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春玲,全國政協委員,香港高昇基金執行主席
台灣11月26日舉行九合一地方選舉,全島一片藍,選舉結果讓西方輿論跌了滿地眼鏡。
他們預測,之前因美國政客佩洛西不顧中方反對竄訪台灣,解放軍展開大規模的圍島演習,島民會在選舉中倒向“台獨”派。
但結果顯示,台灣21個縣市長選舉,國民黨拿下13席,民進黨拿下5席,民眾党贏得1席,無黨籍參選人拿下2席。
西方預言破產了。
今次國民黨取得的勝利,比2018年那次還要大,拿回了台北、桃園、基隆這些大市。
特別是一些標誌性人物,包括台北市長參選人蔣萬安、桃園市長參選人張善政、台中市長參選人盧秀燕和新北市參選人侯友宜宣佈當選。
而民進黨只有2人當選﹕包括高雄市長參選人陳其邁、台南市長參選人黃偉哲宣佈當選,一定程度上阻擋了“台獨”派統霸全島的企圖,這是值得慶賀的。
選舉結果釋放了幾點重要資訊:
一是恐共抗中,是民進黨製造的氣氛,並不是台灣的主流民意。
今次選前,在今年8月,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竄訪台灣,解放軍不得已採取了圍台軍演的強硬回應。
民進黨借此製造輿論,指大陸軍演不久將會是武統台灣,更刻意引發國際社會和一些反華政客不惜破壞國與國的關係,企圖引發台海關係的不穩定,從而推升民進黨民望的效應。
事與願違,民進黨今次大敗,除了台灣選民在地方選舉慣常的鐘擺平衡心理外,與綠營慣用「抗中保台」牌失效,也證實“抗中”絕不是台灣的主流民意,穩定是最基本的民心。
二是民進黨執政失敗,很多中間選民特別是年輕選民拋棄民進黨。
今次民進黨敗選與其近年執政的種種劣跡,激怒了廣大中間選民。
如台灣在疫情防控方面出現種種亂象,如死亡率居高不下,自產的高端疫苗效果不彰並涉嫌利益輸送,當局阻撓民間團體進口疫苗,造成參選台北市長的台灣抗疫前總指揮陳時中,成了選民洩憤的對象。
民進黨還利用網路水軍,抹黑打壓提出意見的人,有分析指出,今次選舉是近年來“仇恨值”最高的一次選舉。
另外,島內治安問題叢生、東南亞綁架騙案處置不力,也引發選民的強烈不滿。
三是蔡英文自大驕橫,年青人與民進黨漸行漸遠。
年輕選民曾經是民進黨的票倉,尤其是民進黨丟失的桃園、新竹兩市,是高科技知識青年雲集之地,丟失這兩市也喻意丟失年青人。
許多年青人抱怨物價房價高漲,對生活絕望看不到前景,正如台灣孫文學校校長張亞中指出,這次對民進黨來講,比較大的隱憂是年輕人好像背離民進黨,過去像台大、政大都會安排一些專車返鄉投票,這次選舉都取消了。
原因是民進黨擔心返鄉專車回到中南部,會投給國民黨。
而這次選舉卻相反,國民黨出現了幾位年輕亮眼的當選者。
正如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稱,這一次國民黨在九合一選舉中的勝選,“讓我們看到走正道的路,露出了曙光。”
四是戳穿了蔡英文的大話,民進黨將結束其長期執政的企圖。
這次選舉普遍被視為台灣2024年大選的前哨戰,藍綠改變了台灣的版圖,國民黨經過改革,讓改革新秀站了出來,蔣萬安當選台北市長,連任的新北市長侯友宜大勝對手40萬票。
國民黨女將柯志恩南下高雄背水一戰,在不占優的情況下,仍拿到40%多的選票而惜敗。
而中國國民黨在地戰將謝龍介雖然挑戰民進黨尋求連任的黃偉哲失敗,但對比4年前選舉國民黨的32%得票率,這次卻拿到近44%,得票率大幅提升10多個百分點,都說明國民黨的改革取得了成效。
而民進黨今次敗選,黨內派系必會再有一輪傾軋整合,誰能出戰總統大位仍難逆料。
綜觀這次選舉,我比較認同台灣《中國時報》同日發表社論觀點。
該報指出,民進黨當局近4年來在“反中”、“抗中”、“愛台”、親美路線上大踏步前進,這種失衡性的偏激政策惡化了兩岸關係,逐漸將台灣推向兵凶戰危邊緣,許多台灣民眾深切擔憂戰爭風險逐漸迫近,多認為因為民進黨挑釁難辭其咎,致使其選情更加蒙上陰霾。台灣民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為非作歹的執政者終將受到懲罰。
當然,對台灣地區而言,不可能一次選舉定乾坤。
自2010年至今的台灣選舉,藍綠的輸贏具有明顯的鐘擺效應,2018年的「韓(國瑜)流」,都未能撼動民進黨在全台的執政地位。
以今次選舉的輸贏,判斷2024年總統大選的結果,依然為時過早,關鍵是在台灣島內要形成一股政治力量,阻止“獨”派長期執政,這就是勝利。
簡思智庫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作者:周春玲,全國政協委員,香港高昇基金執行主席。
國內外矚目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于上周召開了,從發表的公告要點看,中央提出:將盡力穩住房市和股市,增大財政刺激;將採取適度寬鬆貨幣政策,尤其是把刺激消費的重要性放在第一位。這些提法多年來少有,令市場鼓舞。當然如何落實穩定房市股市,如何鼓勵消費,是絕不容易的。
我作為實體經濟的企業家,感受到中央提出的政策調整,比較貼地,摸到了社會體感溫度。儘管未來幾年仍是經濟轉型期、困難期,但我對中央的政策方向和決心,以及政府的執行能力充滿信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內容很豐富,從我自身的感受想講幾點看法。
