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春玲,全國政協委員,香港高昇基金执行主席
颱風「蘇拉」週末橫過香港南面,對内地東南沿海構成了大的威脅,香港天文台時隔五年再次掛起十號風球,代表風力達到颶風程度。
打風於不少港人心目中,一向等於「放假」、「打麻雀」,但五年前的2018年9月,超強颱風「山竹」襲港,儘管和鄰近的菲律賓等國家地區相比,香港在颱風中的表現值得肯定,但仍是令不少市民真正感受到了切身的恐慌。
政府在事前做足準備功夫,跨部門的防災工作備受讚賞,但災後處理卻為人詬病。
特別是在取下風球後,全港交通仍嚴重受阻,各處道路均有塌樹、水浸、大廈外牆物料脫落等危機,政府未有應變措施,使出勤上班之市民曝露在潛在危險之中。
政府因此進行了跨部門檢討。
一是提出有關「極端情況」的新措施。
即當超強颱風引致極端情況,政府會視乎情況,在八號颱風警告改為三號颱風警告前公佈「極端情況」,當「極端情況」取消,僱員應根據早前和僱主協定的復工安排上班。
守則又提到,當「極端情況」取消而需要復工,僱主應按實際情況彈性處理,如工作地點因受惡劣天氣破壞而有潛在安全風險,僱主應立刻進行安全檢查,採取合適安全措施,才安排僱員返回工作地點。
二是成立跨部門委員會。
提出面臨超強颱風襲港時,成立一個由政務司司長主持的督導委員會,負責監督準備、應變和善後階段的工作。
本次超強颱風蘇拉逼近香港時,市民可以通過新聞看到,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召開了這一跨部門督導委員會會議,並舉行聯合記者會講解政府各部門的應變部署。
三是優化樹木管理。
超強颱風山竹造成了54,000多宗樹木倒塌。發展局就此情況推出了《街道選樹指南》,提出行道樹須抵受惡劣的道路環境,所以行道樹必須能夠耐熱、耐旱、抗風、抗污染和耐澇,並列出80種較少應用而適合在香港街道種植的樹木品種,為政府部門和社會在選擇街道樹種時提供參考。
四是改善資訊發布。
政府於風季來臨前會設立「聯合運作平台」(COP),這個以地圖為本的電子平台,集合緊急事故的資訊,有助緊急監援中心和督導委員會評估情況,可供相關部門之間實時互通緊急資訊。
對外利用天文台廣受歡迎的流動應用程式「我的天文台」向市民發出政府緊急通告;運輸署亦透過「香港出行易」程式,向出行人士發布交通消息。
從政策體系的視角來考察,應急管理至少應包括立法和執行兩個過程。
前者主要表現為法律法規,一旦制定便應保持相對穩定,制度剛性與效力髙。後者主要為應急預案機制,彈性與效力相對低,易於隨情勢變化而調整。
颱風「山竹」後,調整的主要就是應急預案機制。
近年來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智慧城市建設已成為香港城市建設和發展的重要內容。與此同時,城市災害類型和災害發生頻率也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必須認真思考並建立起符合香港智慧城市建設現狀的災害應急管理體系,進一步提升香港智慧城市的災害應急管理能力。
一是關注多元主體的參與。
儘管智慧城市災害的應急管理活動需要政府的主導,但是由於城市災害具有緊迫性和突發性的特點,智慧城市中其他主體的作用也不能被忽視。
因此,需要特區政府借助智慧城市強大的信息化能力,不斷健全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城市災害應急管理工作機制,真正將智慧城市理念與城市應急管理相結合。
二是提高智慧城市的安全保障能力。
一方面是信息安全,另一方面是智慧基礎設施的保護。
就信息安全來說,需要通過制定法律法規、升級安全技術、建立備份數據庫等綜合手段來確保數據安全。智慧城市對網絡、電力等要素有著強大的依賴性。
因此,需要加快對城市的相關基礎設施進行防災化升級改造,建立應急動力和通信線路,提升智慧城市應急管理的安全防範能力。
三是要加強智慧城市應急技術的研發。
可以通過專項補貼、政府採購等方式,全力支持香港科技企業在相關領域的發展,引導科技企業將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專利投入到災害預警、救災物資調運等與城市災害應急管理密切相關的領域中,為政府有效地監測、處置、控制城市災害提供幫助。
簡思智庫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作者:周春玲,全國政協委員,香港高昇基金執行主席。
國內外矚目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于上周召開了,從發表的公告要點看,中央提出:將盡力穩住房市和股市,增大財政刺激;將採取適度寬鬆貨幣政策,尤其是把刺激消費的重要性放在第一位。這些提法多年來少有,令市場鼓舞。當然如何落實穩定房市股市,如何鼓勵消費,是絕不容易的。
我作為實體經濟的企業家,感受到中央提出的政策調整,比較貼地,摸到了社會體感溫度。儘管未來幾年仍是經濟轉型期、困難期,但我對中央的政策方向和決心,以及政府的執行能力充滿信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內容很豐富,從我自身的感受想講幾點看法。
第一,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列為明年頭號任務。
