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間香港及四川院校9月6日簽署行動綱領,成立《川港職業與應用教育聯盟》。
作為「川港澳合作周」的配套教育合作交流活動,《川港職業與應用教育聯盟》(「川港教盟」)9月6日舉行簽署儀式。
點擊看圖輯
《川港職業與應用教育聯盟》在四川省教育廳職業教育處處長孫銳、香港特區教育局副局長施俊輝、中聯辦教育科技部二級巡視員劉懋洲,以及兩位川港教盟聯席理事長陳卓禧及王嵩建的見證下簽署行動綱領。港專提供
川港職業與應用教育聯盟聯席理事長、原四川省教育廳副巡視員王嵩建。港專提供
川港職業與應用教育聯盟聯席理事長、全國政協委員、港專校長陳卓禧。港專提供
香港特區教育局首席助理秘書長(延續教育)吳肇基(左一)、四川省教育廳職業教育處處長孫銳(左二)及太古集團公共事務董事唐偉邦(右二)為川港教盟主題論壇分享「職業與應用教育的未來發展」的看法,並與主禮嘉賓合照。港專提供
港專提供
「川港教盟」的首批創始成員一共有19間川港院校,包括四川13所學院,覆蓋工業、師範、工程、建築、交通、文化、信息、郵電、紡織、財經和航空產業等領域。香港6所院校包括資助院校及自資院校,當中有教育大學、港專學院、都會大學、東華學院、耀中幼教學院和製衣業訓練局。
港專提供
「川港教盟」代表9月6日共同簽署2023至2025年行動綱領,同時簽署兩個平台計劃協議備忘錄,包括「川港文化民情交流計畫」、「教育教學合作與學分互認計劃」,以及「應用教育文憑全方位學習活動合作備忘錄」。此外,各川港院校亦同時簽署5份合作備忘錄,包括交換生、護理專業、製衣紡織、網絡科技及運動體育等。
港專提供
四川省教育廳副廳長石靜錄製視頻致辭表示,衷心希望「川港教盟」能發揮橋樑紐帶作用、建立高效溝通機制、充分利用川港職業教育資源優勢來服務學校專業建設和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為促進川港兩地職業與應用教育交流合作探索新路徑,收獲新成效。
《川港職業與應用教育聯盟》在四川省教育廳職業教育處處長孫銳、香港特區教育局副局長施俊輝、中聯辦教育科技部二級巡視員劉懋洲,以及兩位川港教盟聯席理事長陳卓禧及王嵩建的見證下簽署行動綱領。港專提供
教育局副局長施俊輝致辭時表示,川港兩地教育交流合作起點早、交流深、成果多,今次簽訂多份協議,將進一步深化川港在職業教育的合作,為兩地學生締造更有利的交流合作平台。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局副局長施俊輝。港專提供
川港職業與應用教育聯盟聯席理事長、原四川省教育廳副巡視員王嵩建致辭時表示,未來川港教盟將發揮平台優勢,強化創新驅動,拓展合作空間,促進四川與香港兩地職業與應用教育更多的交流與合作,推動青年互訪交流、教育教學合作、教師與科研合作等,助力川港職業與應用教育優勢互補,資源分享,共謀發展,合作共贏。
川港職業與應用教育聯盟聯席理事長、原四川省教育廳副巡視員王嵩建。港專提供
川港職業與應用教育聯盟聯席理事長、全國政協委員、港專校長陳卓禧強調,在兩個平台計劃中,以「教育教學合作與學分互認計劃」最矚目。計劃是合作培養人才新模式,促進資源共享、學術交流、優勢互補和文化相通,甚至本港院校之間也可考慮透過這個「學分互認」平台,而達致優勢互補和資源共享。他預料兩地將來會有更多高等院校,川企及港企加盟,推動川港職業與應用教育及實際就業發展。
川港職業與應用教育聯盟聯席理事長、全國政協委員、港專校長陳卓禧。港專提供
