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受到「超級黑雨」侵襲,全城幾近癱瘓。24小時測得的雨量逾600毫米,差不多是全年雨量4分之1,大雨如傾盤而下。周四晚 11 時至午夜 12 時錄得一小時雨量為 158.1 毫米,是自 1884 年有記錄以來的最高紀錄,是一場139年一遇的暴雨。
早前的超強颱風「蘇拉」,沒有為香港帶來太大的災難。反而已減弱為熱帶低氣壓的「海葵」,其中心風力不足8級,但它的環流仍沒有深入內陸,而是距離海岸不遠,這使它的環流如抽水機一樣,抽取西南季風暖濕氣流的補給,把巨量的雨水帶向內陸,造成由福州開始,橫掃深圳、香港的超強降雨。
天文台有作一定的預警,在周四晚上8時25分發出特別天氣提示,提醒市民香港廣泛地區可能受大雨影響。天文台由9時25分開始,先後發出黃色、紅色及黑色暴雨警告信號。
這種百年一遇的災難發生時,不是普通的雨災,似乎很難怪天文台不能更早預警。面對極端天氣,人力有時而窮。
亦有人說香港多處水浸,是否深圳排洪所致?觀乎香港當晚11 時起的一小時錄得 1884 年有記錄以來的最高降雨量,香港本地落下前所未見的暴雨。而事後發現較大後遺症的黃大仙中心水浸和筲箕灣耀興道山泥傾瀉塌巨石,都遠離新界北區,就知本地超強降雨,才觸發了這些災禍。
1. 黃大仙中心水浸。黃大仙成水浸重災區,黃大仙中心北館地下一層被水浸沒,北館外邊地鐵站口浸到幾乎沒頂。
可以想像,當一年4分之1雨量在一小時內傾瀉而下,整條龍翔道就變作一條大河,黃泥水滾滾而下。黃大仙中心就在龍翔道旁向下低了一層左右,大量洪水就湧入黃大仙中心北館。
這是一個設計問題。但在一般大雨情況下,龍翔道的雨水即使流向黃大仙中心,路旁的疏水渠也足夠讓雨水流走,但當水量大幅提升時,什麼疏水渠也不夠了。事後孔明可以說黃大仙中心不應有這種地勢較低的設計,也可以說設計時考慮不到這種黑天鵝式災禍。難搞。
2. 筲箕灣山泥傾瀉。在這種水量的超級暴雨下,出現山泥傾瀉可說「正常」。想當年大雨中極嚴重的山泥傾瀉可說司空見慣。1972年618雨災,觀塘秀茂坪和半山寶珊道先後發生山泥傾瀉,分別奪去71人和67人的寶貴性命。1994年7月觀龍樓山泥傾瀉,導致5人死亡。港府之後大力處理高風險斜坡,到2010年更推出長遠防治山泥傾瀉計劃,近年大面積山泥傾瀉逐漸減少。今次多區有山泥傾瀉,特別是筲箕灣耀興道有巨石崩塌,是超強降雨的結果。所以防治山泥傾瀉,永遠有進步空間。
暴雨難以預料,而特區政府應變災害,較多人批評的,反而是早上5點多宣布的上班安排。當時政府宣布所有日校停課,並呼籲僱主參考8號風球,採取彈性工作安排。不少聲音指政府應直接宣布停工。
今次香港遇上百年不見的暴雨,死傷很少,已屬萬幸。希望政府汲取經驗教訓,要預備這種極端天氣,會比大家預計的多。時刻提高警覺,不要掉以輕心。
盧永雄
美國現政府決策之飄忽,令全世界無所適從。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周三突然宣布收窄關稅戰的範圍,除了中國之外,對其他所有國家暫停徵收所謂「對等關稅」90日。美國精英媒體說,特朗普一聲暫停,等於認了一半輸。問題是以特朗普如此好勝的性格,為什麼會認輸呢?
彭博社星期四發表一篇文章,揭開特朗普逆轉「對等關稅」決定背後的內幕,標題為《債市混亂、交易瘋狂、再加上戴蒙--特朗普關稅扭轉的內幕》。文章指,特朗普的所謂「對等關稅」於周三午夜剛生效,特朗普就關注金融市場的表現,當時美國的長債價格急速下跌,收益率飆升,10年期美國國債債息在短時間內急速爬升,升近4. 5厘的水平,創下2001年以來最大的3日之內漲幅,顯示債價正在崩盤。
彭博指,特朗普面臨最糟糕的局面,是那些因為選民對通脹不滿而將他送入白宮,如今那些選民卻面臨著物價和借貸成本皆升的雙重壓力。特朗普承認,「人們開始有點不安」。他在決定對大多數國家暫停90日大幅加稅之後,在白宮南草坪會見幾名賽車手時承認,「這決定很大程度上是由金融市場混亂所致,我覺得人們有點過火了,他們有點吵鬧,有點害怕」。
全球最大銀行摩根大通的首席執行官戴蒙的評論,也都引起特朗普的關注。戴蒙在電視機前發表評論,首先由讚賞特朗普的貿易政策開始,說特朗普得出全球貿易不公的結論完全合理,但戴蒙也同時鼓勵外交政策制定者「要保持冷靜,嘗試協商一些貿易協議。戴蒙警告說「市場不總是正確的,但有時是正確的」。
顯然戴蒙從恭維特朗普的貿易政策開始,然後提出警告,特朗普就找到一個接受意見的下台階,決定暫緩對絕大多數國家90日實施「對等關稅」,只是徵收10%的所謂「基準稅率」。
當香港的投資者擔心特朗普對中國的驚人加稅,會摧毀內地和香港股市的時候,其實真正的風險在於美國的金融市場。美國的股債雙殺,已經令到很多人極度恐慌,因為通常美股下跌的時候,美債作為避險資產就會上升,但這次是美股和美債同步下跌,證明市場開始對美國資產失去信任,拋售一切美國資產。
近日3年期的美國國債拍賣慘淡收場,當時財政部發售58億美元債券,認購的冷淡情況令人詫異,美債作為全球資產定價之錨的地位正在崩潰。華爾街投資大佬Peter Schiff 在X平台發出警告,說債券市場正在崩盤,10年債息快速上升到超過4.5厘的水平,30年債息超過5厘,如果明天不緊急宣布減息和大規模的量化寬鬆,就可能會出現1987年式的股市崩盤。雖然一日之後,聯儲局並沒有減息亦沒有量寬,股市並未崩盤,但在特朗普宣布暫停加稅,美股大幅反彈一日後,亦急速回落。
美債的危機是在於有大量的對沖基金,是用巨額的槓桿去做美國國債現貨和國債期貨之間的價差交易,由於價差往往很微小,對沖基金的槓桿率達到本金的50到100倍,而這種價差交易涉及一萬億美元的巨大持倉量。如果美國國債價格急速波動,這些價差交易就可能因為追收按金而爆倉,這是一個潛在的大炸彈。
簡而言之,這場由特朗普觸發的金融危機,正在慢慢發酵當中,最危險的並不是中國金融市場,而是美國的債市和股市,大家都不知道全世界對美元資產失去信心會發生什麼事,最怕就是美國崩盤會拖累全球市場。
盧永雄