四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其中一個顯著特點,從政府到企業,對於如何投資,尤其是以拉動投資來應對幾次經濟危機,都做得駕輕就熟;對於如何消費,與經濟發達國家相比有很大差距。
有人將中央過往的政策作對比,去年的提法是“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今年則是“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作為首要任務,足見此次對消費端政策的重視,是抓住了解決當前經濟下行的要害。
相關提法包括“促進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著力提振內需,特別是居民消費需求”,“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推動中低收入群體增收減負,提升消費能力、意願和層級”,值得注意的是,其中還包括一些立足中長期的政策方向,如“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制定促進生育政策”等。
懂投資,還要懂消費。
如何提振消費,中央不是從原則到泛談,而是講得很具體。
包括創新多元化消費場景,擴大服務消費,促進文化旅遊業發展。積極發展首發經濟、冰雪經濟、銀髮經濟。加強自上而下組織協調,更大力度支持“兩重”專案。適度增加中央預算內投資,等等。
由此可見,不論是明年還是未來5-10年,擴大內需將是中國經濟的最重要任務。
而在擴內需中,首先是“大力提振消費”。
今年中央已採取行動,以國家補貼名義刺激消費,以及補助困難群眾資金共下撥2000億元,其中在家電以舊換新方面,政府補貼131.7億元從而帶動銷售約691億元,取得了倍數的增長。
這一成效可以預計,2025年仍將推行“國家補貼”,有專家估計會增加至3000億,“補貼”的行業和場景也會增多。
對於這一政策帶動的消費市場,值得投資者、供應方以及消費者重點關注。
第二,擴大高水準對外開放,穩外貿、穩外資。
俗稱推動經濟的三架馬車(投資、消費、外貿),不會因大環境變化而放棄,只是側重、先後會有所調節。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穩步推進服務業開放,擴大電信、醫療、教育等領域開放試點,持續打造“投資中國”品牌。
推動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完善海外綜合服務體系。
會聽音才會辯出重錘聲。
一般而言,高水準的對外開放是指主動對標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
“制度型開放”應包括:擴大出口信用保險承保規模和覆蓋面,加大外貿領域信貸投放;推動世貿組織電子商務協定談判進程,壯大外貿新動能;通過穩妥推進與更多國家商簽互免簽證協定等方式,強化外貿企業服務保障,説明外貿企業穩定、開拓海外市場,穩住商品貿易基本盤;加快服務業對外開放,積極發展服務貿易等。
所有這些,特別是服務貿易正是香港的優勢。
香港的國際貿易中心地位,法治體系、會計準則、營商規則早已與世界經濟發達國家接軌。
從香港角度看,當下如何重點是以優勢鍥合內地企業新一輪的“出海潮”,從中達到雙贏。
前不久,由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助推“湘贛粵港澳中醫藥全產業鏈協同發展聯盟”,由香港承擔第三方檢測及專業服務,建立與國際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制度體系和監管模式,打造ISO國際標準引領的品牌集群,聯合內地多省建立具有公信力的中藥材網上貿易平臺,提升中醫藥產品和服務的國際認可度和話語主導權,推動中醫藥全產業鏈高品質發展。
這是一個由香港聯手內地,共同開拓外貿市場的很好案例。
第三,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規範地方政府和企業行為。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整治“內卷”,在過去中央層面提及不多,說明中央開始注意到“內卷”已成為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障礙。
事實上,不少企業沒死在創新或銷售的路上,卻死在了“內卷”格籠中。
價格也是價值。
近幾年我看到,不少電商平臺往往“價格內卷”、“素質內卷”,不斷進行“鬥平”、“鬥爛”的惡性競爭。
從大到汽車、光伏等新興產業,小到奶茶、咖啡等飲料市場,內卷式價格戰導致行業利潤率下降,一些企業為降低成本,會拖欠上游款項、壓低供應商價格,這些行為不僅破壞產業鏈穩定,還會導致整個產業生態惡化,嚴重影響了企業的生存,不但不能讓市民享受有質素的消費,更影響了中國品牌的存亡。
今年7月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及了有關問題,相信來年中央會加強整治。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