香港特區教育局首席助理秘書長(延續教育)吳肇基(左一)、四川省教育廳職業教育處處長孫銳(左二)及太古集團公共事務董事唐偉邦(右二)為川港教盟主題論壇分享「職業與應用教育的未來發展」的看法,並與主禮嘉賓合照。港專提供
港專於星期四(3月27日)舉辦「社會科學碩士講座系列」首場,配合9月即將正式開辦的兩項資歷架構第六級碩士課程「社會科學碩士(職涯輔導)」及「社會科學碩士(社會服務管理)」,為專業人才培育提供策略性視角。首場講座《開創未來:生涯規劃與職涯輔導》假港專賽馬會本科校園舉行,吸引教育界、社褔界及公眾人士參與。
港專學院啟動「社會科學碩士講座系列」,首場《開創未來:生涯規劃與職涯輔導》深入探討職涯規劃相關議題。左起:港專副校長李慧慈教授、香港輔導教師協會主席、迦密中學校長何玉芬博士、港專學院社會科學院院長、香港專業輔導協會會長崔日雄教授 。
新碩士課程培育專業骨幹 助力社會發展
香港對社會工作從業者的需求呈上升趨勢,職業前景蓬勃。除了社工之外,職涯輔導及社會服務管理亦是熱門。港專副校長李慧慈教授致歡迎辭時分享,港專獲特首會同行政會議批准,開辦資歷架構第六級碩士課程,標誌著港專的重要里程碑。她強調:「期望透過這些課程,培養具備專業知識、領導才能及創新思維的骨幹人員,滿足香港由治及興的人才需求。」
港專副校長李慧慈教授指出,港專獲特首會同行政會議批准,開辦資歷架構第六級碩士課程,標誌著港專的重要里程碑。
兩項社會科學碩士課程的開辦,是響應國家「深化產教融合、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具體實踐。兩項課程除獲香港資歷架構認證外,亦將透過粵港學分互認機制,為大灣區人才流動建立標準化橋樑。
首場講座聚焦職涯規劃 業界權威分享實踐經驗
首場講座邀請兩位業界權威人士深入探討職涯規劃相關議題。香港輔導教師協會主席、迦密中學校長何玉芬博士 以「中學生生涯規劃與輔導」為題,分析中學教育的實踐經驗及生涯教育的職業前景。何博士指出:「生涯規劃的重點是讓學生認同學習和工作的意義,產生正向價值」。她認為,可以運用多種方式將生涯規劃融入課程,並提倡讓學生參與實踐,從而加強人與人的聯繫,培養感同身受的同理心。「生涯規劃的教育工作者要用多樣及創新的方法,為同學創造豐富的實踐經歷,他們自然就會作出最適合自己的職業選擇。」
香港輔導教師協會主席、迦密中學校長何玉芬博士 分享「中學生生涯規劃與輔導」。
港專學院社會科學院院長、香港專業輔導協會會長崔日雄教授 則以「職涯規劃中的輔導元素」為題進行分享。他指出,現時輔導界欠缺認證,無需修讀相關的輔導專業亦可自稱為「輔導員」。他期望讓修畢這個碩士課程的學生可向香港專業輔導協會(HKPCA)申請註冊成為認證輔導師,除具備專業的知識與技能外,專業認受性也可大大提升。此外,崔教授分享職涯輔導的關鍵是要啟發學生了解自我,並了解工作世界,從而在兩者之間找到契合。他指出:「職涯輔導就是透過環境塑造,讓學生的興趣在工作中被逐漸建構出來,進而透過興趣更加了解自我,產生做好工作的動力。」他認為職涯輔導訓練的不僅是知識技能,更是背後的心理基礎,因此「能力感」比能力更為重要。
港專學院社會科學院院長、香港專業輔導協會會長崔日雄教授 分享「職涯規劃中的輔導元素」。
港專未來將持續拓展高等教育課程領域,並透過講座、研討會等平台,促進學界、業界與公眾對話,為香港及國家的繁榮穩定貢獻智慧,為大灣區教育發展儲備人才。
講座吸引教育界、社褔界及公眾人士參與,全場座無虛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