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特首林鄭任內成立了一個「特首創新及策略發展顧問團」,由各界猛人組成,就香港如何提高競爭力向特首出謀獻策,如今改朝換代,超哥組成新的「特首顧問團」,名單剛公布,當中高人雲集,陣容強勁。一位政商高人睇過個新名單後,向我指出當中4個玄機,顯示這個顧問團「升咗呢」,與林鄭時代相比,角色和作用將更加重要,也更加實在。

特首顧問團加入了幾位國際大行話事人,包括匯控主席杜嘉祺,與林鄭時期的顧問團相比,明顯「升了呢」。
高人說,這份特首顧問團名單,第1點要注意的,是加入了幾位國際大行的第一把手,包括匯控主席杜嘉祺(Mark Tucker)和瑞銀集團(UBS)全球業務主席 Colm Kelleher等。林鄭時期的創新及策略發展顧問團中,也有外籍商界高層,但以本地英資公司代表為主,如太古史樂山、怡和黎定基等,而今次則「升呢」至全球性企業的主腦,突顯香港積極進軍國際的新策略。
高人指出的第2個玄機,是重視內地科技巨企領軍人的意見,例如名單中有一人值得注意,就是阿里巴巴執行副主席蔡崇信。他在2018年時曾獲林鄭委任為「創新及策略發展顧問團」成員,但一年之後就退出,今次他再獲李家超委任,回歸特首顧問團,顯示內地科技巨企應號召支持推動香港發展。

阿里巴巴執行副主席蔡崇信「回歸」特首顧問團,反映政府重視內地科技巨企推動香港發展的作用。成員中還包括李開復和湯曉鷗等創科猛人。
除了蔡崇信,內地科技企業主腦還有商湯CEO湯曉鷗、曾任微軟和谷歌高層的AI企業家李開復等,都是業界頂尖高手。
他說第3點值得留意的,是本地傳統地產財團代表的人數不多,新加入的只有信和主席黃志祥,長實主席李澤鉅則留任,未見地產財團第二三代新上榜,而來自科技界的猛人則有增加,反映未來方向是加強創新科技發展。
名單上的科技界猛人,包括科技大學校長葉玉如、科技園主席查毅超,還有香港土生土長創科企業家周勝馥等。
至於第4個玄機,可在顧問團的名稱中尋。林鄭當年將顧問團的責任範圍定於「創新及策略發展」,性質比較窄,李家超將名稱改為「特首顧問團」,則涵蓋各個重大政策範疇,角色更加吃重,加上部分成員具世界級地位,明顯提升了層次。
這個新組的顧問團,有一批成員原任上屆「特首創新及策略發展顧問團」,今次繼續留任,包括吳光正、唐英年、馬時亨、馮國經和譚允芝等。
還有一點可看到這顧問團的重要性,就是由黃元山領軍的「特首政策組」(前身是「中央政策組)將擔任特首顧問團的秘書處,提供行政和研究支援,顯示顧問團不會像過往那樣,定期開吓會吹吹水便了事,而會就香港未來策略擬出實實在在的建議,要求有關司局長落實。
由於這顧問團受到重視,所以除了特首親自主持會議外,政務司司長、財政司司長、律政司司長和特首辦主任都是成員,將直接聽取顧問的意見。
此外,顧問團設立3個小組,分別是「經濟高質量和可持續發展」、「區域與環球協作」和「創新與創業」,成員可自行選擇加入那一組,可見顧問們也須積極參與,發揮推動香港的作用。並非有姿勢冇實際的畀面派對。
時人物語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