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港燈減碳新星誕生 港大土木工程系學生設計綠牆巴士站奪冠軍

社會事

港燈減碳新星誕生 港大土木工程系學生設計綠牆巴士站奪冠軍
社會事

社會事

港燈減碳新星誕生 港大土木工程系學生設計綠牆巴士站奪冠軍

2022年07月11日 23:21 最後更新:23:40

為鼓勵市民支持香港達至碳中和,港燈「綠得開心計畫」連續兩年以「減碳 New Mission」為主題,在 2021/22 學年舉辦多項活動及比賽,嘉許熱心推廣環保的學校及公衆人士。經過多輪評選,一眾「減碳新星」終於誕生。當中包括一群擁抱「綠色」夢想的大專生,於今屆由港燈舉辦的「綠色能源夢成真」比賽中,善用大會提供的種子基金,憑著努力、創意和一顆愛地球的心,於上周六(9日)舉行的頒獎禮上演繹減碳理念和夢想。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綠色能源夢成真」比賽今年已是第六屆,旨在鼓勵年青人以創意構思項目,在校園及社區推廣能源效益、可再生能源或能源的可持續發展。今屆比賽更首次延伸至大專院校,共有7支大專隊伍入圍,每隊均獲港燈提供最多港幣50,000元的資助,冠軍隊伍除獲得港幣15,000元獎學金,更有機會到港燈實習,體驗環保發電的工作。

經過多輪評選,一眾「減碳新星」終於誕生。港燈提供

經過多輪評選,一眾「減碳新星」終於誕生。港燈提供

冠軍得主來自香港大學土木工程系,項目是設計一個創新的「綠牆巴士站」,減低市區空氣污染和熱島效應對環境的影響。巴士站透過太陽能板提供能源予自動水泵,為綠牆的植物供水。巴士站更配置風扇、LED 照明系統,改善候車環境,亦方便候車乘客進行充電。系統更可配合程式實時收集數據及顯示有關空氣污染、氣溫和濕度等情況。

港燈集團發展總經理何彥彪在頒獎禮上表示,樂見現今大專學生重視及關注環保,指7個大專院校隊伍推行的環保項目,涵蓋可再生能源、綠色建築、可持續發展和智慧城市等範疇,更有減碳技術發展及應用,希望可以為推動香港碳中和出一分力。

獲選傑出綠得開心大使的同學即席組成「減碳女團」,推介各式減碳裝備。港燈提供

獲選傑出綠得開心大使的同學即席組成「減碳女團」,推介各式減碳裝備。港燈提供

他續稱,參賽隊伍不但有機會增進對環保和綠色能源的認識,更能累積項目策劃、管理、科學研究及宣傳推廣等經驗,對未來生涯規劃很有幫助。今年比賽更邀得數碼港代表參與評審,探討將項目落實商業化的可行性,期望他們的綠色能源夢真的可以成真。

頒獎禮當日亦嘉許另一班「減碳新星」。10 位中學生獲選爲本年度傑出「綠得開心推廣大使」,他們自去年接受港燈的培訓後,在校園及社區透過線上線下,推廣如何邁向低碳生活。在頒獎禮上,大使們更即席組成「減碳女團」,推介各式「減碳裝備」,呼籲市民大眾加入減碳行列。

冠軍得主來自香港大學土木工程系,項目是設計一個創新的「綠牆巴士站」。港燈提供

冠軍得主來自香港大學土木工程系,項目是設計一個創新的「綠牆巴士站」。港燈提供

港燈3名新晉工程人員憑著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傑出的工作表現,近日分別獲得香港工程師學會和尤德爵士紀念基金的肯定和嘉許。

「優秀的團隊,需要有優秀的人才」是港燈多年來為香港提供穩定可靠電力供應的信念,當中關鍵在於擁有一套全面的培訓制度和多途徑的晉升階梯,培養出一代又一代由技術專業到工程策劃和管理都表現傑出的電力人才。港燈董事總經理鄭祖瀛表示,獲獎同事分別見證港燈吸納和培養人才的三大途徑,體現公司推行多 元化培育人才計劃所取得的豐碩成果。

鄭祖瀛讚揚 3 位同事表現優秀,同時展現出對電力行業的熱誠和抱負。他指出 : 「儘管同事加入港燈時的起步點各有不同,但只要有上進心、好奇心和工作細心,即所謂的『三心』,必定會找到合適和專業的培訓計劃、恰當的晉升階梯,公司會協助有志從事電力行業的人士,為港燈的客戶提供安全和穩定的供電及其他相關的優質服務。」

