酯偏高、高血壓及高血糖。可增加人體患上一些慢性疾病的風險,包括血壓過高、心臟 病、膽固醇過高、糖尿病、腦血管病、膽囊病、骨關節炎、睡眠窒息症和部分 癌 症 (乳癌、前列腺癌、結腸 、直腸癌及子宮內膜癌 ) 。
設計圖片
‧中醫減肥基礎
除了找西醫、營養師養幫助減重,近年中醫藥的科學化系統性發展,以及於傳統西方醫療體系中取得的正面效益,令大眾及港府愈來愈重視中醫藥治療。中醫對於減重自古已有法則可循,《黃帝內經》曾記載「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古人著重「飲食營養及均衡」,這亦是減重中的基礎,中醫強調選擇吃「對的食物」,並須配合個人的肥胖體質類型,「避重就輕」。
‧肥胖分類
脾胃濕熱型:吃太多造成肥胖,暴飲暴食又沒注重熱量控制引致,多屬於未到中年已出現的肥胖類型,這類亦是最有機會瘦下來的體質。
脾胃兩虛型:中年後常見的肥胖體質,主要因內分泌及身體機能老化與改變而致,例如男女性的更年期、代謝速率變差所致的「三高」,脂肪積聚致胖,最容易發胖的部位為腰部、臀部。
脾胃有痰型:俗稱少吃少喝,呼吸也會胖的情況,這種人士身體代謝率先天已較差,亦即脾臟功能不佳,因此吃很少也會胖,須注意飲食外,還需要正確調理脾臟功能。
設計圖片
‧中醫常用方法
‧中藥配合減肥餐單:按時用藥及配合醫師按個人體質而調節的飲食菜單。
‧針灸:按經絡穴道作針灸治療,通過刺激穴位來調節代謝機能。針灸減肥方包括體針法和耳針法等。
‧埋線:通常埋在脾胃相關的穴道,一次療程約兩星期,按不同人的體質各異,所埋穴位亦各異。埋線後數天不宜吃油炸、酸辣等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引起過敏,也不宜作泡澡及游泳。
想知更多健康資訊 請到WeCare Health專頁瀏覽 按此
(https://www.facebook.com/wecarehealthhk)
設計圖片
不少人因為生活忙碌而無暇做運動,對此專家推介1養生動作,不僅簡單過行路,還能強身預防疾病。
專家指「踮腳」簡單又能強身預防疾病
據《健康時報》報導,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許多人因工作忙碌難以抽出時間進行運動。為此,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中西醫結合科主任醫生楊雲柯介紹了一個既簡單又能有效增強體質和預防多種疾病的「養生動作」,且幾乎不需要場地和時間限制,隨時隨地都能進行,這個動作就是「踮腳」。
示意圖
踮腳有助調節氣血循環
楊雲柯醫生指出,踮腳動作源自古代養生術「八段錦」,其最後一式「背後七顛百病消」的動作中,就是通過踮腳的方式調節身體的氣血循環,幫助激發任督二脈的功能,促進全身氣血通暢。
踮腳可增強人體免疫力
廣西南寧市第二婦幼保健院中醫科主治醫生何劍豪強調,中醫理論中常將腳稱作「人體的第二心臟」,通過踮腳的動作刺激腳部經絡,可以有效促進全身氣血循環,從而增強人體的整體免疫力。
示意圖
踮腳10大健康益處
踮腳的好處不容小覷,長期堅持踮腳動作可以帶來以下10大健康益處:
1. 預防骨質疏鬆
踮腳動作有助鍛鍊腳部和小腿肌肉,進而有助增強骨骼密度,防止骨質疏鬆的發生。
2. 預防跌倒扭親腳
踮腳能增強小腿後群肌力,增強足弓以及踝關節周圍韌帶的力量,提高平衡能力,預防跌倒或腳踝扭傷等情況。
3. 預防血栓形成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骨科主任醫生王逢賢表示,對於久坐或久立的人群來說,踮腳能夠改善下肢血液回流,進而防止靜脈血栓形成。但要注意地是,用力踮腳跟後再用力勾腳尖,且小腿有明顯感覺肌肉一緊一鬆,這和平時走路一樣有擠壓輔助的作用。
示意图
4. 改善拇指外翻
王逢賢醫生續指,踮腳有助於舒緩腳部壓力,改善因穿鞋不當引起的拇外翻問題。
5. 緩解靜脈曲張
河南省鄭州中心醫院創傷骨科與足踝外科病區主任楊建義表示,對於長期站立的職場人士而言,踮腳能有效調動腿部多達8塊主要肌肉群,尤其是小腿肌肉,這種活動有助推動血液向心臟回流,進而減少靜脈曲張的風險。
6. 預防改善痔瘡
楊建義醫生解釋說,站立時踮腳能讓腳趾受力,自然引發提肛,使肛門肌肉收縮。這一動作幫助直腸靜脈血液向腔靜脈回流,有效改善痔核淤血。
7. 緩解腰背酸痛
許多坐辦公室的上班族因不正確的坐姿易產生腰背疼痛。楊建義醫生對此指出,堅持踮腳可改善由坐姿不良引起的彎腰駝背,同時刺激膀胱經,促進經氣流通,有效緩解腰背部的疼痛。
示意圖
8. 有助固腎強腰
踮腳尖可以刺激足少陰腎經,增強腎臟功能,對男性而言,有助於改善排尿問題,且固腎強腰。
9. 改善睡眠質量
踮腳尖能調節神經系統功能,緩解緊張情緒。何劍豪醫生指出,這對於經常失眠或睡眠質量不佳的人來說尤其有益,能顯著改善睡眠狀況。
10. 心情更舒暢
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郝萬山教授指出,日常踮腳不僅鍛鍊小腿肌肉,還可通過按摩太衝穴來促進氣血流通,改善肝氣郁結,進而讓心情變得更加舒暢。
注意事項與練習方法
踮腳動作雖然簡單,但進行時仍需注意以下5點:
1. 注意動作標準
踮腳時要保持身體直立,雙腳併攏,雙手自然下垂於身體兩側,然後慢慢踮起腳尖,注意腳尖與地面緊密接觸,身體提升到最高時,逐漸將重心從腳尖落到腳掌,放鬆身體。最後,腳跟慢慢落下輕觸地面,引發輕微震動沿著兩腿傳遞至上半身。
示意圖
2. 每日做10分鐘
踮腳運動主要依靠腳尖支撐全身重量,因此增加了腳關節的負擔。建議每日練習時間控制在大約10分鐘,如感覺到任何不適或疼痛,應立即停止練習,待狀況改善後再繼續。
3. 避免用力過猛
踮腳時需特別注意力度,避免因用力過猛而導致受傷。此外,踮腳雖然是一項簡單的養生運動,但不適合所有人。特別是患有高血壓或骨質疏鬆等疾病人群。
4. 完成後進行按摩
進行踮腳運動後,應適當按摩小腿肌肉,以防肌肉因長時間緊繃而變得粗壯。這有助於放鬆肌肉,避免因緊張造成的不適。
5. 安全預防措施
對於年長者或行動不便的人士,進行站立運動時應確保旁邊有穩固的支撐物,如椅子或牆面,以防止摔倒,確保安全。
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