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於 2022 年《施政報告》重點推出全新的應用教育文憑(DAE)課程,為中六離校生和年滿 21 歲的成年學生提供取得等同中學文憑試 5 科 2 級(包中英)的正式學歷銜接升學,除了保留「必修科」及職專導向的「選修科」外,更加入「補充科目」,讓學生有比以往更靈活的選修途徑。為了讓學生有全面的修讀途徑及學科選擇,香港專業進修學校(港專)全開 20 個選修群組及所有補充科目。
港專將於 9 月開辦的 DAE 課程除了中、英及數 3 個必修科目外,更全開 5 個補充科目,包括「生涯規劃」、「數碼公民」、「人際傳意與個人發展」、「科技創新技能」及「延伸數學」。學生可在必修科目外,自選搭配其中 2 科補充科目及 1 個 選修群組;或以 3 個必修科目搭配全部 5 個補充科目。這個較自由及多元化的選科模式讓學生能按自己的個人需要及興趣靈活選科,掌握現今世代所需技能及知識。
除全開新增的補充科目外,港專認為職專導向的「選修群組」對學生畢業後的大專選科及職涯規劃非常重要,故將會全開可提供上限的 20 個職業導向及貼地實務選修群組,如熱門科目:紀律部隊、醫療護理、日韓語、幼兒教育、運動管理等,讓學生按自己的興趣及志向選擇學科。
完成 DAE 課程的學生可獲得相等於 DSE 5 科(包括中國語文及英國語文科)第 2 級程度成績;若成功修畢「延伸數學」,更可獲得相等於 DSE 5 科(包括中國語文、英國語文和數學)第 2 級程度成績,符合資格投考多個公務員職位,包括救護員、助理外勤統計主任、二級懲教助理、海關關員、消防員、警員、郵務員、 社會保障助理員、二級電腦操作員等;或銜接任何一科高級文憑或副學士課程。
港專學院4月2日與廣東終身教育學分銀行管理中心正式建立合作夥伴關係,並舉行「港專學院學分銀行服務點」牌匾揭幕儀式。作為廣東終身教育學分銀行在香港設立的首個服務點,港專將在促進粵港澳大灣區教育融合和資歷互認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在廣東終身教育學分銀行管理委員會及港專一眾嘉賓的見證下,「港專學院學分銀行服務點」正式成立,標誌著港專成為廣東終身教育學分銀行於香港的首個服務點。
港專學院校長陳卓禧教授、副校長李慧慈教授,以及廣東終身教育學分銀行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廣東開放大學校長、二級研究員劉文清、廣東開放大學學分銀行管理中心主任、研究員李雪嬋共同擔任主禮嘉賓,見證「港專學院學分銀行服務點」正式成立的重要時刻。
四位主禮嘉賓共同主禮「廣東終身教育學分銀行管理中心 x 港專學院 合作夥伴牌匾揭幕儀 式」。左起:廣東開放大學學分銀行管理中心主任、研究員李雪嬋;廣東終身教育學分銀 行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廣東開放大學校長、二級研究員劉文清;港專學院校長陳卓禧教授;港專學院副校長李慧慈教授。
香港教育局與廣東省教育廳於2019年簽署《粵港資歷框架合作意向書》,致力共同推動粵港資歷框架合作、探索建立大灣區各級各類教育與培訓學分互認機制,以及推動大灣區人才交流。有鑒於此,港專學院與廣東終身教育學分銀行達成合作夥伴關係,促進粵港兩地學分的累積與轉移,讓學生能夠更靈活地規劃和完成學業。
陳卓禧強調,港專學院十分榮幸成為廣東終身教育學分銀行於香港的第一個服務點。港專學院與廣東終身教育學分銀行的合作,是深入貫徹《教育強國規劃綱要》中『建設學習型社會』的重要舉措,亦是深化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加強粵港澳大灣區規則銜接機制對接』的具體實踐。未來,港專將進一步促進粵港兩地學分互認、資歷互通;讓學生在兩地課程的選擇、銜接與進修上享有更大靈活性,為他們打開更多元的升學與就業之門。
港專校長陳卓禧表示,港專學院十分榮幸成為廣東終身教育學分銀行於香港的首個服務點,透過雙方合作,將進一步促進粵港學分互認、資歷互通。
廣東開放大學校長劉文清表示,「港專學院學分銀行服務點」的正式掛牌,是廣東終身教育學分銀行深化粵港教育合作、服務大灣區人才流動的重要里程碑,象徵著粵港教育合作從「共識」階段邁向「共行」階段,未來將以「港專學院學分銀行服務點」為樞紐,推動粵港資歷框架對接,探索建立灣區學分互認、資歷互通、資源共享的人才流動與協同發展機制,助推形成「標準對接—資源共享—資歷互認—人才共生」的灣區教育互聯互通新範式,助力兩地教育互通、人才互動、科研助。
廣東終身教育學分銀行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廣東開放大學校長、二級研究員劉文清表示,「港專學院學分銀行服務點」的正式掛牌,象徵著粵港教育合作從「共識」階段邁向「共行」階段。
港專將與廣東終身教育學分銀行合作開展多項重要工作。作為學分銀行香港首個服務點,港專學院將積極促進港澳地區更多院校和行業機構加入學分銀行體系。未來,學院還將推動學生於學分銀行建立終身學習帳戶,記錄各類學習成果,為兩地學分互認和資歷互通創造更便利的條件。同時,港專將提供相關諮詢服務,並開展宣傳推廣活動,進一步深化大灣區資歷互認及教育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