獲得香港工程師學會 2024 年度「傑出見習工程師」第一名的葉永浩,在大學主 修電子工程,是透過港燈「見習工程師計劃」加入公司。由於他一直都對網絡 通訊、信號系統等方面有濃厚的興趣,經過了 2 年的培訓後,如願被派往港燈輸配電科專門負責通訊系統的部門,目前已晉升為二級工程師。

葉永浩(右二)榮獲香港工程師學會「傑出見習工程師獎」第一名。

葉永浩(右二)榮獲香港工程師學會「傑出見習工程師獎」第一名。

他除了要負責內部通訊系統的日常維護,近年還參與系統的升級工程,利用傳感器和監測設備,確保 24 小時運作的港燈系統控制中心能實時和全面地掌握主要變電站內設備的運作情況,保障電力供應穩定和可靠。工作以外,除了不斷進修和學習,葉永浩在工餘時間亦擔任港燈「綠得開心計劃」的導師,指導中學生團隊去實現由他們自行設計的環保能源項目,為推動環保教育出一分力。

葉永浩榮獲香港工程師學會「傑出見習工程師獎」第一名。

葉永浩榮獲香港工程師學會「傑出見習工程師獎」第一名。

他認為,港燈重視傳承和培訓,專業技術、技藝及知識得以一代接一代延續和持續進步,是令港燈的電力供應穩定性一直可以保持在世界級水平的其中一個關鍵。

同樣隸屬輸配電科的翁梓洪,則在 2021 年透過港燈「二級見習技術員」計劃加入公司,現職助理技術員,早前獲頒尤德爵士紀念基金優秀學徒獎。他小時候喜歡在家中修理電器,現時則負責檢查和維修變電站的配電設備,寓興趣於工作。他表示,為減少對客戶的影響,港燈的電力工作往往要與時間競賽,這份工作帶給他一份使命感和成就感。未來他的目標是希望可以考取工程師的資格。

翁梓洪(中)和謝志永(左二)分別獲得尤德爵士紀念基金「優秀學徒獎」,以及「在職人士自我增值獎」。

翁梓洪(中)和謝志永(左二)分別獲得尤德爵士紀念基金「優秀學徒獎」,以及「在職人士自我增值獎」。

回憶在港燈難忘的經歷,當數 2023 年 9 月世紀暴雨來襲時,他要和同事進入受水浸影響的 20 多個變電站檢查和搶修。當時要越過遍布泥濘的山坡進入變電站內,盡快檢查和維護新的水浸監察系統,全賴他在港燈受訓期間接受過大量有關安全和團隊合作的訓練,大大提升了應變能力,令他和團隊順利完成任務。

翁梓洪自小喜歡電機維修工作,現時負責檢查和維修變電站的配電設備,讓他能寓興趣於工作,發揮所長。

翁梓洪自小喜歡電機維修工作,現時負責檢查和維修變電站的配電設備,讓他能寓興趣於工作,發揮所長。

除了公司內部的培訓計劃,港燈近年亦與僱員再培訓局合辦「度身訂造課程」,為有興趣加入電力行業的人士,提供培訓和入職機會。從事泳池管理工作 20 多年後「半途出家」的謝志永,就是透過這個課程在 2022 年加入港燈,現時在南丫發電廠內的 電機(鍋爐設備)維修組,擔任見習技術員。

謝志永今年獲頒尤德爵士紀念基金在職人士自我增值獎的「年度最佳學員」,回憶起全因新冠疫情,才促使他在 40 多歲轉換跑道。他不諱言,已經放下書包20 多年,在參加再培訓局課程的初期需要克服諸多挑戰,年輕同學多用電子器材學習,他就仍然利用手寫筆記及翻閱工程記錄。雖然要花更多時間去學習,但他深信只要不斷努力,最後都會成功。謝志永現時正在進修一個電機工程學士課程,他感謝港燈提供了難得的機會,讓他實踐「電機夢」。

謝志永感謝港燈提供了難得的機會,讓他實踐「電機夢」。

謝志永感謝港燈提供了難得的機會,讓他實踐「電機夢」。

事實上,港燈一直重視在職培訓和技術傳承,公司設有專為培育工程專才的「港燈學院」,在 2024 年共開辦 13 個專業課程,學院的講師亦有為本地大學的碩士課程擔任講課導師。另外,公司每年亦透過在本地大學和專上院校招募畢業生加入港燈「見習工程師」或「見習技術員」計劃。

港燈「見習工程師」計劃推出以來,已經獲得香港工程師學會認可為「工程畢業生培訓計劃」;專門培訓專業技術人員的「見習技術員」計劃,更加是學會成立「仲會員培訓計劃」後,首個獲認可的計劃。另外,港燈近年多次與僱員再培訓局合辦「度身訂造課程」,為有志加入電力行業的人士提供入行機會。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