第一,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列為明年頭號任務。
四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其中一個顯著特點,從政府到企業,對於如何投資,尤其是以拉動投資來應對幾次經濟危機,都做得駕輕就熟;對於如何消費,與經濟發達國家相比有很大差距。
有人將中央過往的政策作對比,去年的提法是“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今年則是“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作為首要任務,足見此次對消費端政策的重視,是抓住了解決當前經濟下行的要害。
相關提法包括“促進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著力提振內需,特別是居民消費需求”,“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推動中低收入群體增收減負,提升消費能力、意願和層級”,值得注意的是,其中還包括一些立足中長期的政策方向,如“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制定促進生育政策”等。
懂投資,還要懂消費。
如何提振消費,中央不是從原則到泛談,而是講得很具體。
包括創新多元化消費場景,擴大服務消費,促進文化旅遊業發展。積極發展首發經濟、冰雪經濟、銀髮經濟。加強自上而下組織協調,更大力度支持“兩重”專案。適度增加中央預算內投資,等等。
由此可見,不論是明年還是未來5-10年,擴大內需將是中國經濟的最重要任務。
而在擴內需中,首先是“大力提振消費”。
今年中央已採取行動,以國家補貼名義刺激消費,以及補助困難群眾資金共下撥2000億元,其中在家電以舊換新方面,政府補貼131.7億元從而帶動銷售約691億元,取得了倍數的增長。
這一成效可以預計,2025年仍將推行“國家補貼”,有專家估計會增加至3000億,“補貼”的行業和場景也會增多。
對於這一政策帶動的消費市場,值得投資者、供應方以及消費者重點關注。
第二,擴大高水準對外開放,穩外貿、穩外資。
俗稱推動經濟的三架馬車(投資、消費、外貿),不會因大環境變化而放棄,只是側重、先後會有所調節。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穩步推進服務業開放,擴大電信、醫療、教育等領域開放試點,持續打造“投資中國”品牌。
推動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完善海外綜合服務體系。
會聽音才會辯出重錘聲。
一般而言,高水準的對外開放是指主動對標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
“制度型開放”應包括:擴大出口信用保險承保規模和覆蓋面,加大外貿領域信貸投放;推動世貿組織電子商務協定談判進程,壯大外貿新動能;通過穩妥推進與更多國家商簽互免簽證協定等方式,強化外貿企業服務保障,説明外貿企業穩定、開拓海外市場,穩住商品貿易基本盤;加快服務業對外開放,積極發展服務貿易等。
所有這些,特別是服務貿易正是香港的優勢。
香港的國際貿易中心地位,法治體系、會計準則、營商規則早已與世界經濟發達國家接軌。
從香港角度看,當下如何重點是以優勢鍥合內地企業新一輪的“出海潮”,從中達到雙贏。
前不久,由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助推“湘贛粵港澳中醫藥全產業鏈協同發展聯盟”,由香港承擔第三方檢測及專業服務,建立與國際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制度體系和監管模式,打造ISO國際標準引領的品牌集群,聯合內地多省建立具有公信力的中藥材網上貿易平臺,提升中醫藥產品和服務的國際認可度和話語主導權,推動中醫藥全產業鏈高品質發展。
這是一個由香港聯手內地,共同開拓外貿市場的很好案例。
第三,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規範地方政府和企業行為。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整治“內卷”,在過去中央層面提及不多,說明中央開始注意到“內卷”已成為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障礙。
事實上,不少企業沒死在創新或銷售的路上,卻死在了“內卷”格籠中。
價格也是價值。
近幾年我看到,不少電商平臺往往“價格內卷”、“素質內卷”,不斷進行“鬥平”、“鬥爛”的惡性競爭。
從大到汽車、光伏等新興產業,小到奶茶、咖啡等飲料市場,內卷式價格戰導致行業利潤率下降,一些企業為降低成本,會拖欠上游款項、壓低供應商價格,這些行為不僅破壞產業鏈穩定,還會導致整個產業生態惡化,嚴重影響了企業的生存,不但不能讓市民享受有質素的消費,更影響了中國品牌的存亡。
今年7月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及了有關問題,相信來年中央會加強整治。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